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走逛西貢山徑之二:西貢半島西部區塊〉
之前兩篇文章介紹西貢半島的行山徑,屬於西沙路以東的西貢郊野公園範圍。至於臨近西貢海,由昔日西貢墟填海擴充成今天的西貢市,位置在西沙路以西,並不在西貢半島範圍。西貢市背倚的南山,屬馬鞍山南面延伸而下的山坡。從東起西貢、馬鞍山,西至慈雲山與沙田之間的山嶺,劃稱為馬鞍山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與衛奕信徑
横貫馬鞍山郊野公園的行山徑,最主要就是東起西沙路水浪窩,西至東洋山飛鵝山道的麥理浩徑第4段。
麥徑第4段周邊山頭由東至西有馬鞍山、大金鐘、鹿巢山、石芽山、黃牛山到大老山,以及大老山以南的飛鵝山等。
從西貢大水井登山,經昂平可北往馬鞍山村 ,這段稱作馬鞍山郊遊徑,路徑與麥徑交錯相接。
另一與麥徑交接的,是衛奕信徑第4段,南起井欄樹村,經大藍湖,越東洋山、大老山與麥徑第5段起點附近交接。
以上範圍的山徑指示清晰,路近市鎮,交通較方便,山上景觀開揚,短程兩小時,長程4、5小時,山友自是不少。行程可以悠閒健步,可以鍛練體魄,也可登高遠望。登馬鞍坳回望東邊的西貢半島;走S型的彎曲山,窄道上擁西貢與馬鞍山兩邊美景;昂坪居高地近臨西貢市、西貢海,可環抱西貢半島至清水灣半島南岸景緻;略多行山經驗的,從吊手岩登牛押山至馬鞍山,可放眼欣賞大範圍的新界東風光。
本範圍的地貌特色,有黃牛山的石城、石天窗,因山頭長年不斷的風化,殘留大石外露,尤其西南山坡的巨石群,層層排列,宛如城牆,登臨其中大石,居高而望,感天地之悠悠,蒼然而立,或有大地在腳下的氣概,或孤高而渺小的敬畏,既可感通自然,或亦可啟發內省。不過,攀登岩石,路徑缺乏,山坡沙石陡滑,易生危險,故然要高度慎行,亦只宜具經驗的方可為之。
石林
另一石貌特色地域稱作石林。行山界會將本範圈分為鹿巢頂、鹿巢坳、石壟仔3個石林,即石壟仔、鹿巢山與石壟仔村之間的山坡。
石林因相同石質地貌較寬廣而得名,岩石屬於凝灰岩,呈棕灰色,孤立山頭的巨石,每件皆形態各異,可以因想像而命名。至於大群密集的,望之仿如因地殼變動,產生地震,極大量巨石滾動堆疊在坡地山谷之中。巨石因火山岩屑的熔岩漿冷卻凝固而成,岩質含大量角礫,易受風化;岩石因長期風化及沖刷出現斷裂、凹洞、沖蝕溝或深坑,岩石表層又有不少如刀刃的尖削。行走其間,或易被割傷,或跌下坑溝,必須具經驗者方可謹慎慢行。
古道
今天的山徑幹道,是市民遊樂、鍛練、踏青、探索的路途,仿似遠離人煙的郊野。半個世紀以前,卻是住着為數不少的客家人,以至成為數百年來,以務農為生,散布山地的客家人的日常往返路途。
稍稍遍離行山主幹道,就有今人稱的古道,如大腦古道、黄竹山古道、茅坪古道、北港古道、大水井古道等。又如從西貢黃竹洋村往返牛寮村(西貢墟三尾腹地:沙角尾、朗尾、龍尾三村東側),筆者稱其為黄牛古道。這些古道,當年沒有三合土(英泥)的堆填,是昔日山民,為出入其他村落,或下山趁墟,或往返九龍,自行合力搬動山坡或坑溝大石叠砌,經歲月沖刷與植物生長,已與自然環境渾然而成的石磴山路。
近年行山客多了,也有山友斬樹開路,多沿線谿直上山坡高地,路程直截,但既陡而無遮蔭,走得比較吃力。淺谿植被被毀,水土容易流失,亦不利環境。相比古道多依山勢而修建,蜿蜒而行,走在其中,故然不太費力;想像百數年前,先民努力開墾,如今成林蔭步道,更有心理療癒作用。
客家村
清末民初沙田區文人許永慶、羅文祥,喜好遊山玩水,作有詠誦香港地名、景物、風俗的竹枝詞(圍名歌),其中記有本範圍的其中幾句:「梅子林間再一行,遊遊不覺到茅坪。迴環聳翠多奇景,黃竹山高不必驚。石壟仔是定行縱,直上昂坪捉地龍。回首馬鞍山頂望,居然人在廣寒宮。亅(註)這裏提及麥徑第4段中段分布5條客家村:昂坪、石壟仔、黃竹山、茅坪、梅子林。
1970年前後,城市發展,山村偏遠,山路不便,村民漸次遷離,年幼的下山升學,年輕的往市區或外地謀生,及至留守的長者漸次消逝,村屋淪為空巢;西貢,以至全港山地或孤懸海邊的客家村,盡多荒置。早於百數年前開墾利用的山坡田地,漸漸植被蔓生,樹木吞噬,今天仍可見到昔日梯田的石壟或田梗。廢毀的村屋或僅餘頹垣,或只餘石砌門框立面。
村旁的山溪,仍可見蓄水灌溉使用的河堤,村外的竹林比昔年更茂密生長。村民的蹤跡或僅餘仍有修葺存用的祠堂、村口的伯公(土地神),以彰顯尚有村民族人以精神留守舊地。至於客家人的生活與文化,如語言、信仰、飲食、儀式、習尚、節慶、技能、器物等,既因遷離舊地,也因交通與資訊的大融和,匯整於主流文化習尚會是大勢所趨。
註:許永慶、羅文祥所作圍名歌,其中涉及西貢區的有《六約西貢竹枝詞》之一、之二,共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