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建:探索宗教生死觀 學會「識死.惜生」

筆者從事生命教育多年,深感其蘊含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和追尋,以及對正面價值的理解和實踐,正好成為當世的指南針,引導受眾學會認識、欣賞、從而珍惜及尊重自己、他人以及大自然的生命。

意料之外的疫症在全世界蔓延,打亂了各人的生活及思緒,在充滿反覆與不穩定的生活中,如何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立身之處?

筆者從事生命教育多年,深感其蘊含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和追尋,以及對正面價值的理解和實踐,正好成為當世的指南針,引導受眾學會認識、欣賞、從而珍惜及尊重自己、他人以及大自然的生命。(王秉豪等編,2016;Lee, 2020)

生命教育的範圍甚廣,鄭曉江(1993)強調生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對生死議題要有所思索,才能為人生旅途補充動力和衝力,達至真正熱愛生活。張淑美(2001)亦指,生死教育是探討生命大義時不可或缺的部分,先認識死亡,才可能對有「大限」的生命作出終極的思考。

宗教是生命教育的主要維度之一,也是生命教育和生死教育的良好切入點, 部分學者如Wass(1995)提出,青少年對死亡的本質已有宗教性思考,例如去世後是否仍有生命存在。推而論之,實施生死教育時,可循不同的宗教背景展開討論,發展學習經驗(張淑美,1996)。透過了解不同宗教的生死觀,不但能拓展視野,更讓受眾檢視與思考個人生命,竭力追求有意義的人生。

香港小眾宗教未必廣為人知,但其人生觀饒具啟發意味,且可從建築與禮儀中展現出來。以伊斯蘭教為例,灣仔愛群清真寺是香港其中一所規模最大的清真寺,身處禮拜殿就可了解其禮拜的特色與意義(相關短片:https://youtu.be/C7c_8HkbT7o);寺內餐廳提供中式菜餚,反映了伊斯蘭教的在地實踐。

禮儀方面,伊斯蘭教講求「厚養薄葬」及「速葬」(秦惠彬,1991),遺體僅以普通棉布包裹,油王如是,平民如是,沒有棺木或陪葬品,盡量即日落葬,強調的是親人在世時應加以善待,非離世後才花巨額厚葬,而紀念先人最好的方法是多做好事,正好啟迪我們:相比起將人生的滿足建立在名利物慾上,更應把握在世的時間行善。

而灣仔錫克廟屹立多年,已成為本港重要建築,也是錫克教徒聚集與活動的中心,置身廟中可一探錫克教裝束、祈禱與誦經的情況和意義(相關短片:https://youtu.be/Zj_vN7AD9LY)。特別是錫克廟每天都會供應免費食物予普羅大眾,並由教徒主動擔當煮食、分發、清洗等工作。事實上,錫克教徒以慷慨而為人所知,着重為他人服務多於一切儀式,提供食物的行動活現了這種慨念,也鼓勵了我們建立無私的服務精神。

錫克教徒寶雲迪(右二)帶領錫克廟的線上參訪,錫克廟每天提供免費素食,並由教徒負責煮食、分發,呈現教徒熱心助人的信念。(華永會)
錫克教徒寶雲迪(右二)帶領錫克廟的線上參訪,錫克廟每天提供免費素食,並由教徒負責煮食、分發,呈現教徒熱心助人的信念。(華永會)

在有限的人生裏活出非凡價值

基督教同樣持守服侍人群的使命,有百年歷史的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邢福增和劉紹麟,2010),結合中式外觀與信仰元素,象徵基督教深入社區,當中設置鐘樓與鼓樓,進行「晨鐘暮鼓」儀式:早上先敲鐘,後敲鼓;黃昏先敲鼓,後敲鐘;一方面反映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象徵時間的流動,每一下鏡鼓聲都提醒了人們要警醒,從季節更替、時光流逝中,思考生命的意義,在有限的人生裏活出非凡價值。

筆者去年得悉,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下稱華永會)推出「永懷人生」及「善亮人生」的理念;今年更由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主辦、華永會合辦「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其中「識死.惜生」生命教育活動系列,以宗教角度出發探尋人生,其中一個活動是於11月27日舉行「21世紀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網上研討會,由宗教界及教育界翹楚,共同探討宗教如何引領青少年尋找方向。

誠如華永會外部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穎文所言,雖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但生命的精神及價值不應止於離世,值得頌揚的事跡及親友間的情意,更要承傳及懷念。華永會致力提升設施及服務,協助撫平對離世的傷痛,未來將繼續投放資源在生命教育領域,推廣正面思維與價值觀,實為筆者所樂見,更印證了生死教育、「識死.惜生」的概念,漸得到社會認同與重視。

註:李子建教授以私人身份撰文,感謝吳振釗先生對本文的協助,文中內容純屬個人看法,並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及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的立場及觀點。

參考資料:

Lee, J.C.K. (2020). Children’s spirituality, life and values education: cultural, spiritual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25(1), 1-8.

Wass, H. (1995). Death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H. Wass & R. A. Neimeyer (eds.), Dying: Facing the facts. WH, DC: Taylor &Francis, 271.

王秉豪,李子建,朱小蔓,歐用生主編(2016):《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香港,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

邢福增、劉紹麟(2010):《天國.龍城: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堂史(1890-2009)》,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秦惠彬(1991):《中國的伊斯蘭教》,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淑美(2001):國中生的生命教育-從死亡概念與態度論國中階段生死教育之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頁355-373。

鄭曉江(1993):論中國傳統死亡智慧的現代價值,《哲學與文化》,20(8),頁795-802。

作者簡介

2010年加盟香港教育大學(前身為香港教育學院),現任學術及首席副校長及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及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並為該校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主任,以及歷任聯合書院和晨興書院院務委員。他曾任中學教師及柏立基師範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