香港警世錄

如果今日的香港已成深圳的窮親戚,那該如何形容它與新加坡的關係?香港淪落至此,那套「新加坡能,為何香港不能」的雙城記式論述還有意義嗎?

中國國務院聯控機制專家表示,內地採取果斷防控措施,是因為汲取了香港的慘痛教訓。「深圳封城,香港瘋城」、「深圳全民檢測,香港傳聞檢測」和「深圳通關,香港通通都關」一類冷嘲熱諷在網上瘋傳。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香港已正式成為深圳的窮親戚,It’s official now。

世界的警世故事

這真的叫香港人難堪。曾幾何時,整個中國大陸是香港的窮親戚。大陸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封閉落後,以及與香港的所謂「文明差距」,是港人「自我感覺良好」以及道德和文化優越感(sense of moral and cultural superiority)的源頭。他們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認同並非建立在「我們是香港人」,而是「香港人不是大陸人」的認知之上。這是社會學家所謂的「負向認同」(negative identity)。

回歸後,大陸這個「窮親戚」搖身一變成為港人的主子和恩公。到今天,香港竟然成為大陸全國近700個市其中一個的「窮親戚」。如此戲劇性的「命運逆轉」當然其來有自,但確實史上罕見。其實今日的香港豈止是大陸城市的慘痛教訓,它對全世界都有教育意義。它不再是(自稱的)「亞洲國際都會」(Asia’s World City),而是「世界的警世故事」(the World’s Cautionary Tale)。

新加坡的大局思維

如果今日的香港已成深圳的窮親戚,那該如何形容它與新加坡的關係?香港淪落至此,那套「新加坡能,為何香港不能」的雙城記式論述還有意義嗎?

有,只要我們明白為何香港的弱正是新加坡的強。先說眼界和視野。新加坡政府以「大局思維」(big-picture thinking)為國家在亞洲乃至世界定位,以及制定發展方向與通盤計劃。在這方面,畏首畏尾、抱殘守缺、以應對問題方式管治的港府遠遠不及。

新加坡政府以「大局思維」為國家在亞洲乃至世界定位,以及制定發展方向與通盤計劃,是港府遠遠比不上的。(行政長官辦公室圖片)
新加坡政府以「大局思維」為國家在亞洲乃至世界定位,以及制定發展方向與通盤計劃,是港府遠遠比不上的。(行政長官辦公室圖片)

新加坡的成功秘訣在於不受意識形態牽制和擺布,它的人民和管治者以務實、着重實效的態度處理問題和應對挑戰,不奢談普世價值;更鄙視與現實脫節的空想主義。他們追求的既非令自己「感覺良好」的道德優越感,也不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嚴格的現實測試

所以凡事若有機會成功,他們一定悉力以赴。若證實失敗,自會棄之如敝屣,另闢蹊徑。結果,「不含」意識形態(ideology-free)的新加坡就像不含味精的食物或不含酒精的飲料一樣健康,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諧與經濟的高速發展。

這種實用主義和務實思想當然也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新加坡對於打壓對抗性和競爭性的意識形態(competing ideology)從不手軟。這一點,從工會領袖、新聞工作者、社會主義者和反對派在獅城得到的待遇可見。不過,說到底,新加坡的意識形態是一套「有用、有益和有建設性」的意識形態,即政治哲學家口中的”good ideology”。

這套意識形態堅持自己要接受嚴格的現實測試(reality check),因而集實用、功利、理性、科學和適應力強的優點於一身。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林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