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與禮貌的培育

當我們成人能以身作則,便可成為孩子的「品德教練」,讓孩子從我們的身教言行中,知道何謂禮貌,學懂如何待人以禮、知錯能改和勇於承擔了。

本學年度,小兒參加了校內義工服務隊,筆者喜見他的愛心多了,愛的能力也增強了。他早前高興地跟我分享他兩次做義工服務的經驗,一次是他與組員透過網絡視像,一起為長者中心的公公婆婆表演魔術;另一次是自製聖誕卡送給智障人士。

從義工經歷學習關心他人

在「橡筋圈」魔術表演中, 同學們表演精彩,小兒看到螢幕屏中的長者看得非常投入,有時目定口呆,有時歡呼拍掌和哈哈大笑,長者的反應令他又興奮又感動;在製作聖誕卡的過程中,一向不太喜歡做小手工的兒子告訴我, 他正使用不同形狀和彩色繽紛的立體貼紙來製作聖誕卡,我很好奇為什麼他竟會做得那麼開心,他笑瞇瞇地告訴我,他已經學懂了用一些方法去關心有需要的人,他那時正在準備聖誕卡,並寫下祝福字句送給智障朋友呢!

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我們一家四口在家中吃晚飯,飯後小兒念孜和小女卓孜不知從哪裏變來了兩份小禮物, 一份是送給爸爸的,另一份則是送給我的。在自製貼有恐龍貼紙的信封和紮上蝴蝶結的小盒子中,爸媽確實知道兄妹倆花了不少心思去準備。

他們摺了紙鯨魚、 紙兔子、紙小鳥送給爸爸;製作了玫瑰花和彩色手帶送給爸媽,並再畫了媽媽喜歡的貓頭鷹和買了貓頭鷹鎖匙扣送給我。在欣賞和感謝中,爸媽親親小孩,擁抱小孩, 爸媽和孩子都感到心滿意足了。

孩子為爸媽送上的情人節禮物。
孩子為爸媽送上的情人節禮物。

成為得人尊重和欣賞的人

今年農曆新年因為疫情關係,我們一家跟長輩、親戚、好友、 師長的拜年方式改變了,我們以視像、拍照、錄下祝賀語、朗讀新春佳詞好句等多元形式來跟親友們拜年祝賀。兄妹倆得到的回應十分正面,親友們和師長們都稱讚他們乖巧有禮。作為父母親,實覺安慰。這些年,有些朋友問我,究竟如何才可培育孩子的愛心和禮貌?我簡單回答:「我的目標是培育孩子成為品學兼優、榮神益人的人。我的方法是以身作則,與孩子同行。」

一個有禮貌、有愛心的孩子一定受人歡迎、人見人愛,因為他用語文明、舉止端莊、態度親和,以及樂於助人。 作為家長的,作為教師的,是否也會以此作為培育孩子、作育英才的成功指標?當目標清晰後,其實每天只須小步子小步子地執行便可以了。

以身作則,與孩子同行

第一,我們與人交談時,要用語文明、談吐文雅,態度溫和、彬彬有禮,千萬不能強詞奪理,不能惡語傷人,更不能說髒話粗話。若然自己得罪了別人,便要馬上道歉,誠心認錯。至於在行為表現上,我們則要舉止端莊,我們的一舉一動要有禮儀,動作要優雅大方得體,萬萬不能做出有失斯文的粗魯舉動。

如此,當我們成人能以身作則,便可成為孩子的「品德教練」,讓孩子從我們的身教言行中,知道何謂禮貌,學懂如何待人以禮、知錯能改和勇於承擔了。

第二,我們待人的態度要親切、和藹,為人要真誠、謙遜、主動,常常面帶微笑,能夠讓人感受到你心中的善意和喜樂。大家要知道「尊重」的真正意思是尊重不同意見、不同能力和興趣的人,一個平和友善和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所到之處總受別人歡迎,並可取得許多真摯的友誼,不論是前輩、 同輩和後輩,也會很喜歡跟他做朋友的。

第三,樂於助人的性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影響的。關愛他人、助人為樂、雪中送炭,是一種樸實的中華傳統美德,這美德能建立起互助互愛的美好人際關係。對於這個自我意識強烈的年代,我們更須肩擔起培育孩子品行與修養的重任,當中樂於助人, 樂善好施的仁愛性情尤其重要。

我小學時參加小女童軍,中學時參加義工隊,大學階段和成為教師後則負責帶領同學進行本港社區或國際的義工 服務活動。從小到大,我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視障人士、智障人士、肢體殘障人士、長者、獨居老人、SEN學生、孤兒、受虐兒童、低收入家庭、劏房戶、受海嘯影響的難民等等。

其實,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限制和遇到困難的時候。然而,只要人人都願意獻出一點點愛心和時間,如《聖經》告訴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即當我們看到或想像別人得不到幫助而焦急難過的臉龐時,就會願意積極地站出來,盡心力去想想究竟如何才可幫到別人,扶別人一把,這樣推己及人的精神和愛的行動,可令社會變得更富人情味和團結,人際關係亦會變得更友好親密。

2022壬寅虎年的祝願

最後,筆者謹祝願社會上各界朋友,竹報平安、虎年大吉、龍精虎猛!再祝各位家庭幸福、工作愉快、萬事勝意!由現在開始,讓我們同心同德,常常以身作則,樂與孩子同行,虛懷若谷,與時並進,好好地帶領我們的下一代成為有品行和有修養的文明人。「助人為快樂之本」,祝君助人為樂,常存喜樂,2022年活得更有意義!

衷心感謝好友何先生親筆揮毫獻墨寶, 贈送筆者兩幅匠心獨運的賀年揮春。(作者提供圖片)
衷心感謝好友何先生親筆揮毫獻墨寶, 贈送筆者兩幅匠心獨運的賀年揮春。(作者提供圖片)

周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