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期間,最熱門的活動,其一是行山。
走在郊野,人群減少,可以暫脱口罩,呼吸舒適;空氣清新,精神爽利;活動筋骨,矯健身心。
學校教育,山野不成課程,或勉強擠身課外活動,或視作班會旅行,出外走走,圖箇團隊項目;這現象可視作錯失施行全方位實境體驗式人文教育、自然教育的機會。
這兩星期,走了兩趟曝罟灣,也登山大枕蓋,地點俱在熟悉易到的北潭涌附近,約三、四小時一趟的行程。就以這兩段行程為例,探討教學設計,從中如何認識歷史發展、社會變遷、地理形勢、自然環境等,可以擴闊學習視野,開拓眼界。
曝罟灣,由北潭涌經上窰村,起子灣村,沿海邊山路即可走到。
從九龍往西貢的車路:西貢公路,原初是日佔時期(1941-45年)軍用開闢的小路。至於大網仔路原來由西貢墟至大網仔村。今天車路延伸經斬竹灣村至北潭涌,以至可前往萬宜水庫;這段車路在1970年代,因興建水庫而修築。水庫的興建,因香港人口漸多,原有水塘儲水不足,常有停水制水。當年政府緊隨船灣淡水湖建成,即動工修築容水量更大的萬宜水庫。原來在山腳海邊的爛泥灣村(後易名為萬宜灣村)、沙咀村、糧船灣村等,因圍海築湖,俱遭水淹。政府同時在西貢墟天墟廟前淺灘大面積填海擴地,興建萬宜灣新村等,以多層式住屋安置各村村民。亦有部分原來官門灣頭的蜑民,安置於西貢墟隔海相對的對面海樓房。
從大網仔路進入上窰村,昔日以海貝蠔殼燒製石灰或肥料的露天殼灰窰,現時就在水涌旁作歷史遺蹟展示。上窰民俗文物館以棄置村屋復修而來,此村屋圍牆較高,設有更樓,財力與規模略大,可以聚家族而居。今天上窰村距車路不足十分鐘步程,村內房屋卻早已荒棄數十年,部分坍塌成頹垣破屋。再前行20分鐘的起子灣村,全村房屋同遭荒廢。
當年交通不便,生活艱難,村民為謀生,或遷往市區,或遠走英國等地,算是別無選擇。
從起子灣村沿山路走,隱約可見層層的荒廢梯田。至尋得那水波不興的曝罟灣,可見昔年堆石修築,同樣遭遇荒廢的半圓形海堤,原來用作近海養殖。這種荒廢堤圍,在對岸的滘西洲也有出現,是漁民網捕海魚同時,也圍養魚獲。
今天西貢墟的翠塘花園,原屬於避風塘範圍內,昔日擠着大量漁船及類同大澳的高腳船屋,政府拆遷填海,興建多層樓宇作住屋。原來罟網捕魚,是西貢海周邊漁民的作業特色;至於拖網漁船,政府近年禁止拖網作業,漁船皆遭淘汰。漁業式微,今天僅餘的漁船,多改作海上遊船,接載遊客。漁民或轉業,或上岸謀生,尚餘僅有的,也多只靠小艇捕魚。
大網仔路盡頭,接駁萬宜路,是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沿車路斜坡向上走,至車輛迴旋處的涼亭位置,沿左側山路而上,步行或一個小時多些,可攻頂4百米的大枕蓋山頭。
登山同時,萬宜水庫就在東側伴着,起始只見近岸及西壩,愈往上走,水庫全貌漸現,更可看見東壩,以至西貢半島外圍的東南邊海域。回望可見全港第六大島的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盡現眼前。西南邊就是斬竹灣、西貢海、橋咀島等。
愈往山上走,景觀愈開闊,尤其西邊的視野,原先被太墩山所阻,慢慢山峰連綿,矗立眼前,馬鞍山、飛鵝山等,皆可遙望得見。
抵達山頂,視野無遮,東北面乍見號稱香港第一尖峰的的蚺蛇尖,東面就是香港最美海岸大浪西灣的外海,北面可見塔門島。
遺憾的是向陽的山坡,或因山火連年,或因狂風摧折,只有灌木矮樹,加上驕陽如暑,山徑走得不輕鬆。幸好這段日子,路旁盡多的本地原生植物:車輪梅,叢叢盛開的紅芯小白花,如眾多小童夾道,不斷地笑臉揮手,足可抒解登山的腳疲氣喘。至於這山頭另一較多的原生植物:吊鐘樹,因花期剛過,以及未有細尋,沒有相遇。而下山通往鰂魚湖的一段山路,樹木較高大繁密,林蔭鳥鳴山溪,別有一番悠閒寫意。
山不在高,卻足可盡攬無阻的山海美景;藍天為伴,青山為友,碧海為侶,大地腳下,氣勢如斯,壯哉。對起居樓房的城市人,這景緻與體會可以是奇特的。
歷史就在身旁,人文社會不斷變遷,走在郊野親近自然,與文本資料配合的全方位實境學習,是有充分意義的跨學科體驗之旅。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