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蓮覺苑認識近代歷史、佛教佛學與中西文化共融

教育現場,組織學生參觀東蓮覺苑,認識佛教佛學同時,也可認識國家近代歷史與香港當代社會發展,而建築型制與陳設布局透射的文化交融,皆是值得深入學習與體會的。

跑馬地山光道上,矗立兩座典雅莊嚴舊式建築, 一是黄牆紅柱紅瓦頂的寶覺小學,另一是紅牆黄瓦頂的東蓮覺苑。

舉社興學  保障童工

1930年前後,何東爵士妻子張靜蓉居士(法名蓮覺)為弘揚佛法、推動教化,興辦佛學社及女子義學。那年頭, 內地是民國時期,各地軍閥勢力仍然盤據,南京政府鞭長莫及;中共勢力興起,國共處於第一次內戰時期;日本侵華,東北淪陷。

香港則處於英殖統治約近100年,原先合法的鴉片貿易與煙館開始限制;原來可以登記經營的妓院與註冊娼妓制度亦步向禁止,但違法經營黃賭毒的,不在少數。教育方面,遠未有普及,童工是平常不過;失學的,尤其是女童,比比皆是。

1933年,蓮覺居士購得山光道一塊土地, 着手規劃興建較具規模的弘法道場與教學院舍。1935年,建築完成,取名東蓮覺苑與寶覺小學。佛苑與小學之間,有石橋小道可通往建於1855年的猶太墳場。這地塊組合,或與居士丈夫何東爵士的父親為荷蘭籍猶太裔有關。

佛苑與小學之間的石橋小道。(Wikimedia Commons)
佛苑與小學之間的石橋小道。(Wikimedia Commons)

布局別出心裁  更覺雅緻文靜

東蓮覺苑為佛教淨土宗道場,佛苑的山門與殿堂,以及配置佛像、菩薩像,大體依循一般規範。但因應地勢特殊,與建築設計構念,整體規模與內部布局又與一般寺院不同。其稱苑而不稱寺, 更覺雅緻文靜。

山光道是斜路,佛苑即建於斜坡。佛苑入囗居下,面向山光道,進入苑內殿堂,就是層層拾級而上。牌坊式的山門,兩旁石柱分別鎸刻寶覺佛學社及寶覺義學校字樣, 以茲紀錄佛苑前身,慈悲喜捨、利濟群生之初創,至今剛歷百年歲月。

循佛苑正門拾級而上,木龕內慈顏笑囗的彌勒坐佛像,靠背相對就是護法的韋馱菩薩立像。18級石階,連結韋馱殿與大雄寶殿之間的天井設計,仿如自然採光。寶殿前置七層藥師琉璃佛塔,光明燈熣燦映照,左右兩側分置大鼓銅鐘,型制完備。大雄寶殿中空樓高20米,樸實的紅木地板,牆壁及陳設色調取紅米藍相間,用色與佛旗相若, 明亮歡喜而端莊嚴飾,啟迪內心的光明良善, 寶殿佛龕供奉超越時空的三世佛。

依佛寺規制,大雄寶殿後就是禮供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殿,佛苑內又有十八羅漢畫像、藥師殿、圖書館等,參觀當天,由於佛苑正進行修葺工程,唯待日後結緣再訪。

佛苑入囗居下,面向山光道,進入苑內殿堂,就是層層拾級而上。(Wikimedia Commons)
佛苑入囗居下,面向山光道,進入苑內殿堂,就是層層拾級而上。(Wikimedia Commons)

建築藏品  同樣珍貴

佛苑建築,其中兩大特色,一為整體建築依傍山坡,殿舍構建物於山坡低處略寬,於山坡高處收窄,高空俯瞰, 形如巨舟,破浪前行。喻意苦海無邊,慈航普渡,苑內共修,苑外報施,以般若智慧同登彼岸淨土。

其二建築特色是中西式混合。驟眼看,殿舍多屬重瓦歇山頂,飛檐斗拱,寶殿正脊兩端更有鴟吻,中置雙龍戲珠,配以黄金琉璃瓦,輝煌約前清皇室大殿型格;而苑舍殿堂外牆多飾以紅磚,感覺歐式古典風格,仿如歷史悠久校舍。彌勒殿與韋馱殿所舖地磚,為意大利水磨花磚併湊,色澤平和典雅。大雄寶殿內部樓底極高,配以顏色玻璃,型制略近基督教堂,誦經禮佛,更覺莊嚴。

佛苑已評為法定古蹟,建築物故然具特殊而重要的價值,其內珍藏,如圖書館藏全套線裝《大藏經》,又或昔年大德高僧往來蹤跡,皆極珍罕。此外,其中尚有不少民國時期軍政要人,題詞墨寶,皆在香港少見,包括推動戊戌變法,政變後逃難來港避禍,獲何東款待,之後於1926年為蓮覺居士以行書題寫長長二十言對聯的康有為。

另外,又有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大總統黎元洪,以及國民黨元老胡漢民等政界名人題字。尤其影響國共關係至為深遠的奉系少帥張學良,於1934年也送贈題詞與對聯,其中結緣應是何東第三子何世禮(日後累軍功至國民政府陸軍二級上將),此段時期主要任為張學良參謀官,兩方交往至深相關。

寶殿前置七層藥師琉璃佛塔,光明燈熣燦映照。(Shutterstock)
寶殿前置七層藥師琉璃佛塔,光明燈熣燦映照。(Shutterstock)

陳設布局  透射文化

東蓮覺苑,是座落港島最具規模的第一座寺院。香港佛教聯合會草創時期,曾以佛苑為會址。佛苑長期開辦各式法會,如金剛法會、法華法會、地藏法會等,以弘揚佛法佛學。

佛苑取名與捐資,離不開何東爵士。何東家族,源自何東任為渣甸洋行(即怡和洋行)在港總買辦而發跡,而渣甸洋行可以上溯鴉片戰爭時期,是往後一段長時期英資在遠東規模最大的財團公司,對香港發展有極重大影響力。

教育現場,組織學生參觀東蓮覺苑,認識佛教佛學同時,也可認識國家近代歷史與香港當代社會發展,而建築型制與陳設布局透射的文化交融,皆是值得深入學習與體會的。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