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型肺炎疫情未息,各界專家都爭分奪秒,或在分析病毒基因、或在研究傳播途徑、或在研發疫苗及試劑,借助科技抗疫的重要性無庸置疑。正當我們的健康受到現代醫學和科技的守護時,大家會想起背後那些功臣嗎?
社會能夠不斷進步,正因為有人生出好奇心,不斷發掘問題,鍥而不捨地追求答案,加上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最終研究出解決方案,或得出新結論。解決問題的同時亦是新發現的開始,新發現又啟發新問題。就是這種不斷探索的精神,推動科學前進。
就好像最近獲頒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 – 生命科學獎」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盧煜明教授,就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可及早診斷唐氏綜合症及多種遺傳病,現時全球每年有超過90個國家逾700萬名孕婦受惠。盧教授認為,母親懷孕時都希望知道嬰兒是否健康,但早年以羊膜穿刺的方法(抽羊水)作遺傳病檢測,有機會令嬰兒受傷害。因此,盧教授不斷努力在醫學上尋找新方法,減少對嬰兒造成傷害的機會,結果發現孕婦的血漿內存有胎兒DNA,開創了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產前診斷技術。其跨學科研究團隊更成功將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為國際醫學發展和人類健康帶來革命性貢獻。
也許科學和技術研究能引人入性之處,在於它像永遠打不破關的超級遊戲,每一關都有新的挑戰和發現,有需要時更可組隊合作過關,遇強愈強。尤其在全球化的推動下,跨地域及跨領域的共同科研項目愈來愈多,成就愈見出眾。同樣地,若要在科研世界中過關,「經驗」是非常重要的——不單是自身經驗,更重要是領受前人和同行的經驗進行思量、分析及應用。正如現在的COVID-19疫情,雖然是由一種全新病毒引起的,但當中的疫病研究和防控工作,不也是有賴於各方累積的經驗嗎?
首屆香港桂冠論壇將於2021年11月舉辦
有人認為,純科學的研究在香港青黃不接。若要培育新一代的科學家,不妨讓年青一輩更深刻地體驗科學與自身的關連,有更多機會接觸當代科學家,使他們明白參與科學研究並非遙不可及的事。更理想的就是透過互相分享,交流知識、經驗和想法,讓他們發掘科研當中的樂趣和意義,並探求更多學習機會。
為促進不同世代、文化和領域的科學家互相交流,藉此提升香港年輕一代對科學的認識和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科研並以此發展,香港桂冠論壇委員會於2019年5月成立,負責籌辦香港桂冠論壇。香港桂冠論壇是為期一周的世界級論壇,將匯聚當代和新一代科研領袖,以及有科學熱忱和才能的青年作深入交流分享。參與論壇的科研領袖包括邵逸夫獎歷屆得獎者,其中多位及後亦獲頒授諾貝爾獎,以及其他在天文學、數學、生命科學及醫學的國際殿堂級科學家。首屆香港桂冠論壇將於2021年11月15至20日在香港舉辦。由現時至本年12月13日接受公開申請,詳情請瀏覽香港桂冠論壇的官方網頁(www.hklaureateforum.org)。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