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持份者角度看希債危機

IMF、歐羅區、ECB、希臘,以至齊普拉斯,他們在這次危機中,各自要面對怎樣的問題與抉擇?
過去一周,希臘的債務危機又再甚囂塵上,牽動全球投資者的心。上周末以前,本有傳言希臘政府與國際上的債權人似可達成協議,希臘欠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一筆15.5億歐羅債款於6月30日的到期日前得到一點寬限,不致違約還不到錢。
 
不過,上周末希臘政府突然宣布要於7月5日舉行公投,由人民決定是否須要理會債權人所定下的條件,即希臘須要繼續實施緊縮政策,少點消費,多點儲蓄,早日還錢;
 
接着其左翼總理齊普拉斯決定要把希臘的銀行關閉一個多星期,人民只能通過提款櫃員機每天最多提取60歐羅,而且又實施資本管制,擺明車馬是要防止銀行擠提和資金外流。
 

賴債理據 看似荒謬

 
歐洲中央銀行(ECB)也決定不再視希臘政府為銀行提供的借貸擔保為可接受的抵押,後果是這些銀行再借不到錢,庫房空虛。所謂「三頭馬車」的 IMF、ECB 與歐羅區各國政府等債權人對希臘已失去信心,6月30日希臘拿不出15.5億歐羅還債已成事實,現在的問題是債務違約是否陸續有來,希臘不久的將來會否被踢出歐羅區。
 
我過去五年在報章寫過好幾篇有關希臘和歐債危機的文章,我一直對希臘抱悲觀態度,她在歐羅區是一個負累,倒不如早日脫歐,一了百了,不用累己累人。但希臘政府與大多數人民都不想脫歐,因為若此事發生,歐洲別的國家便可對希臘出口的貨品徵收關稅,希臘人也不能自由跑到歐羅區其他國家工作。
 
更有甚者,債權人看到既成事實後,便再不用顧慮希臘脫歐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再無誘因不斷借錢給她續命,希臘必會因此而陷入一段不短時間的衰退。現在希臘政府有幾項訴求,一是免去其過去的欠債,不用償還;二是放棄緊縮政策,過去加的稅率再減下來,過去削減的政府開支可再提升回去;三是希臘比「歐豬五國」的其他四國應更有優先得到援助,債權人應繼續借錢予她。
 
此種「獅子大開口」的要求看似荒謬,但當中涉及複雜的博弈,不宜未加分析便直斥其非。在此我們先簡略回顧希債危機的歷史,再從不同的持份者的角度分析其取向,並試圖研判其結局。
 

歐洲各國 互相獨立

 
眾所周知,希臘能夠加入歐羅區,頗有得力於有投資銀行替她隱惡揚善,把其政府賬目做得比真實情況遠為亮麗才能成功。歐羅區是貨幣同盟,成員都使用同一貨幣,但各國政府的財政支出卻可各自為政,互相獨立的程度頗高。這種情況是不能持久的,某國若胡亂花錢,欠債纍纍,卻不能靠貨幣貶值增加出口去賺錢還債,反要同盟中的其他國家打救。沒有人願意甘心做冤大頭,所以財政健康的國家必有誘因要求各國恪守財政紀律,若要借錢救急便必須承諾以後洗心革面,小心理財。
 
但希臘顯然違反了加入歐羅區所需要的謹慎理財原則。2009年秋希臘新政府上台後隨即發現當年財赤會高達 GDP 的13.6%,而且之前幾年的財赤亦遠被低估。2010年初希臘政府無力還債之說已近定論。當時希臘政府債券的持有人多為歐盟各國境內的銀行,希債一旦出現違約危機,各國的銀行體系和經濟都會大受影響。同年5月,IMF 及歐洲多國政府緊急借了1,470億美元予希臘,但為了保證將來她有還錢能力,要求她必須進行嚴厲的緊縮政策,未來3年要加稅400億美元,並大幅削減政府開支。2009年希臘人的法定退休年齡是57歲,2010年男性退休年齡提升至65歲,今年更升至67歲。此種急速提升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大有必要,德國的退休年齡是65歲,若希臘是57歲,如何可說服德國的納稅人肯借錢打救一個一早便不再用工作可享受退休生活的國家的人民?
 

希臘民眾 憤反緊縮

 
希臘當時確有減低財政赤字,但經濟卻不振, GDP 不斷萎縮,2011、2012年期間希臘舊債清不了,還要多借1,690億美元應急,其稅項收入也大幅減少。不過,到了2014年,緊縮政策開始稍見成效,若不算償付利息的開支,希臘政府竟錄得盈餘,GDP 也扭轉方向,從之前幾年下跌26%轉為單年錄得0.8%增長,苦盡甘來的日子似乎在遠處已現蹤影。
 
不過,苦日子大家都不喜歡過。左翼激進分子齊普拉斯利用人民對緊縮政策的怨憤今年初在選舉中勝出,他痛罵德法等國要求其採用緊縮政策是干預希臘內政,債權國當然對此不以為然,你若不是欠債無力償還,別人哪有工夫理會你是大花筒還是守財奴?齊普拉斯並不時提出希臘有權利賴債的言論,債權國對現屆民主選出的希臘政府顯然頗為不滿,對希臘施加的壓力也頗大。
 
