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大量新冠狀肺炎測試,但是測試能力不足,政府宣布引進境外和私營測試公司,採用直接採購手法,購買商營測試服務,有關費用由防疫基金支付。
疫情嚴峻,政府棄公開招標而直接採購,可以理解,但是政府透明度不足,加上溝通能力有問題,新政還沒出閘,已經引起民間疑慮。還有,使用內地公司進行大型面向公眾的緊急服務,更需要溝通協調,審慎處理。否則會出現文化和工作方式的衝突。
港府宣布為安老院舍、食肆、物業管理員工、的士司機四類高風險群組免費檢測,但是沒有透露直接採購細節。媒體報道估計接受測試的人數逾40萬,料支出「數以億計」,這樣巨額生意,官家更要透明又透明,詳細透露合約內容,提供測試公司名字、背景、化驗室地址、樣本採取和處理方法。
還有,疫情全球蔓延,冠狀肺炎測試將成為新常態,向港府提供首輪服務的公司,有可能成為長期供應商,民間監督更為重要。
可惜,特首林鄭月娥對採購內容輕描淡寫,被追問時像擠牙膏般欲言又止,用流行官話說,可謂「不夠完美,有改善空間」。
特首是在7月13日見記者時,首次提到正在「已成功接觸及安排私人機構提供檢測服務,兩間都是內地機構,形容雙方商討進度『七七八八』」,但是沒有透露這兩個機構的名字。現場記者提問後,特首只是十分模糊地說一間是深圳公司,在內地和海外做核酸檢測,另一間內地則在澳門做核酸檢測。
還有,合約「數以億計」,如何分配三家公司?
政府沒公布,《明報》7月14日的報道卻引述兩個獨立消息來源,揭露兩家內地檢測公司是香港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及簡稱「中檢」的化驗公司。
傳媒一再追問之下,食物及衞生局在14日晚上10時發出新聞稿回應查詢,首次披露三間商營化驗所獲聘,分別為華大基因開設的華昇診斷中心(Sunrise Diagnostic Centre Limited)、中國檢驗有限公司(China Inspection Company Limited)及Prenetics。新聞稿稱這三間化驗所能於短時間內提供數以萬計規模的核酸檢測服務,又表示「政府透過防疫抗疫基金以直接採購服務的方式」採購服務。
《明報》快手,馬上去公司註冊處網站查冊,一小時後發稿網上,報道說華昇在6月9日成立,創辦成員包括萬隆福國際及華大基因健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分別持六成及四成股份;後者位於大埔工業邨,由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有。華大基因是個龐大集團,深圳華大是其旗下一家公司,上周被美國政府宣布制裁的兩家是集團內其他兩家子公司。
至此,取得合約的三家公司的身分開始明朗化,但又浮現出更多的問題。
中國檢驗有限公司
首先,中國檢驗有限公司是個在香港有30多年歷史的國企,根據其網站,於1982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是「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設在香港的中資企業」,是「綜合性檢驗、測試、認證和鑒定機構」。中檢由6間內地公司持有,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持最多股份,中檢曾公開「全力支持」港區國安法。
媒體報道稱,中檢旗下公司自5月7日獲聘為澳門提供核酸測試,至7月初完成10萬人次檢測。只是中檢官方網站羅列的的業務範圍沒有包括醫療測試:「中國檢驗有限公司……服務範圍已覆蓋工業產品、食品、消費品、動植物及其產品、汽車、再生資源、貿易保障等檢驗、鑒定和認證領域。」
以中檢的國家隊背景,可以調動內地龐大的測試隊伍,問題是該公司如何在香港落實運作,樣本不送內地的話,化驗室建在香港哪裏?是現有的化驗室?還是需要新建?趕建?如何調動人手?人手何來?如何調配?政府沒有說明。中檢也沒有公開交代。
Prenetics
Prenetics的情況比較透明,公司成立於2014年,專注基因測試,近年來頻頻見報,為業內港人熟悉,成為頗有名聲的初創企業,首席執行官是楊聖武(Danny Yeung),旗下的CircleDNA月前已推出冠狀病毒測試業務,另外又和NGO合作,提供非牟利的測試,每次收費985元,比私家化驗所便宜。
Prenetics月前成為新聞焦點,是因為拿到了英超新冠狀病毒測試的合同,總值400萬英鎊,(約3945萬港元),為球員和職員提供4萬個測試。到6月中,已經為英超的20個球隊進行了8687個測試,其中16個球員和行政人員確診。Prenetics有業績可尋,也有先發優勢,化驗室位在鰂魚涌,佔地400平米,拿到港府測試生意不是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Prenetics標榜自己為唯一被選用的本地私營機構,而有媒體稱其他兩家公司是「內地公司」,其實Prenetics經過A、B、C三輪集資,拿到了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創新投資基金和阿里巴巴的投資。在這資本國際化的時代,企業要規模化,難停留在純本土生意的框框。
華昇診斷中心
最後,第三家公司華昇診斷中心的情況比較特殊,公司註冊處網站顯示該公司是在今年6月9日才成立,華大基因全資擁有的香港華大健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0%股權,另一間香港上市公司旗下的萬隆福國際另外持有60%大股。華昇引起最大的爭議是化驗室的地址,媒體爭相報道,主事者和政府則諱莫如深。
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醫管局前主席胡定旭7月16日(上周四)在NOW電視台說,「採集樣本後,會送到(大埔)工業邨進行PCR檢測。」還說中心周二起已派員到院舍採集員工樣本。
