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是華人獨有的節日,裏面包含許多中國僅有的文物。回到本欄提出的文化七個層次,就可以看到第一層的「語言與文物」,與第二層的「禮儀與慶節」(2019年10月18日)。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會慶祝農曆新年。外國人都叫她中國人的新年。由於她是中性的,不冒犯任何人,因此,到處都很能被接受。上周同文盧安迪的文章中,提到美國的「政治正確」,筆者在波士頓就見到商店在聖誕節,只准標示”Happy Holidays”,因為認為提到”Christ”,就會冒犯其他信仰者。中國新年從來沒有人會避忌。處處的唐人街,掛起紅燈籠,舞龍舞獅放鞭炮,成為一種文化特色的節日。
農曆新年,當然源自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傳統裏,農家流行的對聯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這也許代表着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哲學思想,也就是自然界是循環不息,周而復始的。也是對「新舊」、「好壞」、「興衰」、「成敗」等種種現象變化的一種基本假設。當然,凡是有曆法,就隱涵循環的意思;有農曆的社會,也不只是中國。不過,細分為24節氣,而且似乎經得起自然界長期的考驗,指導農業耕作,恐怕不多見。
無論如何,不管是在地球哪一個角落,新年總是帶着「喜洋洋」的氣息。不管過去一年如何,新年總是讓人往前看,憧憬新的開始、新的一頁、新的景象。人類樂觀的一面,在新年的慶祝裏面達到高峰。
各種曆法 重要文物
大家都知道季節會周而復始,也都逐漸知道與自然界的變化有關,但是在不同的地域,歷史的不同時期,還是出現了不同的曆法。文獻上有記載的曆法,全世界有80多種。有些是根據太陽的運行(陽曆),有些是根據月亮的運行(陰曆)。
現在華、韓、越(及早期的日本)社會通用的農曆,其實是陰陽合曆(「陰曆」是誤稱)。相傳始於商代,立於夏朝,因此有時候又稱夏曆。歷代變遷,明末清初,耶穌會的湯若望神父,得到朝廷重用,與當時的天主教徒(如徐光啟),把傳統的農曆標準化,也就是今天看到的農曆。
現在我們用的全球通行的「公曆」,起源於埃及,被羅馬帝國採納,隨着帝國的擴展而傳播;又因為基督教的全球傳播,成為世界公認的曆法。在中國,則是1912年,民國成立以後採納的。
曆法,因為要符合自然規律,因此有很重的科學成分,不是可以隨意擺弄的。但是仍然能夠在各個社會創造出不同的曆法,可見即使是科學,運用起來,還是可以有不同的文化闡釋與創造,也要符合各種文化自己的傳統風俗。曆法,其實是一種文化載體,一種重要的文物;而且往往是經過歷史與自然界考驗的文物。
過年利是 意義演化
中國人可以公曆與農曆兼用,而香港人更是兼容各類信仰的慶節,也可以說是一種包容性的文化,是一種真正的文化自信。在香港而言,從來沒有因為接受了西方文化,而沖淡了傳統的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對立起來,往往是把文化元素與政治元素混為一談,把政治衝突誤以為是文化衝突。Samuel Huntington的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1993),認為文化的衝突會引起世界秩序的重組。世界秩序的確正在重組,但是深層的原因是否就是文化衝突?值得重新思考。就像把歷史上的所謂「聖戰」,都歸因於宗教信仰的衝突,是耶?非耶?
過年最熱鬧的是拜年。拜年難免會要送禮、派「利是」(紅包)。這過程中,「長幼」、「上下」、「尊卑」的社會結構就馬上顯示出來了。送禮,只有小輩送給長輩的、下級送給上級的、社會地位低的送給社會地位高的,而不會相反。派「利是」也一樣,不會相反。上門拜年的傳統,在香港正在逐漸減弱;派利是的習慣則沒有絲毫褪色的跡象。看看春節前到銀行領取新鈔的長龍就可以感覺到。
「利是」本來是一種象徵式的「意頭」,筆者初到香港,還見過有「斗零」(5分錢)的「利是」。但是因為社會的變遷,人們逐漸注意紅封套裏面的金錢。「利是」變成了「利是錢」,帶上了種種「銅臭」的烙印,也逐漸帶上了「獎賞」或者「打賞」的意味。在機構裏面,「利是錢」的多少,很容易成為「論功行賞」的表示,又或者整個機構業務成敗升降的標誌。在有些華人社會,「紅包」可以是「使黑錢」、「行賄」的代名詞。有些社交平台,更有發出與人爭奪紅包的設計。
除了過年,還會有許多全社會慶祝的文化節日。在華人社會,是端午、中秋,還有清明、重陽,每個節日都可以追溯到緣起的歷史故事。在伊斯蘭社會,有開齋節(齋戒月最後一天)、宰牲節、聖節(穆罕默德生日),但往往需要觀察當日的新月作微調。基督教的聖誕節、復活節,這是香港人很熟悉的。近年,美國的感恩節也逐漸受到注意。
許多禮節儀式,卻不是全社會的。也帶有濃郁的文化特色。例如婚嫁。本來是情投意合的雙方結成夫妻、組織家庭的開始,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但是幾乎是每一種文化,都有種種禮儀,在許多情況下,是在社會壓力下,做給其他人看的,因此帶有鮮明的文化特徵。同一個文化裏面,根據雙方家庭的財力、地位,還有一對新人的意願,豐儉的幅度可以很大,往往可以頗為鋪張。印度的婚禮,有時候可以維持一個星期,外人會很吃驚。
婚嫁儀式 各有千秋
在亞洲社會,婚禮往往涉及嫁妝。華人社會稱為嫁妝,是男方付給女方(更準確地說,往往是雙方家長的「交易」)。筆者遇過一位學術上非常成功的來港博士生,結識了一位美貌能幹的女士,雙方情投意合;誰知在訂婚前夕,女方家長提出要男方買好一間住房作為保證,男方家長覺得不合理(只是訂婚而已!),問題是女生本身也覺得父母沒有過分,最後分手。在印度,也有婚前議價的情況,不過是女方付給男方,dowry,不該譯作嫁妝,應是「娶妝」。
有些文化還保存着成年禮。聽過一位在阿拉斯加愛斯基摩社會長大的白種美國學生,那裏的少年,慶祝成人禮,就要在沒有成人陪伴下,單身一個人出去打獵,回來就要把獵獲分給整個村的人。她說,在那裏,分享是成年的特徵。她說,成年禮對她影響很大,後來到紐約唸書生活,總是不理解,為什麼有人會特別富裕,為什麼不把財富拿出來共享?
喪禮。中國的傳統,喪禮是一種悲痛哭別的場面。基督教的傳統,喪禮是一個寧靜追思的場合。南撒哈拉(Sub-Sahara)非洲部落的喪禮,是一個歌舞送別的時刻,死者家庭準備充裕的食物,整個星期向社會開放。藏族的天葬,是相信靈魂不滅,因此要與死去的肉體分隔。悲痛、思念、送別的情緒,應該是共通的;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也是各種宗教都相信的。然而不同的文化裏面,會突出某種情緒。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