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儀式感

節日,自然是要做同樣的事情,於是便有了儀式感。對於國人來說,「春節過年」便是最隆重的儀式感。

一個日子被大多數人覺得有意義,那麼這個日子便是有意義的,《人類簡史》中或稱為「想像的共同體」,而這個日子自然被叫做「節日」。

節日,自然是要做同樣的事情,於是便有了儀式感。對於國人來說,「春節過年」便是最隆重的儀式感。

儀式感最大的寫照

從幾億人的春運「大遷徙」就可以看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儀式感最大的寫照。刻在記憶深處的是中年人回想起小時候的過年,那滿滿的儀式感,總讓人惦念、珍視和回味。

寒冬臘月,年關近了,全家人都在為過年做着準備。相對於小孩子扳着手指、盤算着還有幾天能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拿到壓歲錢的思想準備外,大人們可是忙多了。

首先是關於吃的。在江南縣城,年前人們大概會做這樣幾件事情。找個晴天吉日,把粳米淘淨、曬乾,然後到專門做年糕的加工作坊做年糕。也有人做麻糍的,把糯米磨成粉、和成團,放在石臼裏,幾個漢子用「木榔頭」使勁地錘,最後捏出的米粉團加入豆沙或白糖芝麻餡,麻糍差不多就做好了。不過現在手工做的人家已經很少了。

第三個就是做團圓果,講究類似北方的餃子,不過這個是用米粉做的。無論是麻糍還是團圓果,都是圓的,寓意着和家人團團圓圓。而「糕」寓意着「步步高升」「高高興興」,是對來年「日子過得更好」的一種期盼和祈願。

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

年關更近了,大人們在上街置辦年貨的同時,順便剪個頭、理個發,小孩子更不例外。回家後,把春聯貼在門框,把年畫貼在窗玻璃上,把爆竹、焰火擺在太陽下曬曬,滿屋子頓時亮堂開來,洋溢着喜慶、紅火的況味。之後,做些豆腐,用錫箔折些「金元寶」「銀元寶」、買些黃色的紙錢等供品,為「燒金」祭祖作好準備。

過年沒幾天了,大人開始給孩子們打起了「預防針」──節日期間,尤其是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許哭鬧。說話要輕聲細語,絕對避諱「死」「霉」「瘟」「完」「滾」等詞彙。

真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那天,小孩不小心說漏了嘴,大人趕緊「呸、呸」兩聲,忍着怒氣,拿上草紙給孩子擦嘴,去除晦氣。因這兩天不能打孩子,往往先把帳記上,等過了年再算。

年前還有不可忽視的事,便是大掃除和洗澡。把房屋打掃乾淨,大人小孩個個洗淨身子,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

「燒金」祭祖

過年最隆重的儀式,莫過於「燒金」祭祖。大年三十中午或晚上,大人們有條不紊、小心翼翼,把桌子橫過來擺在堂屋中央,以示「陰陽有別」。端上菜肴、水果、糕點等供品,倒上酒,點上香和蠟燭,請去世的上三代祖宗「吃飯」。再把之前準備的「金元寶」「銀元寶」、紙錢等燒給祖宗。

其間,從大到小、由男及女,懷着虔誠的心,一個個依次給祖宗叩頭。當然,這一切都在一派莊重、肅穆的氛圍中進行,既表達對祖宗的懷念,又期盼祖宗能給予更多的庇祐。之後,就着並未散盡的香煙,在歡聲笑語中,開始年夜飯,晚輩們大快朵頤,享用着之前供奉祖先、又重新加工的菜餚。這在當年艱苦的歲月,那真是難得的大餐。

年夜飯吃好了,小孩們到屋外放些爆竹、焰火,寓意「高升」和「紅火」。在農村,爆竹聲此起彼伏,響徹一片,常常會持續到凌晨。這時候,人們會打牌、看春晚,迎接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一早飯後,大人會帶孩子去外婆家拜年。此後,走親訪友、迎來送往、吃吃喝喝,沉浸於新春的喜慶與快樂,只嫌日子過得太快。

過年的意義,就在這些一點一滴的儀式感中,吃、穿、對聯、龍燈、煙火、祭祀……傳承着幾千年的中華文化,使世俗生活更加充實。

過年,儀式感不可或缺。倘若再飄一點雪花,便更好了。只是江南暖冬,新春想要看雪,恐怕要去北方啦。

原刊於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