左翼政府若沒有上台,今天的希債危機是否會紓緩很多?我相信是的。但我們也不應把過往的嚴厲緊縮看成為成功的典範,希臘 GDP 萎縮了25%,失業率26%,絕不能算是全面成功。希臘起碼有兩個問題處理不好。
 
第一是緊縮政策的具體手段。要削赤便要減開支與加稅,但我們要注意,若一個經濟體制並不完全封閉,增加資本稅便等於趕走投資者,他們會把資金轉投到稅率較低的地方去,政府可能得不償失,收到的稅款比前更少,不利削赤。若加的是薪俸稅,則生產力最高的人才也可能移居外國,但低技術工人卻走不了,要留下來交稅。
 
第二,別國要求希臘改革增值稅,打擊逃稅等等,這須要考慮其政府的管治能力是否足夠。世界銀行建立了一個「世界管治指標」(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數據庫,把1996至2013年世上200多個國家地區與管治有關的6個指標都各自評了分,各指標都以100分為滿分,0分為最低,在「政府效率」上,希臘2013年得分66.99,排名70,遠遠比不上得95.69分排名10的香港。在廉潔上,希臘得55.5分,排名94,不及香港的92.34分,排名17。我們對香港的情況尚且感到大有可改進空間,對表現遠遜香港的希臘的管治能力,如何能充滿信心?有了加稅不一定有好效果及政府管治能力有限,希臘的削赤與推動增長大計以前成敗參半,今年卻似要跌入深淵,都是不足為怪的。
 

IMF 難忍希臘 恐樹先例

 
上文已說過,希臘今屆政府覺得把債賴掉符合其人民利益,而且覺得這是天經地義之事,但同時希臘又不想脫歐,更希望政府可再度大幅開支,這些主觀願望能否得到滿足,要取決於「三頭馬車」債權人的態度與策略。希臘所恃的,主要是相信若她一旦脫歐,有可能觸發的骨牌效應,引發新一輪「歐豬五國」的債務危機,甚至是世界性的金融風暴為德法等國所不願見到,但又因希臘是小國,總體 GDP 連香港也比不上,所以「三頭馬車」若要救她,代價也不見得很大。數額不多的錢便可把希臘打發過去,避免其危機傳染到別國,這也許正是過去「三頭馬車」明知吃虧也肯救她的原因,但現在此策略還靈光嗎?
 
對 IMF 而言,希臘左翼政府的做法已是近乎不能容忍了。IMF 是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the central banks),最怕見到有人自以為有賴債的特權。設若 IMF 不對希臘窮追不捨,便即時會發出一訊息:只要某國選出一個無賴政府,IMF 是會屈服讓其有債不還的,那麼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失業率高企經濟停滯的國家的人民也可爭相仿效,選出一些毫無有債必還思想包袱的極左政府,這樣便不用再還債給 IMF 了。IMF 資金有限,且錢要回籠應付將來的金融危機,所以 IMF 不可能放棄向希臘政府追討欠款。
 

債權國家 讓步不大

 
從 ECB 或德法等債權國的角度看,也斷不可能作出太大讓步,她們本來怕希臘若一旦倒下,金融危機會殃及歐洲各國的銀行。五年前,近85%的希債為私營企業與銀行持有,現在已大部分在 IMF 與歐洲多國政府手上,就算出現違約,在市場中的傳染力也大不如前,因此 ECB 與債權國並不特別害怕希臘賴債脫歐。反之,若永無止境地用本國納稅人的錢去供奉希臘或將來「有樣學樣」的其他國家,政治上一關便過不了。就算經濟上有財力可派錢給希臘,人民的憤怒也會令政府難以應付。
 
若希臘不願還債,「三頭馬車」早晚也要跟她說句「到此為止」!我沒有水晶球,不知何時債權國才會忍無可忍,但恐怕現時離此時刻已經不遠。7月5日公投事前有不同的民意調查,大多數希臘人似都想留在歐羅區,但對是否要接納債權國所定下的條件,則不同調查有不同結果。若公投結果是贊同緊縮,齊普拉斯便應跟從人民的意願,繼續上一屆政府的政策,但這樣一來,政策便與此政府的理念不符,他應辭職以明志。
 
假若公投結果是希臘應向債權國說不,那麼齊普拉斯可暫留總理職位。不過,這樣一來便再無債權國肯借錢給一個不打算還債的國家,希臘在無錢可用的情況下,便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政府自行發行名義上是歐羅的票據,由政府擔保,權充貨幣使用,但價值相對於歐羅的真身,必有折讓;二是完全脫歐,自己再開動印鈔機,印製希臘自己的貨幣。此貨幣匯率一定不妙,希臘要辛苦多年才可能賺到足夠的錢還債,但在此之前,無論是兩條路的哪一條,經濟與金融危機都會深重得難以承受,齊普拉斯也要下台。
 
因此,希臘不懂經濟規律要蠻來的激進政府,雖曾一時得人民支持,終究是不易管治下去,齊普拉斯下台的機會不低,除非「三頭馬車」都十分愚蠢。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題為編輯所擬。

雷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