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宣讀財政預算案,以「撑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做主題,呼籲社會共度時艱。在公布前,傳媒焦點則集中在派不派錢、派多少錢。
政府財政資源 助抵銷經濟萎縮
預算案開宗明義派了1200億(第6段),是一份「逆周期」下的「防禦性預算案」(defensive budget),即是在香港經濟萎縮下,以大灑金錢來抵銷萎縮。
從最基本的宏觀經濟(Macroeconomics)理論三個支撑經濟增長的元素──G(government)、I(investment)及C(consumption)──來看,目前香港在「I」投資及「C」消費兩方面均持續萎縮。正如預算案所指,投資開支2019年全年實質下跌12.3%,私人消費開支2019年全年實質下跌1.1%(第8段),而香港整體經濟2019年全年收縮1.2%(第9段);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1.5%至0.5%(第18段);所以「G」政府在短期內能做的,就是以更大規模的政府財政資源,來抵銷經濟萎縮,這便是財政司司長所指的逆周期財政措施。
我認為若以此為目標的話,預算案是成功的,各種措施包括全民派1萬元、撥款資助各行各業、大手筆注資各類「計劃」及「基金」等等,均是朝這個目標進發。
然而,要真正為這份預算案解碼,我認為要留意結尾「公共財政」的部分(第168段至182段),財政司司長語重心長,為香港發出兩大預警。
第1個警號 未來5年均財赤
預算案指明年的財赤預算為1391億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4.8%(第171段),而且這個赤字金額是歷來最高的(第172段);而直至2024/25年度的中期預測,這5年期間的公共開支約佔本地生產總值23.2%(第159段),情況絕不理想。
財政司司長在第176段指出,赤字主要成因是政府收入未能追上開支的急劇增加,當中尤以經常開支為甚。回歸以來,經常開支已由1500億元,飈升至2019/20年度的4400億元。的而且確,政府近年在社福、教育、醫療、公務員等各範疇的經常開支均不斷擴張,有增無減,簡單舉幾個例子:
社福經常開支由2017/18年度的653億元增加至2019/20年度的823億元,增幅達26%(第147段)。
醫療方面,特區政府於2020/21年度向醫管局提供的經常撥款合共750億元,相對2017/18年度的556億元撥款,增加了35%(第46段)。
而教育、社福和衞生共佔本年度經常開支預算中的6成,即超過2800億元。最近5年,這三個範疇的經常開支累積增幅已達50%(第160段),這是非常厲害的增幅,對政府構成沉重的財政負擔。
至於公務員編制已於本財政年度增加3481個職位,增幅1.8%(第156段);將再於2020/21年度增至197845個職位,較上年度增加6082個職位,增幅達3.2%(第161段)。
財政司司長更在第157段清楚指出,2019年《施政報告》中宣布的主要政策措施,共涉及經營開支487億元、非經營開支248億元。
我認為財政司司長是在曲綫警告,這樣急速的增長是不能持久的(第176段),而且會消耗財政儲備。以2020/21年度為例,儲備已由年初相等於22個月的政府開支,一年間降至16個月。如果持續出現財赤,儲備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第174段)。
政府施政不能為了爭取民望而不斷增加經常開支,令政府陷入結構性財赤的困局。這是違反《基本法》第107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的大原則。
第2個警號 港或失稅務優勢
財政司司長指出,國際稅務的新發展將影響香港的稅務競爭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正積極研究訂立全球最低稅率規則(第179段、180段)。
我認為這是重要的警號,因為OECD作為全球30多個國家政府間的國際智庫,稱得上是西方國家的大腦,OECD的研究、分析及建議,可以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政策。OECD訂立全球最低稅率規則,若跨國企業在香港繳納的稅款低於新訂的全球最低稅率的水平,其母公司便須向所在地繳納額外稅款或被施以稅務抵制措施(第180段)。屆時,香港低稅制這傳統優勢將大大受挫。
不忘居安思危 尋經濟新亮點
總結而言,我認為財政司司長透過這份財政預算案的逆周期措施,告誡政府需居安思危,施政時需謹慎考慮,不能年復年地大幅度增加經常開支,讓香港邁向結構性財赤。
事實上,目前香港的整體環境十分嚴峻,肺炎疫情外,還有各種深層次矛盾有待解決,政府不能單靠撥款、注資、成立基金來解決社會問題。可是,預算案欠缺宏觀經濟管理的大視野,沒有經濟新亮點,沒有提振經濟的新措施,遑論為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謀新出路。
究竟香港怎樣克服逆境,維持傳統優勢(自由港零關稅、簡單低稅制、良好法治及人才匯聚),跨向未來,值得我們深思。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