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一位老教授氣惱地對一名經常缺課和犯規的學生說:You have hissed all my mystery lectures. You were caught fighting a liar in the quadrangle. You have tasted a whole worm. Please leave Oxford on the next town drain!
施本納現象 聽者莫名奇妙
這段話令人聽來莫名其妙。其實教授本來要說You have missed all my history lectures(「我的歷史課你全部缺席了」),卻把missed開頭的m跟history開頭的h調亂了,聽起來變成hissed all my mystery lectures(「在我的所有神秘課堂上發噓聲」)。
同樣,教授指責學生在學校院子裡生火,卻把lighting a fire說成 fighting a liar(「跟大話精打架」);批評學生浪費了整個學期,卻把wasted a whole term說了tasted a whole worm(「嘗了整條蟲」);叫學生立即撘下一班火車離開牛津,又把down train(下行火車)說成town drain(「城市溝渠」)。
這位教授是神學博士施本納(William Archibald Spooner),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擔任牛津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院長及舍監。他流傳於後世的並不是甚麼神學著作,而是像上面例子中的那些「首音誤置」詞句。由於有這天生的語言障礙,施本納說話時無意中製造了大量滑稽的句子(其中有不少或許是他的學生們編造的),令語言學家把這「首音誤置」的問題叫做「施本納現象」,spoonerism。
誤置詞語成近期熱話
最有趣的 spoonerism,應是真正的 slips of the tongue(口誤),而有滑稽的效果。據說施本納自己只承認出過一次口誤,就是把聖詩 The Conquering Kings Their Titles Take說成 The Kinkering Kongs Their Titles Take。很多 spoonerisms 其實不是無心之失,而是人們的精心創作,成為一種文字遊戲。例如把 crushing blow(慘重的打擊)說成 blushing crow(紅著臉的烏鴉),take a shower(洗個淋浴)說成 shake a tower(搖動塔樓), a block of flats(公寓大樓)說成 a flock of bats(一群蝙蝠)。
中文的「首音誤置」,不論無心口誤抑或有意創作,似乎都不多見。最近聽到一例:「少數玉墜(族裔)」。較常見的,是整句詞語裡的「字位誤置」,例如人們熟悉的「每況愈下」(應為「每下愈況」)和「深痛惡絕」(應為「深惡痛絕」)。有的字位誤置已屬習非成是,甚且成為潮語,如「紅都面晒」、「時夠唔間」。
近期最「熱」的字位誤置詞語,當數「子烏虛有」和「明張目膽」,還有最新出品「食碗底反碗面」。這些詞句到底是無心口誤,還是刻意創造,要問它們的主人了。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