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音成語

政府16個月前發表的政改諮詢文件,有「五步曲」的說法,被指為「五部曲」之誤。有解釋說,政府是故意用了諧音字,讓人們明白政改是要「一步一步」向前行。這段期間,政府一直堅持用「五步曲」,很多人或許已習非成是,忘記了「步」是「部」的別字。如果有學生說《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步曲」,老師也不用感到奇怪。
政府16個月前發表的政改諮詢文件,有「五步曲」的說法,被指為「五部曲」之誤。有解釋說,政府是故意用了諧音字,讓人們明白政改是要「一步一步」向前行。這段期間,政府一直堅持用「五步曲」,很多人或許已習非成是,忘記了「步」是「部」的別字。如果有學生說《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步曲」,老師也不用感到奇怪。
 
為求宣傳效果而故意利用諧音別字,這做法十分常見,尤其在商業廣告裏。很多店鋪的名稱都採用了諧音成語,例如把成語裏「滿足」的「足」改為「粥」、「見面」的「面」改為「麵」、「富貴」的「富」改為「褲」等。近年不少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演唱會等,都以諧音成語為名稱,有的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詞語,比原來的正字成語更為人熟悉。我這個專欄(筆者於《am730》的專欄),本建議取名「玉成其事」,老編大人下令改為「鈺成其事」。
 

內地流行篡改成語

 
諧音成語氾濫的現象也見於內地,並且在語文工作者當中引起了激烈爭論。有人堅決捍衛正字,對諧音成語表示深惡痛絕,認為是「語言污染」,會誤導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必須嚴加禁止。但也有人高度評價諧音成語的創意,認為諧音成語令語言增添姿采,是一種語言藝術;而且舊詞新用、舊語翻新、語意延伸甚至原意改變,在語言的發展中十分常見,無可厚非;例如流行成語「逃之夭夭」,就是篡改《詩經》裏的「桃之夭夭」。
 
有的諧音廣告,確實頗有創意,令人過目難忘,或者發噱不禁。在網上被廣泛引述的例子有:「一戴添嬌」、「咳不容緩」、「默默無蚊」、「隨心所浴」、「終身無汗」、「喝酒必汾、汾酒必喝」(普通話發音,原成語依次為:一代天驕、刻不容緩、默默無聞、隨心所欲、終身無憾、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十多年前頒布了《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廣播電視廣告應當使用規範的語言文字,不得故意使用錯別字或用諧音亂改成語」。但行政命令敵不過市場力量,十多年過去,這禁令並未能夠切實執行,而社會上用諧音字篡改成語的風氣,更有增無已。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