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肺炎疫情,教育局宣布學校停課長達三個多月,在停課不停學的理念下,各中小學的學習電子學習亦全面鋪開,不少教師要將平日的教材整理和重新包裝,師生也使用各種教學平台,直接進行即時網上視像教學,過着「Zoom來Zoom去的日子」。至筆者執筆期間,復課的安排已在規劃之中,各中小學都積極準備和策劃,迎接「真實」課堂和校園生活的日子。經歷這次香港教育史上少有的大事,究竟香港教育會有哪些轉變?這次疫情給教育界帶來什麼反思?
首先,筆者以為公共衛生教育將會重新獲得高度重視。為什麼筆者用上「重新」一詞?事緣近年香港幾次因疫情而停課中,以2003年沙士歷時最長、疫情最兇猛,短短一個月內病毒散播至醫院及社區,市民人心惶惶。因此,自沙士復課以後,教育界在校園公共衛生的措施自必有所加強,校園清潔消毒的工作全面鋪開,不少師生也養成患病戴口罩的層慣,簡單來說就是公共衛生意識有所加強。此外,有關公共衛生的教育亦受到重視,除了各類的講座或活動的滲透式學習外,2009年開設的新高中教育科也加入公共衛生的單元,當中傳染病更是當中重要的課題之一。然而,事隔十多年後,雖然2008年甲型流感及2009年豬流感也曾經停課,每年冬季流感高峰期也對香港有所影響,但教育界跟當年相比,其公共衛生的意識、措施、教育等都是有所不及的。舉例而言,通識科的課程架構的設計,旨在讓高中學生享有文理貫通的教育,其中公共衛生更列為六大單元之一,但考評局在公開試的擬題明顯沒有體現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在前五屆的公開試題目,除了第一屆的基因檢測技術,其餘題目都沒有以公共衛生單元為考問主題,即使偶有觸及整容或愛滋病等議題,也只涉及極少量的理科知識,至於大型傳染病的議題,如疫苗、藥物專利權、防疫措施等,更是從未考問。結果老師也不太重視公共衛生課題。筆者以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正好是一次契機,提示我們要重新重視公共衛生的工作和教育。
疫情過後值得重視品德情意教育
第二,筆者認為品德情意教育也是疫情過後值得重視的項目。回想2003年沙士期間,香港面對疫情的重大威脅,全港市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齊心抗疫,各界也紛紛做出不同的支援活動。當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有不少社會人士從事上述的工作,但另一方面社會的分化和爭議似乎接連不斷。在各界齊心對抗新冠肺炎的戰役中,香港部分醫護人員置病人的生命健康於不顧,發起罷工,將自己的政治訴求與香港的安危捆綁,要求政府立即全面封閉進出內地的關口,背後是為了一己之私,達成自身的政治目的,最終令香港醫療系統陷入緊張。還記得2003年沙士期間,香港人最引以自豪的是醫護人員無私的專業精神,那時港人更嘲笑台灣醫護人員為免感染而當「逃兵」的事。除此以外,政府推出其他抗疫措施之後,如限聚令等,不少人士和相關業界都只着眼於本身的自由或利益,未能從社會整體利益為優先考慮,甚至有公眾人物私下在酒吧聚會,為下一代留下一個壞榜樣。因此,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如何加強品德情意教育,培養新一代權利和責任並重的精神,在追求個人自由的同時重視社會整體利益,實在有必要加強。
最後,香港教育界電子學習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歷了一次「大躍進」, 絕大部分的學校和老師已順利開展網上教學,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未有因此而停頓,學習進度基本上跟正常課堂相差無幾,教學質量亦有相當不錯。香港教育界電子學習的一次「大躍進」,使用次數之多,形式變化之廣,運用深度之大,參與師生之數量、電子教學素質之提升,相信都是「前所未有」的。預計在疫情過後,正常校園生活恢復後,上課模式也會有所轉變了,在課後或假日時段,老師會更多地以電子學習方式監察和指導學生學習,從而從進同學自主學習的習慣。再者,在網上學習之下,甚至老師也可以擴闊學習和交流的圈子,以省時和便捷的視像通訊模式,跟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地區的同工一起研討,以收互相促進,增廣見聞之效。簡而言之,網上視像教學發展下去,其潛力驚人,更會顛覆傳統的學習模式和學習制度。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