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探討科技與教育關係的會非常多,在內地,探討AI的教育會議,今年起碼有七、八個。11月2月之交,筆者連續參加了幾個會議:教育30人論壇(CE30)在深圳的第二屆「教育發展前沿峰會」、OECD有關AI與教育的項目會議、CE30在北京的年會;另外一些小型的關門會議,和一些原來與科技沒有直接關係的會議。感到:科技與教育的關係,到了一個可以暫時分析一下,清醒一下頭腦的時刻。
社會巨變 碎片共享
為此,設想出一個科技與教育關係的矩陣。這個矩陣,是最大概的掃描了一下香港與內地的現狀。矩陣的第一個維度,是科技與教育關係的關注點,大概可以有兩大類。一類是教育以外:社會變了,學生會面臨怎樣的社會,需要教育可以做些什麼?另一類是教育以內:學生學習會起什麼變化?教學、教師、學校會起什麼變化?這兩類,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矩陣的第二個維度,是對以上的關注點,提出四個需要探討的問題:一、什麼已經在發生變化?二、教育目前如何應對?三、還有什麼可能發生?四、有什麼需要審慎探討的?
下面嘗試展開一下:
一、社會形態變了
由於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現實、區塊鏈……將會使許多現存的「中心」(如商店、郵局、銀行、律師行、會計師行、餐廳、診所……)逐漸消亡或者功能減弱,而出現「共享」經濟、「共享」社會。大型的機構正在沒落。社會正在不斷碎片化。科技將會加速社會的碎片化過程,個人將會愈來愈孤單無助而前途不定。
教育如何應對?拓展學生的學習經歷,似乎已經是全球的共識。年前中國11個中央部門,提出「研學旅遊」作為中學課程必備的一部分,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把學生關在狹隘的幾個考試科目裏面,再也不能理直氣壯地說是為學生準備未來。
值得審慎探討的是:由於社會的碎片化,個人的行為,已經不能依靠機構的內部規管,因此必須加強個人的道德倫理素質。現在世界各地提倡的「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就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須。
現在有「後物質世代」的說法,用來形容21世紀出生的青年。他們不在乎就業、收入、地位;反正在現實生活裏,這些對於他們不過是浮雲。整個歐洲青年運動,主題是「氣候」,而不是他們的切身利益。值得注意!
二、技能形態變了
人們普遍相信,現在的社會,需要更多的科學技術,因此要學生盡早掌握最新的技術。
在教育裏面,於是一窩蜂地提倡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原來是這方面匱乏的美國概念,變成了全球的熱潮。假設的是:科技愈來愈發達,下一代必須追上,因此要在科學技術的份量上加碼。
世界各地都在主張學生學習「編碼」,認為這是最根本的基本原理。國內也有不少熱心的機構,已經研製出世界少有的中小學編碼課程。各式各樣的智慧玩具、小型機器人……,已經在小學甚至幼稚園遍地開花,也變成是最熱門的生意。
學新技能 切忌盲跟
需要謹慎探討的是:未來社會需要的技能,就是編碼嗎?最近聽到一位香港人熟悉的國際教育工作者,他說:「編碼,也許遲早與數學的『三角』一樣。」意思是,遲早會變得陳舊。1997年訪問新加坡,教育部一位管科技的說:「一項科技最發達的時候,也是它被遺忘的時候。」也就是說,人們將會自然而然使用這項科技而渾然不覺。
凡是世界上一窩蜂熱門的東西,不跟,也許很難。但是應該頭腦清醒︰不能不跟,又不必緊跟。在考慮新技術學習的時候,可以放在更加寬廣的一個學習框架裏面。比如說新加坡、中國內地、台灣提出的對人的素質(素養)的要求。而不是把科學技術放在獨一無二的高位。
三、溝通形態變了
人們逐漸認識到,社會面臨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面目全非全新的人際溝通形態。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論是富國、窮國,不論是城市、農村,大比例的人,都生活在網上的社會裏面。網上的人際交往,已經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的、不可逆的人際交往形態。由美國總統選舉與英國脫歐開始的「後真相社會」,正在全球蔓延。人們的價值觀、社會觀、政治觀,可以因為個人化的媒體作用,而頃刻改變。社交媒體,已經發生武器化(weaponisation)。在全球各地發生的社會不安,社交媒體平台發揮着關鍵的作用。
教育界注意了嗎?好像沒有多少跡象。全球很多地方的學校,還在「是否允許學生攜帶手機」這類已經變得雞毛蒜皮的問題上掙扎,而學生早就生活在他們的虛擬世界裏面了。
虛擬社會 教育胡為?
值得認真探討的是,我們教育界有沒有注意到:人們的社會生活,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在我們周圍和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可以審視一下;往後想一想,對孩子會是怎樣一種影響?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四、學習形態變了
我們假設學生的學習,知識、能力、態度、價值觀,主要來自學校、課程、課本。但是學生的學習,已經超乎正規的學校教育。以前大家已經看到,如前述,學生需要有寬闊的學習經歷。在課堂以外、學校以外、在社會上、在自然界、在另類的社會文化,體驗、經歷、磨煉。
現在的青少年,完全有能力在網上找到教師家長也沒有接觸過的最新知識。但是他們在網上獲得的,絕對不是純粹的知識。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往往是在一個群組裏面的小圈子共識(groupthink)。在香港,則更因為網上的鼓動,變成街上的群眾運動;於是本來是網上的虛擬觀感(perception),卻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現實(reality)。
當學生的基本道德操守和行為準則,已經脫離了我們一直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底線。我們怎麼辦?是同情、譴責,還是探討、反思?
當我們教師和家長還在努力把孩子關在傳統的教育框架裏面,希望他們在幾個科目裏面努力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在另一個世界遠離我們而去。在當學校、課程、課本的功能,逐漸退居的時候,那將是怎樣一個世界?需要的是怎樣的一種教育?我們想過嗎?
五、科技進入教育
那是另外一個重要的關注點。(這一點可參閱 〈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此處從簡)。在這方面,中國內地走得很快。有幾個領域,發展是很明顯的。一個是學生的個別化學習,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方案、步伐學習。另一個是運用大數據,可以全過程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再一個就是模擬教師的教學,理由是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中國走得快,遇到的問題也是其他國家還沒有感覺到的。其中已經引起教育界關注的,也是我們應該認真探討的,有幾方面。
第一、目前是科技界積極進入教育,教育界似乎有點不設防。科技界往往不太知道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太在意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不經意地也許在加重和固化一些陳舊的理念和活動。目前在內地最能賺錢的,是號稱「自主學習」的「刷題」,即香港稱為「操卷」。第二、科技進入教育,往往要「精準化」分析與模擬,很容易把學生變成一堆堆的數據,而這並不是教育學生的方向。當然,這些都牽涉到人與機器的複雜關係。有機會再詳細討論。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