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談下階段要採用更長遠目光

大家在討論下一階段怎樣如何的時候,其實需要採用一種更長遠的目光,而不是再糾纏於下星期會好一點嗎?就算下星期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的數字下跌至25人或以下,難道食肆便會准許恢復晚市服務嗎?

老老實實,其實有沒有人很認真的認為,半年之後便可結束一切防疫措施?很多國家、地方(例如州、省)、城市基本上已訂下方案,在年底之前繼續以防疫的標準來管理各種活動(例如:是否容許公眾聚集?學校會否在校進行各種教與學的活動?)。當然,各地措施、安排並不一致;這部分反映各地疫情的差異,同時也跟有關當局及其負責人的政治考量有關。但在各師各法的過程之中,我看不見任何一個國家/地方的主要官員有把握在短期內控制疫情。

基於過去幾個月的經驗和觀察,我們大致上可以總結出幾點:

(1)疫情反覆。很多人內心期望的終局並沒有出現──沒有突然出現的雨過天晴,也沒有在生死存亡之際疫苗面世,甚至到了現在仍未有聽過十分可靠、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實不是荷李活電影。而束手無策的狀態也並不是短暫的現象。疫情改善之後,可以出現另一波,日子一長,隨時又要還原到第一步。大家渴望見到的徹底解決的局面,似乎在短期之內不會出現。

(2)現時的挑戰是這是一場全球爆發的疫症。某一個地方暫時把疫情控制得住,也很難保證完全能夠堵塞外來輸入個案,免於重新傳入病症。而這跟前面所講的第一點相關,因為大部分地方都不是與世隔絕,只要有人的流動,便有可能再次爆發,而且規模可以較之前的更大型。於是,規劃防疫的工作,迫不得已的十分謹慎,就是14天、28天「歸零」,仍要以戒備狀態來面對疫情。

(3)到目前為止,其實並無很精準的防疫對策。例如限聚,主要問題在於聚集的人數,還是活動的性質?當然,保持所謂的安全社交距離,避免太多人同時在某一個點一起參與同一種活動,這不可能有錯。問題是:究竟必須針對的是什麼?距離(接觸)?人數?例如:究竟要完全禁止食肆提供堂食服務,還是餐桌應該設立分隔的裝備(如時下很多茶餐廳、快餐店的安排,只是將透明的間隔膠板再細分為一人一位),基本上是單人進食,減少兩人或更多人除下口罩同時間進食、閒聊的機會?雖然我可以想像,誰都不敢講得太肯定,表明某種做法一定沒有問題,以免要負上輕率處理疫情或大意地傳播病毒的責任,但當抗疫成為了一場「長期抗戰」時,大家不可能不嘗試把應該遵守的抗疫手段,講得精準一點。

很多行業要知道可怎經營下去

以上3點結合起來,大致上告訴我們,不可能在三四個月內解除防疫警戒。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重啟經濟」(甚至什麼「V形反彈」、「報復式消費」),很大程度上是主觀願望而已。就算經濟活動有秩序地逐步恢復,那恢復的意思也不是回到原狀。問題不單止在於疫情可能反覆,而且還有信心未恢復過來,人流、活動減少,消費意欲下降等等。所謂重啟,一定不是回到「舊常態」──起碼在一年半載之內,也不會發生。所以,大家在討論下一階段怎樣如何的時候,其實需要採用一種更長遠的目光,而不是再糾纏於下星期會好一點嗎?未來兩星期的政府措施是鬆是緊?就算下星期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的數字下跌至25人或以下,難道食肆便會准許恢復晚市服務嗎?一是我看不到市民會輕易放下戒心,二是我完全不相信特區政府領導們有勇氣去做一些重要的決定。更嚴重的問題是,疫情暫時受控亦不會立即解決很多困難。如果大家都同意所謂「重啟經濟」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例如:旅遊業及相關的服務業可以在一兩年內重新活躍起來嗎?),那麼很多行業(由健身室到幼稚園,酒店到戲院,美容到零售、餐飲)所要面對的問題,不止於短期內有無紓緩措施(很難想像特區政府在未來的12至18個月裏繼續定期派錢)、防疫安排會否放鬆一下,而是中長期的轉型。它們需要知道在什麼的社會、公眾衛生的環境裏,可以以怎樣的形式經營(或者索性決定不經營)下去。如果繼續像目前一樣,沒有一個看得遠一點的框架或構想出一個較宏觀的圖像,社會的韌力將無法支撐下去。

如無意外,未來兩三周內各行各業的人士將會陸續失去耐性,紛紛提出訴求。現在的議題不再是特區政府有無果斷的措施(這是半年前的提問),而是對未來一年、一年半的形勢有何判斷?有何打算?怎麼辦?官方呼籲、宣傳不能回應市民、小商戶的期望,再開記者招待會亦只會引起反效果,在民間惹來冷嘲熱諷。政府需要說服市民,他們真的知道自己在管理一個擁有700萬人的國際城市。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呂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