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朗父母的秘訣

張家朗的父母讓兒子讀畢初中就輟學,又沒有反對他投身較小眾的劍擊運動,而非他們自己熟悉和熱愛的籃球。這看似簡單,其實很不簡單。

凡事皆有例外,但一般而言,子女是龍是蟲,由父母一手造成(we are who we are because of our parents.)。「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樣超凡入聖的養兒智慧(parenting wisdom)來自「曾被聰明誤一生」的大文豪蘇軾。一般父母誰不想子女成龍成鳳?在此刻的香港,所謂成龍,就是做在奧運劍擊奪金的張家朗;所謂成鳳,就是做在奧運游泳奪銀的何詩蓓。

子女隨心  殊不簡單

張、何在奧運取得佳績後,成千上萬的父母為年幼的子女報讀游泳班和劍擊課程。這可以理解,但其實本末倒置。很明顯,大多數家長看見的,只是何詩蓓和張家朗做對了的事情,而沒有深究二人的父母做對了什麼。張、何的成功為全港父母上了有關養兒育女的一堂大師課(a master class in parenting),問題是,你在聽嗎?(are you listening?)

張家朗的父母讓兒子讀畢初中就輟學,又沒有反對他投身較小眾的劍擊運動,而非他們自己熟悉和熱愛的籃球。這看似簡單,其實很不簡單。讓子女隨心,做他們想做的事情(follow their heart),世上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很多人生孩子,就是為了扮演上帝(play God),將自己的意志加諸兒女身上。美國小說家斯克(Rachel Cusk)在新作《第二個地方》(Second Place)說,「生兒育女,予普通人做獨裁者的最佳時機。」(”parenthood is the closest most people get to an opportunity for tyranny.”)

的確,為人父母之難,在於以一副血肉之軀而突然得到「近乎造物者的權力」(godlike power),對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喜怒哀樂,以至前途和幸福,操生殺之大權。卑微的人類要扮演上帝,就像低下的蒼蠅要做人一樣,難免自慚形穢,每天都在誠惶誠恐之中度過,怕的是自己今日一時的行差踏錯,會成孩子將來的抱憾終生。倘若養兒育女有一萬試萬靈、萬無一失的萬全之策(one best-way approach),則天下的父母從此可安枕無憂矣。

今日已成世界頂尖泳手的何詩蓓,原來是在父母強迫的情況下自小習泳。(YouTube截圖)
今日已成世界頂尖泳手的何詩蓓,原來是在父母強迫的情況下自小習泳。(YouTube截圖)

說來有點矛盾甚至荒謬,這個萬全之策就是「在適當的時候放手」。放手不是不管,只是要子女成才,就要放手讓他們犯錯、犯規,甚至犯險。因為犯錯、犯規和犯險是塑造個性和建立自我(character building)的最有效方法。

痛苦比快樂教曉我們更多(”pain teaches us more than pleasure.”),這個事實,每個成年人其實都心裏有數。以《槍砲、細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與《大崩壞》(Collapse)而廣為世界認識的戴蒙德(Jared Diamond)《昨天前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一書提出類似的觀察。

適當放手  培養剛毅

戴蒙德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發現,非洲的傳統遊獵採集社會(hunter-gatherer societies)沒有「保護孩子免於危險」(children-safe)這個概念,為數不少的領袖身上都有被火灼傷的疤痕。原來他們在幼兒期幾乎可以為所欲為,玩火、玩利器,玩什麼都可以;父母極少干預和懲罰。

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危險為伍,常常弄得遍體鱗傷。可是,他們同時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長大後變得成熟、穩重,既剛毅果敢又深思熟慮,這些特質令他們成為眾人尊敬的領袖。哲學家尼采的名言「再痛苦難堪的經歷,只要沒有令你垮下來,就會令你更厲害」(”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似乎在他們的身上得到證實。

知名學者戴蒙德發現,非洲的傳統遊獵採集社會沒有保護孩子的概念。(YouTube截圖)
知名學者戴蒙德發現,非洲的傳統遊獵採集社會沒有保護孩子的概念。(YouTube截圖)

今日已成世界頂尖泳手的何詩蓓,原來是在父母強迫的情況下自小習泳。她最初討厭游水,但父母堅持,因為游水是「生存技能」。這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是「溺愛」而是「狠愛」(tough love)。「狠愛」並非養兒育女的嶄新概念,早於上世紀60年代美國已經有心理學家大力提倡。它的理念是:父母對子女的最大責任,是為他們以成人的身份踏足社會做好準備。

他們必須幫助子女學習和掌握社會的知識、技能、行為與觀念,使其日後可以有效地扮演獲分配的社會角色。養兒育女既有如此重要的社會化(socialization)功能,父母便不能單單愛他們的子女,還要令他們知道社會的「狠」(toughness)和生存的難,並學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是「狠愛」的意思。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林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