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親人朋友性格或意見不合,大家可以選擇減少見面或在見面時的語言溝通;雖然有點像斬腳趾避沙蟲,並不是理想的辦法,但也不失為一個短期應變措施,因而可以減少大家磨擦或產生更多誤會的可能性,或許是一個兩害取其輕的做法。
最難處理的情境就是一些面對面的意見衝擊,而對方是自己的親人或多年的好友,大家意見不合但又不想關係破裂;特別是在室內的環境情況下,而對方不停地發表很多謬誤,甚至是強詞奪理,自己也感到對方的言論嚴重影響個人及在場人士的情緒,究竟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
概括而論,不同人士都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絕對要視乎自己的個性修為及與對方的關係,還有需要關注所處的環境氣氛,沒有一概而論的良方,但可以歸納為以下七級的應變方式以供參考。
大發脾氣
這可能是最差最壞的回應方式,就是不停粗言穢語反駁對方,甚至胡亂擲東西及最終演變至打人,但自己又不願意離開現場,使局面得變得很僵及惡化;這種回應方式不單會破壞彼此的關係,更會加深大家誤會,還有機會使自己犯了刑法。
小發脾氣
雖然自己不能或不願離開現場,若能讓自己暫時稍稍降溫,忍着自己的不滿及控制自己的手腳,只是提高聲線大罵,而沒有打人或講粗口,雖然仍可能影響大家的關係或感受,但可免卻自己惹上官非,帶來日後的麻煩,比大發脾氣少勝一點兒。
憤怒離開
逃避並不能解決事情或減少意見的分岐,但若未能將自己的不滿情緒降溫,可以考慮不理睬對方,刻意顯示憤怒的表情及不發一言地離開現場;這做法可以將破壞關係的負面影響減至最少,但仍可有足夠的訊息向對方表示自己的不認同,宣洩自己的不滿。
短暫離開
最中性的處理方法,就是在自己不認同對方的觀點時,在沒有聽完對方的言論,嘗試找一個理由或藉口,假裝處理其他事情,如去洗手間,去喝一杯水或需要買一點東西等,而盡快短暫離開現場,讓自己可以有一點喘息的機會或私人空間,然後選擇適當時機才返回現場。
冷靜聆聽
若自己感到個人的心理狀態已有所提升,能面對一些意見不合的場面,更能有信心或經驗冷靜處理意見的衝擊,便可選擇平靜地聽完對方所發表的偉論,自己卻保持緘默,直至對方話題結束後才離開,但自己應該不作任何回應或反駁,以免引起對方更詳細的分析,節外生枝。
細心分析
若感到自己所修練已達至更高的境界,可以洞察對方說話情緒高漲的原因及言論背後的邏輯思維,因此自己可以不單止細心聆聽對方的意見,還能分析對方的意見有什麼地方是對的,有什麼是不清晰或只是感性的表達,等待適合的時機或場合才與對方反映自己的見解。
真情對話
這是最理想的階段,但亦可能是最難做到的;縱使對方所說的都是謬誤或是很片面的,因為已與對方有共識或長久以來建立了關係,除了聆聽對方的見解外,也能引導對方明白他可以表達意見,你也想讓對方知道你自己也有一些意見,大家平靜地交流及真情地對話,目的不在於改變對方立場,而是增加彼此的了解。
以上七級的應變方式,都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假若大家的關係缺乏了愛或慈悲心,很難有長遠真情的對話;反之,就算是大家在今天嚴重吵鬧,因為曾有一份真情,總有一天大家會明白及接納對方,問題在於我們能否在這一刻由自身出發,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時時展現愛心與關懷,能提升所處的社群有更佳的對話機會!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