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定材料」中,先秦說理散文選了四篇。本文介紹的是荀子〈勸學〉(節錄)。
〈勸學〉(節錄)
君子曰(1):學不可以已(2)。青,取之於藍(3),而青於藍(4);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5),輮(6)以為輪,其曲中規(7);雖有槁暴(8)、不復挺(9)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10)則直,金就礪(11) 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12),則知明(13)而行(14)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15)之所學也;吾嘗跂(1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17)也,而聞者彰(18)。假輿馬者(19),非利足(20)也,而致(21)千里;假舟楫(22)者,非能水(23)也,而絕(24)江河。君子生非異(25)也,善假於物(26)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27);積水成淵(28),蛟(29)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30)自得,聖心備(31)焉。故不積跬步(32),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33)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34),功在不舍(35)。鍥(36)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37)。螾(38) 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39),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40),非蛇蟺(41)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42) 也。
注釋:
- 君子曰:君子,這裏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荀子》全書32篇,獨本篇以「君子曰」三字領起。
- 已:止也。停頓不前之意。
- 青,取之於藍:青,靛青色染料。藍,草名,亦稱蓼藍,葉子可製作染料。《說文》曰:「藍,染青艸也。」意謂靛青色乃從藍草提取出來。
- 青於藍:靛青之色,較藍草之色更深。
- 木直中繩:中,動詞,粵音作「眾」,合於。繩,墨線。意謂木性本直,合於繩墨。
- 輮:屈曲也。輮、揉,二字古通用,粵音作「由」,以火屈木使彎曲。
- 規:圓規。
- 槁暴:槁,枯也,粵音作「稿」。暴,曬也,粵音作「僕」。槁暴,曬乾了。
- 挺:直也。
- 受繩:經過墨繩校正。
- 金就礪:金,指刀劍。就,動詞,接近,靠近。礪,磨刀石。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 參省乎己:參,驗也,粵音作「攙」。省,察也,粵音作「醒」。參省,檢查反省。乎,相當於「於」。又楊倞注:「參,同『三』」。參省乎己,即《論語》曾子曰「日三省吾身」之意,亦通。
- 知:同「智」,智慧。
- 行:行為,粵音作「幸」。
- 須臾:片刻。
- 跂:提起腳後跟,粵音作「企」。
- 疾:急也,借指聲音嘹亮。
- 彰:明也,清楚之意。
- 假輿馬者:假,借也。憑藉、利用之意。輿,泛指車輛。
- 利足:行走快速之意。
- 致:到達。
- 楫:《說文》曰:「楫,舟櫂也。」櫂,即今「棹」字,划船工具。
- 能水:能,粵音作「耐」。水,作動詞用,游泳也。能水,善於游泳。
- 絕:絕,橫渡。
- 生非異:生,通「性」,資質、禀賦。生非異,本性(同一般人)沒有差別。
- 物:外物,指各種客觀條件。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興,起也。土壤堆積成為高山,就會影響氣候的變化。古人以為風雨是在山谷產生的。
- 淵:深潭。
- 蛟:傳說中能引發洪水的一種龍類動物,似龍而獨角。
- 神明:神明,指人的智慧。
- 聖心備:聖心,聖人之心志。意謂具備聖人心志也。
- 跬步:一作「蹞步」。跬,半步,粵音作「規」的陰上聲。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兩腳為「步」。
- 騏驥:駿馬、良馬,粵音作「其冀」。
- 駑馬十駕:駑馬,劣馬,跑不快的馬。駑,粵音作「奴」。十駕,馬拉車十天。根據王先謙考證,「駑馬十駕」後脫漏一句,可能是「則亦及之」。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
- 舍:同「捨」,捨棄、停止。
- 鍥:刻也,粵音作「揭」。
- 鏤:雕刻也,粵音作「漏」。
- 螾:同蚓,蚯蚓也。
- 埃土:埃,細土。指土壤。
- 蟹六跪而二螯:跪,蟹腿。螯:蟹鉗,粵音作「熬」。「六」當作「八」。《大戴禮記‧勸學》亦作「蟹二螯八足」。
- 蛇蟺:蛇,「鮀」之誤字或借字。蟺,今作「鱔」。鮀、鱔均在泥土中作穴以居。
- 躁:浮躁,不專心。
荀子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況,戰國時趙國(在今河北省南部)人。時人尊稱他荀卿。漢代因避漢宣帝劉洵的諱,故又稱孫卿。曾遊學齊國,三次出任祭酒(年高德劭的教育界領袖)。後來到楚國,任蘭陵令,並於蘭陵終老。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他認為人性是惡的,需要經過後天不斷學習才能由惡變善,因此特別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在政治上,他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
《荀子》
