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羅錦城校長:流淚撒種 歡呼收割

羅錦城校長勉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人生沒有失敗,失敗也是一種學習,如選擇了放棄便是真正的失敗。」

我們常用「教師是辛勤的園丁」這個比喻來讚頌教師,既表明了教師職業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教師工作的奉獻特點。當教師選擇了「校園」耕種,一粒種子,必須撒在一片適合的土壤上,在充足的陽光雨露下,才可萌芽生長,繼而開花結果,最後有所收成。五旬節中學羅錦城校長當上「園丁」經已近30載,不僅奉獻自己,付出日復一日的汗水,並心懷園丁的「憂思」去耕種「我們的花園」。

有教無類  遠見希望

「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馬可福音4章28節)除了耕種,其實求學亦然。在求學的過程可能是困難重重及荊棘滿途的。羅校長憶述在教育學院讀書時,亦曾經歷學業上的挫折──數學考試不合格,這次「失敗的經歷」就像一面鏡子,對羅校長有很大領悟:切身經歷學習上的困難,明白學生學習時也遭遇的種種難題,從而幫助學生努力衝過難關的道理。

只要謙卑地接受教訓,失敗就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失敗對學與教都是重要。羅校長持着自我反思,不斷改進的態度,保持「終身學習」,並以個人的人生經驗應用於教學上,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

年輕時,羅校長曾任屯門區一所Band 5學校任職教師,處理學生品行問題上的時間和精力不亞於幫助學生課業成績提升和知識傳輸,更為着這群孩子流淚、禱告,並讓他才發現:「原來不是我可以做什麼,而是神祂正在做什麼。」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故事,羅校長深明教師應了解、關注及體察學生,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師要接納和包容學生犯下的錯誤,在需要時能輔導學生,又需建立一定的權威,並需主動與學生家長溝通及善用附近社區的人力資源。在學生本質問題上,教師應相信每個學生皆能教、可學並以審美的眼光及遠見看出學生的希望。

五旬節中學致力栽培學生,「刻意」安排學生參加多元化的活動和比賽。早前,該校的中六生徐雅恆便在一個馬來西亞的游泳賽上奪得季軍。(五旬節中學圖片)
五旬節中學致力栽培學生,「刻意」安排學生參加多元化的活動和比賽。早前,該校的中六生徐雅恆便在一個馬來西亞的游泳賽上奪得季軍。(五旬節中學圖片)

多予機會  永不言棄

羅校長學校深信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各有自身的潛能和優點。五旬節中學致力栽培學生,「刻意」策劃及透過不同機會,安排學生參加多元化的活動和比賽,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才華和潛能,燃點起求知的渴望,在過程中建構新知識和獲得寶貴經驗。教師像伯樂一樣發掘學生在田徑運動的潛能,讓學生在運動場參與比賽,獲得少許成績後再加以訓練。

學校除了聘請教練為學生度身訂造訓練課程外,更會讓學生參加跑會。中四及中五級同學於2020年國際基因工程生物機械競賽(iGEM)為香港首奪中學組金獎,成績超卓。參賽學生遠赴美國波士頓參與比賽,展示海報、匯報成果和分享,擴闊視野。羅校長認為在培育學生的路上,最重要是教師在過程中陪伴學生成長,多欣賞,並給予學生機會。

熱愛長跑和行山的羅校長鼓勵學生多做運動,鍛煉頑強的鬥志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從比賽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追尋目標,不一定是獲得獎項或名次,哪怕參與及完成比賽已是踏出重要一步。就像跑馬拉松,羅校長建議學生最初不要以全馬為終點,先完成3公里,然後5公里,最後10公里,讓自己逐步邁向終點。

五旬節中學舉辦歷奇學會,讓學生參與較易掌握的行山運動,接觸大自然,使身心健康。過去一位成績不俗的學生,平日很少與別人交往,但參加歷奇學會後有很大轉變,透過與師生一同行山談天,舒展身心,現在更成為了一位老師。

羅錦城校長(左)參觀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與校長交流。(嘉智中學圖片)
羅錦城校長(左)參觀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與校長交流。(嘉智中學圖片)

潛移默化  學習強項

信仰對羅校長的影響很大,心中耶穌基督就是最偉大的老師,任職教師兩年後,他便修讀基督教教育。羅校長認為老師就像牧人牧養羊群,先要認識羊,知道他們的強項和弱項。同時,五旬節中學按《聖經》真理推行基督教教育,透過早會、團契和布道會教導學生。此外,學校更將正向教育中的24項性格強項,如仁愛、公義、和平、感恩等融入聖經科中,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學習這些強項,培養學生基督化價值觀,走那當走的路。

中一階段是中學校園生活的起點,故此五旬節中學透過一系列的成長教育活動,讓初入讀中學的新生盡快適應新生活。暑假期間,學校舉辦3日2夜的生活營,由已畢業的師兄姐和教會弟兄姊妹協助中一新生認識自我、學習與人溝通和合作,認識耶穌基督,並在營後舉辦4次大團契,讓新生在首年能建立信仰和關懷的網絡。

在學習方面,學校將初中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先訓練組長的學習技巧,然後由組長教導組員進行自主學習;推行閱讀大使計劃,讓中四學生帶領中二學生進行伴讀,一同閱讀英文書及非小說類如科學、歷史、地理等書籍。此外,學校重視學生參與課外活動,中一及中二學生需要參與一些群體和紀律性的活動,如紅十字會、田徑隊、球隊、圖書館管理員等,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組織能力,最終能讓學生發揮潛能。

羅錦城校長勉勵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人生沒有失敗,失敗也是一種學習,如選擇了放棄便是真正的失敗。」每人在學習和成長之路上都曾有跌倒,不應為學業挫折或比賽挫敗、未能升讀心儀中學或大學便感到絕望,阻擋自己的去路,應積極地投入校園生活,把握各方面的教育機會,透過多元化活動中發掘自己的興趣,保持好奇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正如《聖經》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126篇5節),憑著堅定的信念衝破障礙,只要付出辛苦的努力,終會取得成功。

黃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