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視像會議

不少老師和學生在疫情下使用網上學習弄得叫苦連天。原來這種技術並不是十全十美,而我們的經驗和技術不足也使我們未能完全掌握這種科技。

香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已停課超過兩個月,有些學校已開始通過拍攝短片或進行網上的直接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家中透過電腦及智能電話等設備來進行視像學習,模擬真實上課的效果,有些學校更根據原本的上課時間表進行視像課堂。

老師可以透過不同軟件,例如Skype、Zoom、Google Classroom等,分享自己的電腦螢幕和需要學習的文件,還可以即時在畫面上作標記,活用這個智能白板;學生也能夠足不出戶、遠離病毒的威脅便能上課,實在是非常方便。

但世界上的每件事是沒有那麼完美,好的事物總會有一些副作用;不少老師和學生在疫情下使用網上學習弄得叫苦連天。原來這種技術並不是十全十美,而我們的經驗和技術不足也使我們未能完全掌握這種科技。

讓學生反映網上學習感受

對於學生來説,網上學習是一個大挑戰。首先,學生長時間面對同一個電腦視窗,長時間只能用眼睛及耳朵接收,沒有動手動腳的機會,容易導致專注力下降。同時,因為雙方都只能透過螢幕接收資訊,老師不能看到學生的反應來調整教學進度,而學生也不能即時讓老師知道他們並未完全掌握資訊。

對此,老師可以考慮使用更多的手勢和畫面的視覺變化來刺激學生。也可以加入更多互動元素,例如多加提問,可讓同學在白板添加筆記,和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等等。有些同學可能會對於自己的家庭環境,被其他同學看見感到不安,也可能會因為家中出現噪音或家人的說話影響到課堂而引起尷尬。

加上網上教學與現實教學有截然不同的限制,老師需要另外準備教材和教學方案以便在應用程式上順利傳達信息。老師要為各種隨時發生的技術性問題,預備一些後備方案,例如學生缺席導致不夠人數進行小組討論,部分學生的家庭網絡並不穩定,分享螢幕不成功,突然出現噪音等等。所以教學進度必須具有彈性,而且老師必須清晰了解軟件的運作,包括會議管理的操作和各種功能。

另一方面,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苦惱如何確保學生在網上學習時,確切地認真學習而不會在螢幕背後玩遊戲或分心。學生的自律性固然是最大因素,但家長和老師其實都可以協助學生建立在家學習的正確心態和習慣。

有數間香港的學校要求學生在家學習時,都必須長時間打開視像鏡頭並要穿着校服,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作為學生的責任感和鍛鍊他們上課的紀律,以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都能夠進入學習的狀態。

家長和老師也可以不時讓學生反映一下透過網上學習的感受,了解他們到底吸收了多少知識,能否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除了是改進網上學習的教學方式之外,更能讓學生抒發情緒和壓力。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電腦資源

由於網上教學需要各類型的電子設備,例如視像鏡頭、電腦或平板電腦、穩定的網絡等等。為了讓學生能夠清晰閲讀畫面上的資訊,螢幕當然是愈大愈好;愈快速愈穩定的網絡當然也能夠確保畫面素質清晰順暢。

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具備這些資源。例如如果家中只有一部電腦,在家工作的家長或學生的兄弟姐妹同時需要進行網上學習,便需要考慮分配時間輪流使用電腦。即使家中有多部設備,當大家同時使用網絡時也容易出現數據流量不足,影響通訊的順暢度。

現在已有一些學校開放校內空置的課室或電腦室,讓有需要的學生回校使用電腦或自修室。亦可以考慮購買無限流量電話卡,以應付突發情況。在這突如其來的疫情下,每一天的考驗都在變化,我們也許只能夠像這樣隨機應變了。

最後,大家需要引導學生們明白是次疫境,是自強不息的黃金機會,需要磨練自己的忍耐及協商能力,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彭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