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夢

夢想能否成真還要看社會、老師及同學能否一起調節心態,共同進行範式轉向,我們能否放下對課時或學時的執着、着眼看學生的學習成效及需要。

一年容易又暑假,但無論對老師或同學而言,這一年都絶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應付網上與實體交錯的課堂外,還有那消失了的午膳,使師生之間少了分享生活及交流的平台,再加上別了的課外活動,就好像是少了點甜的一頓晚餐。這種種都使原來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失色不少。

冀半日制課堂  成教育新常態

除了網課,半日制的課堂就是另一個教育新常態。半日制的課堂下,無可否認是損失了不少課時,有的以網課補足時間、有的以假期補課追回課時、有的改變教與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加强教學效能,師生們為了學習都各施奇技。教時、學時一直都是一個迷思,時間只是一個數字,以終為始的目的就是學生能否掌握所學。

未知暑假後的新一年能否恢復實體全日課堂,若最終不能,即意味着今年中五同學的學習時數絶有可能是補不回來了!在香港遍向以考試成績評核最終成果的假設下,若最終同學在公開試及校內試的表現沒有太大差別,那我們就應好好思考教學時數這個迷思。半日制的課堂真的不可行?

學童的學業壓力一直是近十年教育界面對的問題,壓力除了來自學業,也可能是缺乏紓壓的機會。在身體、頭腦、心靈及情感上的不斷更新,一直都是幫助同學紓壓的一服良藥。參與喜愛的課外的活動,不論是運動類、音樂類、藝術、或是閱讀小說、心靈書藉、參與義工服務,又或是找找朋友聊聊天、甚至找個空間親親大自然,這都有助同學們紓壓。

若半日制的課堂真的可行,那將會是一條新出路。試想想在半日制下,同學還有剩下半天的時間完成功課和溫習,那做功課或溫習到晚上的壓力就可大大減少。同學也可以利用這半天參與自己喜愛的課外活動,那紓壓的空間也能大大增加。

全面重新定向  蛻變進步良機

同樣地,老師的工作量及壓力一直也是教育界關注的議題。在半日的課堂下,能釋放空間讓老師們在下午的時間進行備課或課研的工作,這不單能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改善效能,還能解決老師沉長工作時數的難題,這些才是減低老師工作壓力之治本方法。與此同時,這也能締造更多的空間給予師生互相關心及建立關係,這些空間都能幫助老師輔導學生及協助學生成長,有效地建立關愛的校園。

半日課堂是白日夢?回想自己中學時代的夏令時間,是早一點上課,遲一點放學午膳的安排。回家午膳後,同學還有空間可先鬆一鬆後,才開始溫習或回校參與課外活動。當時的同學們都非常期待夏令時間的來臨。所以我相信半日課堂在技術運作上絶對不是夢。

夢想能否成真還要看社會、老師及同學能否一起調節心態,共同進行範式轉向,我們能否放下對課時或學時的執着、着眼看學生的學習成效及需要;老師能否調節教與學的策略、啟動學生課後自主學習的動機與興趣;學生能否養成自主自律學習的習慣。

疫情下的新常態經驗,是一個危?還是一個機?讓我們先改變固有的想法,想想新常態後,我們應如何走下去?正如筆者上年的一篇文章〈定向─失向─重新定向〉中提到,若只是回到原來的定向生活,那在失向時所面對的困苦就失去價值,欠了蛻變及進步,我們可能會在定向與失向之間不斷輪迴。

疫情過後就是我們重新定向的機會,是我們蛻變與進步的良機。

楊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