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謂何價

家長需要了解到子女學習稱謂的意義,也需要分析日常稱謂對孩子的影響,亦要思考在家庭中培養他們的文化是傾向西方還是東方,因而決定採取什麼稱謂。

在農曆新年相信不少人都會與親戚朋友拜年、互相祝賀;大家在這喜慶的節日可能遇到難題,究竟如何稱謂一些平日較少接觸的親戚,究竟是表舅母還是表姑媽,是堂叔公還是真叔公呢?

假若家長在日常已有教導一些倫理關係,了解家族中各成員的來源,了解「表」和「堂」、「叔」和「舅」、「姑」和「姨」的分別,就可以很容易應付這個一年一度的挑戰,不用害怕得罪了一些親戚。

在這些稱謂中反映了輩份、性別、血緣、倫理的意思。下一代在了解家族成員的稱謂中,釐清了家族的人脈,可能是自我探索的課題,當中亦可以了解到中國文化的特質,中國傳統社會着重的禮教。

華人社會習慣尊重他人

在儒家思想中,提出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和朋友有信,謂之五倫;五倫是華人社會間的人際關係的核心,亦會透過對別人的稱謂中呈現出來,藉由了解稱謂背後的倫理意義,可以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

事實上,不單止親人有稱謂上的分別,大家在學校也會找到輩份或身份的差別,如校監、校長、校友等;當然西方人社會都有這些稱謂,應用文件上,但在華人社會中,對不同人都習慣冠上一個尊稱,如陳校監、李校長或黃老師,是對對方的身份表達尊重。

甚至在街上面對不相識的人,會以高一級的稱謂以作抬舉,可能稱呼對方「阿姐」或「阿哥」,亦是表達對別人尊重的方式。然而以上看似繁瑣的稱謂在西方國家並不常見,不論什麼輩份,那怕是父母或祖父輩,多數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此舉對於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並不可取。

當稱謂變成累贅

可是我們亦需要有逆向的思維,對某些人來說,過份強調稱謂會構成不少心理壓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雙胞胎,其中一個只是早一分鐘出生的,會被稱作哥哥或姐姐,然而出生的先後次序可能只是由醫生隨手決定。被稱作阿哥或家姐的,難免承受家人期望成為弟妹的典範,構成了不少無形或有形的壓力。

除了雙胞胎外,一般有年齡差距的兄弟姐妹都會在不同情況下,有機會因家庭中的稱謂而引起壓力,例如年紀較大的因有特殊學習需要而比弟妹稍遜,或者當弟妹有特優的天賦才能時,年紀較小的反而有較高的成就,若家長仍然強調輩份的稱謂,就會影響子女的心理及成長。

若有以上的情況,家長適宜採用西式的稱謂,不再強調誰大誰小,讓家人親人都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可以減輕他們無形的社會期望或心理包袱。當然家長不需要像頒禁令式地一刀切、完全禁止提起,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讓自己和子女習慣新的稱謂便可。

還有不論自己是家長、前輩或上司,若想與對方拉近彼此的社交距離,可以引導對方免除身份上的稱謂,直接稱呼名字便會感到較易親近;事實上,西方人可能因為不強調身份上的稱謂或更深層次的文化背景,長幼或不同輩份都強調平等看待。

稱謂背後的文化傾向

事實上,了解稱謂對社交及禮儀的影響,有助我們適應社會。如在工作崗位上以英文名稱還是以職稱稱呼上司,都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個人的稱謂在社會上是有一定的重要,除了是顯示對於別人的尊重、幫助個人學習文化建構外,亦是有其實際用途,如一些世襲的家庭事務和資產分配上,家庭中的角色和崗位是十分重要。

總的來說,家長需要了解到子女學習稱謂的意義,也需要分析日常稱謂對孩子的影響,亦要思考在家庭中培養他們的文化是傾向西方還是東方,因而決定採取什麼稱謂。而我們在日常社交圈子,也需要善於按需要而調整自己或對別人的稱謂,促進自己的人際關係。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