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兩年的「教評心事」,筆者集中討論學校文化;今期「教評心事」起,筆者將改為探討知識管理與學校的關係。筆者在此系列中擬先探討知識管理中的「知識論」(Epistemology)。
知識論是探討「知識」的本質、起源和範圍的一個哲學分支。它涉及以下問題:「知識」是否客觀且可量度?「知識」是否可以從學習中獲取?還是需要從經驗中獲取? 甚麼是有效「知識」?為什麼?……
定義「知識」一詞並非易事。筆者集中關注知識管理文獻中如何定義「知識」;儘管已收窄探討焦點,「知識」的本質仍不易釐清。因為,當代有關知識管理的不同文獻對「知識」定義差異很大。因此,筆者嘗試介紹知識管理研究者及從業人員對「知識」的不同的定義和描述,以反映他們的不同理解。
Hislop(2009)發現,知識管理領域的不同研究者各自使用其不同的定義,其中以兩個主要觀點在文獻中佔主導地位:「客觀主義」(Objectivist)觀點和「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的觀點。「客觀主義」觀點認為,知識是一項可分拆及組合的實體。它可以被編碼,也可以被不同人擁有,並在不同環境中使用;相反,「實踐為本主義」相信知識滲透在社群之中,是人們在工作過程中發展並實踐出來,與其發展的環境不可分割。
Schultze & Stabell (2004)提出另一個有用的框架,將知識管理文獻對知識的概念進行分類,分析不同研究者的定義。Schultze & Stabell (2004)定出一個兩個維度的框架,產生四個獨到的知識定義。第一個維度就是二元論 (dualism)與雙重性 (duality)。二元論認為世界由兩種不可缺少且相互獨立的元素組成;雙重性認為該兩種元素並非相互獨立,而是可以並存。Schultze & Stabell (2004)認為客觀主義觀點是「知識論」的二元論,意思就是客觀主義觀點下的「知識」是兩種相互獨立的元素組成;而「實踐為本主義」則為「雙重性」,意思就是客觀主義觀點下的「知識」是兩種並存的元素組成。 Schultze & Stabell (2004)表示,「客觀主義觀點」中的知識是兩種不同的類別同時並存,而「實踐為本主義」觀點下的知識則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
Schultze & Stabell的框架的第二個維度與社會秩序 (Social Order)有關,將現有社會秩序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共識」 (consensus),現有的關係被認為是沒有問題(unproblematic)的。
第二種類型:「異議」(dissensus) ,現有的關係被認為是有問題存在(problematic)的,成員間常有衝突,通常會導致權力遭到剝削。
知識概念的四種分類
儘管在知識管理文獻中,基於「共識」的社會秩序觀點寫成的文獻佔大多數,而以「異議」的社會秩序觀點為基礎的文獻卻絕無僅有,使該維度的關注度不高,但他們仍將上述所有關於知識管理的論述盡收,一併列於下圖:
Goles & Hirscheim (2000)認為在知識管理文獻中,如同Schultze & Stabell上述框架對知識概念的四種分類般,以新功能式概念(即客觀主義觀點)定義知識是最為常見的。儘管新功能主義關於知識管理的論述似乎如此流行,但筆者還是要考慮借鑒其他三種知識管理研究的成果。因此,筆者期望通過研究知識管理文獻,了解關於知識的可管理性以及知識管理所可能涉及的衝突、權力和政治的程度,以便進一步反思各種知識概念觀點的特點。從上述Schultze & Stabell (2004)的分析,我們初步了解到知識管理研究者及從業人員對「知識論」的一些基本概念。
由於篇幅所限,未能在此向讀者詳述「知識論」,期望在下期「教評心事」中再談「知識論」中兩大主要觀點:「客觀主義」(Objectivist)觀點和「實踐為本主義」(Practice-based)的觀點,讓讀者更明白知識管理研究者及從業人員對研究及從事知識管理背後的理念及假設。
參考文獻
Gales, T., & Hirschheim, R. (2000). The Paradigm is Dead, the Paradigm Is Dead … Long Live the Paradigm: The Legacy of Burrell and Morgan, Omega, 28/3: 249-268.
Hislop, D. (2009).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ultze, U., & Stabell, C. (2004).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 Discourse and Contradic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1/4: 549-573.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