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11:17:5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香港需要 IQ、EQ、CQ 俱備的領袖

高 IQ 的領袖認識到「人」的因素不能忽視,於是把 EQ 加到自己的工具箱裏。有 EQ 的領袖有知人之明,但他們所「知」的,往往只是和自己相似的人,他們明白了解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的重要,於是就要 CQ。 香港很需要多一些有 CQ 的領袖。
自法國心理學家比奈(Alfred Binet)上世紀初發明了「智力測驗」以來,人們對「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IQ)的研究和應用已有百多年歷史。一般人都相信,IQ 高表示天資聰穎,求學時成績優異,工作中精明能幹,做什麼事都會比人優勝。
 

EQ 與 CQ:IQ 以外的成功因素

 
不過,智力並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一個人成就的大小,還要看他的工作態度,夠不夠認真、勤奮,有沒有恒心;遇上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更要善於與人相處。這些特質跟智力相對獨立,並不是 IQ 高的人必然具備的。上世紀90年代中,人們開始重視由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Peter Salovey)提出的「情緒智商」(或「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EQ)。EQ 量度的,是一個人察覺和評估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有的研究認為,作為成功領袖的特質,EQ 比 IQ 更為重要。
 
本世紀初,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智商:「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CQ)。這概念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洪洵(Soon Ang)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管理學教授范戴茵(Linn Van Dyne)共同開發,並因2003年出版的暢銷書《文化智商:跨文化人際互動》(洪洵和康乃狄克大學商學院院長 Christopher Earley 合著)而引起廣泛的興趣。
 
CQ 衡量的,是一個人對多種文化的理解和適應能力。CQ 高的人,善於適應多元文化的環境,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隨着知識型經濟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跨地域、跨文化合作愈來愈普遍和重要。在跨文化合作中,參與者對文化差異的認知水平和應付能力,是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於是 CQ 測驗便成為遴選跨文化人才的工具。
 
關於 IQ、EQ 和 CQ 三者的關係,領袖人才培訓機構「共同目的」(Common Purpose)的創始人兼行政總裁米德爾頓(Julia Middleton)有這樣的說明:有 IQ 的領袖能夠應付大量複雜的資料,善於把資料整理。高 IQ 的領袖認識到「人」的因素不能忽視,於是把 EQ 加到自己的工具箱裏。有 EQ 的領袖有知人之明,但他們所「知」的,往往只是和自己相似的人。高 EQ 的領袖明白自己不但要了解跟自己相似的人,還要了解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於是就要 CQ。
 
香港很需要多一些有 CQ 的領袖。
 

三種智商與領袖素質

 
對於這三種「智商」與領袖素質的關係,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領袖須具備的起碼條件,是要「懂行」,在業務上要有優秀的表現。優秀的士兵才可以做將軍,優秀的教師才可以做校長,優秀的樂師才可以做指揮;如果根本技不如人,並不是憑個人能力坐上領導的位置,被領導的人一定不服氣。
 

IQ 反映工作能力

 
一個人在業務上的表現,當然要看他的工作態度和經驗;但資歷和經驗相若的兩個人,工作能力必因他們的 IQ 高低而分軒輊。IQ 是量度個人能力的有效指數,高 IQ 的人被認為有較強的整體能力。我觀察所見,高 IQ 的領袖,會得到人們佩服。
 

EQ 維持良好士氣

 
能力高超的人不一定得人喜愛。很多時恰恰相反,事業有傑出表現和成就的人,或因恃才傲物、跋扈囂張,或因放蕩不羈、目中無人,令和他交往的人難受、反感,即使因為佩服他的才能,甘願相隨,也不會從跟他合作的經歷中得到什麼樂趣。如果這樣的人當了一個團隊的領袖,而團隊又無人可以補救他的缺陷,這個團隊便不可能維持良好的士氣,不可能發揮團隊裡每個成員的積極性。
 
高 EQ 的領袖不會有這樣的毛病。他不會「目中無人」,不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對別人的感受麻木不仁。他知道「人」的重要性,明白一個成功的領袖必須依靠優越的團隊。他懂得怎樣使別人樂於跟他合作,使他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感到愉快舒暢。高 EQ 的領袖,會得到人們喜愛。
 

CQ 贏得別人信任

 
但喜愛和信任是兩回事。米德爾頓談到人們對領袖人物的信任和 CQ 的關係時,指出一個矛盾(她叫做 the CQ paradox):CQ 不是在課堂培養出來的;你要發展 CQ,必須主動跟背景和你不同的人溝通,贏得他們信任,願意與你坦誠相對,讓你深入了解他們。矛盾在於:你對其他人的了解未夠深入,便沒有好的 CQ;但你的 CQ 不好,其他人又不會對你信任,和你接觸時會保留戒心,令你沒法了解他們。米德爾頓認為,領袖正是要解決這個矛盾。高 CQ 的領袖,會得到人們信任。
 
只有 IQ、EQ 和 CQ 俱備的領袖,才會得到人們的佩服、喜愛和信任。
 
原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