問題是華昇的化驗室在哪裏?採集的樣本會送到哪裏化驗?(大埔)工業邨的廠房落在何方?官方和華昇都沒有公布。
香港華大健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坐落大埔大富街16號,而華昇被懷疑是在大埔汀角路的太平工業園的A座三樓建化驗室。多個媒體報道,而大埔區議員文念志17日也對媒體表示,說有居民發現有人正於太平工業園的樓層趕工,疑設立深喉唾液樣本檢測中心,儀器上印有華大基因字眼……該疑似檢測中心……有並非說廣東話的人士在內裝修,內有不同儀器及工具,地上則滿地雜物。他所拍攝的照片所見,室內有一個拱型的氣膜狀裝置,上面印有「火眼」實驗室及「華大基因」等字眼。文念志表示,檢測中心鄰近民居,人流多、擔心增加風險,病毒樣本運送潛在安全問題。」上周日(19日)文念志和當地的區議員在太平工業園A座外舉行了小型的抗議,官方還沒有公開回應。
18日,《點新聞》發布了一條專訪香港華大經理王世華的影片。在長達七分鐘多的視頻中,王試圖為公眾對於公司的疑慮包括隱私安全問題解畫,堅稱實驗室獲得的被檢測人的信息十分有限,無法找到病人。王稱港府主動找華大尋求檢測服務,並邀請他們提供具體的抗疫方案。「港府透過不同部門協商,同意給華大基因進行測試,」王說。他背後是香港華大一間為核酸測試改裝的小型實驗室,位於香港華大的辦公地點。但是訪問中他對華昇的具體情況,包括外界對其在鄰近民居的工廈新建實驗室憂慮,及實驗室具體地點隻字未提。
「火眼」實驗室用氣膜倉作核酸檢測實驗室
看來,華昇是在引進華大基因的招牌設備「火眼」實驗室,用氣膜倉作為核酸檢測實驗室。大陸媒體報道和華大基因曾公開表示,「火眼」的優點是可移動、投產快,從開工到上線服務可以只要三天,可以進行大量測試。華大基因在北京大興區的運動場內建成了三個氣膜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其中規模最大的共有16個氣膜倉,每日檢測數量可達10萬份。
《北京日報》這樣介紹實驗室的運作:「嚴格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設計,通過新風系統和高效過濾系統的創新性設計,對每個功能區的進出風進行過濾管理。相比於傳統實驗室,氣膜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效率很高,一個氣膜倉充實只需50分鐘,且內部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根據疫情最新進展進行升級。」
在大興,7台核酸提取自動化設備同時運作,機械臂模擬醫護人員提取核酸的操作,自動將托盤上試管分批次進行提取….單台設備一次操作可提取96個樣本。
華大基因說,「火眼」實驗室已在北京、武漢、深圳、天津內地等13個城市落地,還在和20餘個國家和地區洽談或輸出70多座「火眼」實驗室。
華大基因是在武漢疫情爆發不久,在1月25日,封城後2天,就前往馳援,提供測試。華大基因開發的測試劑,並在3月得到歐盟和美國FDA認證,獲准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
近月來,向外輸出的遠近大小國家包括澳洲、沙特阿拉伯、菲律賓、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塞爾維亞共和國等等。
問題是,如果華昇的確是引進內地先進設備,為什麼不公開宣布介紹?氣膜倉可以建在任何平台,為什麼要選在一個工業大樓的三樓?為什麼不把實驗室放到粉嶺的哥爾夫球場?或亞洲博覽館?而要建在上下樓有凍肉廠、食堂、和迷你倉的工業大廈?
筆者總結的十大疑團:
- 中檢有限公司香港的核酸檢測化驗室選址何處?
- 是否會動用現有的化驗室?是否需要新建?
- 檢測人手從何而來?
- 華昇診斷中心(大埔)工業邨的廠房落在何方?是否和香港華大的辦公室在同一地點?
- 火眼實驗室是否選址在鄰近民居的太平工業園?
- 為什麼不像北京的「火眼」實驗室一樣,選址在體育館之類的空曠場館內?
- 檢測人手從何而來?如何招聘?還是有現有人手?
- 採購的總預算多少?
- 採購總預算如何分配三家公司?
- 向三公司採購的是什麼服務?從收樣本、測試、報告的環節的一條龍?如何落實?
種種疑團,希望官家盡早回應,以釋群疑,以推進防疫抗疫的緊迫要務。
!doctype>陳婉瑩簡介
資深記者、編輯、新聞和傳媒教授。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前總監。1970畢業於香港大學,為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畢業生,時為學生運動領袖,港大學生報《學苑》總編輯。在紐約是從事新聞工作20年,1995年獲尼曼獎學金在哈佛大學進修。1997年,獲國際新聞自由獎。1998 年回港受聘爲香港大學新聞學教授,創辦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及碩士課程,首創港大新聞學課程。回港就任前,她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客座教授、紐約市自由論壇傳媒研究中心學者。2016年8月自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退休後,致力對數碼傳媒的開發、諮詢和寫作,扶掖後進不懈。
張雯簡介
獨立撰稿人,曾任《南華早報》資深記者、《香港01》偵查組記者,2019年加入穿山甲全球走私跨境報道項目,作為主力報道記者,與來自亞、非、歐的13家媒體的30多位記者合作,實 地採訪結合公開數據分析,調查穿山甲全球走私鏈以及香港的中轉站角色。報道曾獲獎項包括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及中大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