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Apr 22 2025 07:49: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國際交流 增進視野

交換生計劃、休學外遊、以及工作假期,都是年輕人出外擴闊視野的好機會。30歲是個重要的分水嶺,要把握機會,志在四方。
為提倡國際文化交流,在三年前,賽馬會第三學生村在香港堅尼地城落成啟用,那裏有四所宿舍,包括信興學院、志新學院、立之學院和日新學院,四所宿舍合共可提供1800宿位。這些宿舍為本地和海外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促進文化交流,擴闊視野和世界觀,是一個多贏的設計。
 
舉志新學院為例,該院共有450個宿生,其中有來自37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內地生、海外生和本地生各佔三分之下,可說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各同學都融為一體,天天接觸,變成了左鄰右里,大家互相合作和包容,浸淫在不同文化當中,體會其他文化的優點,取長補短,各有所得。
 
現在香港各間大學都積極國際化,不單會取錄各地的學生,並提供宿位,亦會聯繫各地的大學,推行交換生計劃(exchange students),希望每個學生在四年的課程中有半年時間送到海外學習及實習,增廣見聞。交換生如文化大使,也讓香港的學生接觸到外地的學生,以啟發他們的思維,增進彼此的創意。
 

把握機會  志在四方

 
除了校方主動安排的交流外,大學亦容許學生停學一年,所謂的 GAP year,讓他們的學生到外國體驗生活,學習實際的社會知識,回來後再完成最後一年的課程,這種「休學」在北美洲非常普遍,對大學的行政影響不大。相反,學生回港後每多更成熟和認真學習,是有益無害的。現在香港的大學生都不急於賺錢養家,一年的生活體驗,亦不算太奢侈的。
 
如果不是大學生,又想體驗外國的文化的,也可以試試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澳洲是最受歡迎的國家之一,有興趣前往的人士,只要年齡少於30歲便可,沒有申請名額的上限。成功的申請人可獲發工作簽證一年,可在當地工作賺取生活費,我校便有一位老師和一位職員曾到澳洲一年,他們都在當地做廉價的勞工,如去撿洋蔥,或作勞動的清潔工作或服務工作,因此,澳洲亦歡迎這批廉價又青年力壯的新力軍。
 
工作假期最大的得益是能體會當地的文化,和學好外語。除了英語的澳洲外,日本和韓國都有工作假期的安排,但名額有限,前者每年250個,後者每年500個。不過,想鍛鍊沉浸日語和韓語,都是難得的機會。另外,還可以選擇德國,名額也是每年300個,申請人須為18至30歲人士。有興趣前往的人可到有關領事館申請,如果沒有留學的機會,工作假期也不失是個很好的體驗,難怪愈來愈多年輕的港人,都願意放下工作,背出背囊,往外地一闖。30歲是個重要的分水嶺,要把握機會,志在四方。

陳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