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育可以由你設計……

假如教育可以由我設計,我需要的就是穩定的學校環境與一群有愛、有責任感的教師。當這群教師能遇上一個穩定的教育環境時──教師就能「因材施教」,發揮「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事教育20多年,究竟香港的教育是成功?還是失敗?是會令人慕名而來?還是會令人遠走他方?

回想這10多20年,香港教育一向都是可以很自由地發展校本課程,各校可以百花齊放。只要你成為教師隊伍的一員,你就可以領導或協助學校發展這些百花齊放的校本課程了。再深思一下,在師資培訓的教育中,有的準教師需要專修五年教育課程,有的取得某些學位後只需修讀一年的教育文憑課程。對教師而言,其專業的培訓足夠嗎?設計校本課程的能力及素質又有什麼差異呢?只要準教師覓得一所學校的教席,他就有可能,甚至極有可能在所擔當的工作崗位中肩負起發展校本課程,影響數以百計的學生。

回顧過去的教育政策,每當策略一推出,香港的教師總是很努力的一窩蜂去配合。香港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當然是有很多因素的,有的教師是為教育而在有深度及素質的情況下盡力;有的教師是為了勇於嘗試敢於創新而努力;有的可能是為了配合政策,並在人口下降的大環境下而推出校本課程,因為這可以成為一個推廣學校的亮點。不論怎樣,我們也不能否定過去每當推出一項政策時老師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因為很多教師都是既要進修,同時又設計課程,並在學校推行,繼而再作修訂。再細想一下,在這個情況下哪一群人是過程中的「試驗品」?雖然很多校本課程的設計都很有素質,但假如出現了素質欠佳的,又會如何呢?何時才會發現呢?誰又受了影響呢?

香港學校的分享文化很普及,很多時候大家都樂於以學生作品及校本的課程設計作為推介及展示,這些能參量的課程成效往往都是很短期可見的。然而,要栽培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卻是長遠,是關係的建立,是人與世界的聯繫。

一位新入職的教師除了要適應學校教學的環境,摸索師生相處的方式之外,還需要做好課堂內的每一環節,並建立與學生的關係,引導學生生命的成長。

校本課程百花齊放

筆者絶不否定「校本課程」的適切性,但以香港這個小小的地方,校本課程卻是百花齊放,多不勝數。教師投放的時間與心力絶對不少,對於不同年資的教師來説需兼顧的重點卻需要不同。要設計好一個校本課程,談何容易。由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到課程評鑑都是專業。如果在設計中出現問題,而不能自覺,實施之後才發現與原意並不相同,這絶非花費教師時間這麼簡單,這是花費了學生黃金的學習與成長的時間。除了設計、實施與評鑑之外,校本課程教材的選取與教學的方式又是另一些重要有關的課題。

缺乏教學經驗的教師如果沒有好好掌握及鑽研已有的課程而只埋首於發展校本課程,往往有機會落入深度不足,縱向發展脈絡不清,橫向發展未能連貫的境況。

校本課程走至今天應該到了一個值得再深思與探討的階段,教師忙了,學生忙了!本港學生的學業成績雖然仍能排列在世界的不俗地位,可惜學習動機、焦慮、自信與成就感也成為了需關注的重點。

校本課程可以是教師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但究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學校裏教師的角色是調適一些課程要點,還是各校自決而從教材選取開始就百花齊放?教師的時間是否應該更多放在與學生交往及建立關係上,引導學生從小多與教師相處,令其體會及實踐尊師重道的精神?教師的責任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可以理解得很複雜,但其實萬變不離的都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回到結語,香港的教育一定要回復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學校不要市場化,也不要為收生自保而推出不同概念的教育產物。假如教育可以由我設計,我需要的就是穩定的學校環境與一群有愛、有責任感的教師。當這群教師能遇上一個穩定的教育環境時──教師就能「因材施教」,發揮「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翁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