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討論蘇洵《六國論》若干字詞的粵音正讀,今期討論最後兩篇《唐詩三首》和《宋詞三首》容易錯讀的字。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浣」,洗滌,《廣韻》胡管切,音「皖」(wun5)。「歇」,盡,消失,《廣韻》許竭切,音「牽」中入聲(hit8)。「暝」,夜晚,《廣韻》莫定切,音「命」(ming6)。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其一)
「將」,作連詞,和,《廣韻》即良切,音「張」(zoeng1)。「樂」,喜樂,《廣韻》盧各切,音「落」(lok9)。「邈」,遠也,渺也,《廣韻》莫角切,音「莫」(mok9);《集韻》謂「邈」通作「藐」,「藐」,弭沼切,音「秒」(miu5);兩音均可。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杜甫《登樓》)
「難」,患也,災禍,《洪武正韻》乃旦切,讀作「難民」的「難」(naan6)。「為」,做、作,《廣韻》薳支切,音「圍」(wai4)。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畫」,圖畫,《廣韻》胡挂切,音「話」(waa6)。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綸巾」,古代用青色絲帶做的頭巾,「綸」,《廣韻》古頑切,音「關」(gwaan1)。「華髮」,花白的頭髮;「華」,通「花」,據學者研究,「花」為後起的字,魏晉以前,只有「華」字而無「花」字。辭典中「花白」、「花絮」、「花鹽」、「華首」、「華皓」、「華絲」、「華顛」、「華鬢」等,「花」和「華」都有「白」的意思;因此「華髮」的「華」,音「樺」(《廣韻》戶花切,waa4)或音「花」(《廣韻》呼瓜切,faa1),兩讀均可。「酹」,以酒澆地,表示祭奠,《廣韻》盧對切,音「類」(leoi6),又郎外切,音「睞」(loi6)。
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秋情》)
「煖」,同「暖」,溫也,《韻補》女遠切,音「嫩」陽上聲(nyun5)。「將息」,唐、宋時民間方言,調養,休息的意思;「將」,《廣韻》即良切,音「張」(zoeng1)。「悴」,枯萎,《廣韻》秦醉切,音「隧」(seoi6)。「更」,作副詞,更加、愈加,《廣韻》古孟切,音「庚」陰去聲(gang3)。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轉」,有陰上聲(zyun2,《廣韻》陟兗切)和陰去聲(zyun3,《廣韻》知戀切)兩讀:讀陰上聲時,如轉世、轉折、轉變、轉捩點、轉敗為勝等;讀陰去聲時,如轉動、轉盤、轉圈、自轉等;「玉壺光轉」的「轉」讀音如何?兩者均可,如以「玉壺」喻明月,則月光移動流轉,「轉」讀陰上聲;如「玉壺」指花燈,則其光轉動,「轉」讀陰去聲。「縷」,線狀的東西,《廣韻》力主切,音「呂」(leoi5)。「驀」,忽然,《廣韻》莫白切,音麥(mak9/maak9)。
「青玉案」的「案」,自北宋曾鞏開始,即有學者支持將此字讀作「碗」(wun2,《廣韻》烏管切),所持理由有二:一、「案(桉)」是古「盌」字,即「椀」(碗);二、「案」過大過重,不能持舉,只有「椀」才能持舉。西漢史游(漢元帝時宦官,生卒年不詳)《急就篇》卷三記載各種不同的器皿:「橢、杅、槃、案、杯、閜、盌。」顏師古(581-645)注云:「橢,小桶也,所以盛鹽豉;杅,盛飯之器也,一曰齊人謂盤為杅,無足曰盤,有足曰案,所以陳舉食也。杯,飲器也,一名㔶;閜,大杯也;盌,似盂而深長,盌字或作椀,其音則同。」
案和槃(即盤)都用以擺放食具,便於移動持舉,其區別在於「有足」和「無足」。由此可見,漢代的案,是一種承托食物的有足托盤。《急就篇》既將「案」與「盌」(椀)並列,正說明二者不同。據現代學者考證,「案」的發展至周代後期,由於用途不同,已出現兩種不同的形制,一是較大的几案,用以書寫、閱讀、進食等;另一種就是承載食物的托盤,「舉案齊眉」的案便是後一種。因此,硬將「案」說成「椀」,並要求讀作「碗」,是不合理的。因此,「案」,應作原讀,《廣韻》烏旰切,音「按」(on3 / ngon3)。
通過連載一系列八篇粵音正讀專文,分析12篇文言經典若干難讀的字詞,到此結束,也許對讀者研讀作品時有些幫助。
粵音正讀:以12篇指定文言經典為例八之八
本系列文章: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