《荀子》共20卷,收錄文章32篇,其中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部分可能由他的弟子記錄而成,內容包括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
本篇節錄自《荀子.勸學》,《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度,勉勵人們努力學習。
內容大要
全文分三段。第一段先提出「學不可以已」的論點,指出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接着,論述學習的意義,作者借用比喻,論證學習的意義在於提高自己、改變自己。木要改造成為「中規」的輪,要用「輮」;刀劍要「利」,需就「礪」,說明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以此推論,人只有經過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經過後天不斷學習而獲得的。
在第二段,作者先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來說明學習的作用。再以比喻說明「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這種效果的獲得,並非人的本身固有條件有什麼不同:「臂非加長,聲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為「登高、順風、假輿馬、假舟楫」的緣故,也就是「善假於物」,憑藉外界條件的幫助才取得的。據此推論,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君子善於利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第三段則論述學習應有的方法和應持的態度。作者強調學習須循序漸進,逐步積累,堅持不懈,專心致志。他先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正面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只要不斷學習,就會達到「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的境界,具備聖人的思想品德。接着從反面設喻,說明「不積」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對照,闡明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逐步發展的過程。最後列舉「騏驥」、「駑馬」、「朽木」、「金石」、「螾」和「蟹」等正反對比的事物為喻,反覆闡述成敗的關鍵,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是否具備堅持不懈、用心專一的學習態度。
藝術特色
荀子的散文長於論辯,說理透徹,謹嚴綿密,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亦豐富多彩,善用比喻和對比手法,多排偶句,本篇亦具這種特色。分述如下:
(1) 結構緊密,層層相扣
本篇構思周密,首段先為文章立論,說明為學之重要,然後就治學的途徑、方法和態度,展開論述。全篇緊扣主題,反複論證。而各段之間,亦層層相扣,一段之中,又分幾個層次,如篇中第三段,整段文字,析述條暢,層層深入。先以「積土」、「積水」、「積德」,從正面說明道理,然後進一步闡釋——「不積跬步」、「不積小流」是從反面立論;「騏驥」、「駑馬」、「朽木」、「金石」則從正反兩方面,析述有毅力的優點和缺少毅力的缺點,最後藉「螾」與「蟹」來闡明專一與不專心的好處和壞處,將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剖析得非常透徹明瞭。
(2) 取譬設喻,論證具體
本篇大量運用比喻,藉着靈活多樣的比喻,將抽象的道理說得顯淺易懂,具體明白。有的從正面設喻,如「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用借喻,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文中設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着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生動傳神。
(3) 正反對比,增說服力
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本篇也非常出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於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闡明「不捨」對於學習的重大意義。又以「螾」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闡釋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正反對比鮮明,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4) 善用排偶,錯落有致
本篇所用的排偶句式,可謂舉不勝舉,讀來既富論辯色彩,又具文學韻味。如文章開首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即以不整齊的句式,寫成齊整的對偶句,令文氣顯得錯落有致。文中亦有對偶工整的句式,單句如有「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複句如「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此外,篇中又運用排比句,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中間加插一句「而神明自得」,音節跌宕有致,增強文章的節奏感。
原刊於《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