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華戰略與香港危機

華為被封殺固然令中國的全球5G布局遭到重大挫敗。目前以深圳為基地的華為遭封殺、廣東省的工廠大舉撤離,香港因《逃犯條例》修例而令其特殊國際地位岌岌可危,亦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蒙上厚厚陰影。

中美貿易戰已進入最後攤牌階段,同時香港亦一步一步被捲入中美角力的漩渦之中。特朗普對華戰略基本上已部署妥當,只待中美在本月28至29日舉行的20 國集團(G20)大阪峰會中談不攏,特朗普便會毫不猶豫地出手。而恰巧那時候也是《逃犯條例》修例預計通過的時間,令人擔心西方國家屆時亦會同時對香港出手,形成美國對華戰略中的一環,情況實在絲毫不容樂觀。

美國警告香港政府不要讓載有伊朗石油的運油輪Pacific Bravo停泊或提供補給,否則將違反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可能面臨美國制裁。據路透社報道,涉事運油輪由中石油旗下的中國昆侖銀行持有。這所銀行被視為中國與伊朗交易的主要渠道,而中國也是伊朗石油最大買家。5月較早前,一艘載有伊朗燃油的船在中國舟山市卸貨,同樣被指違反美國制裁。

筆者不認為事件是美國用以加罪於香港之舉,反而突顯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並非單純為了對付伊朗這麼簡單──徹底封鎖伊朗重要的石油出口及派兵到中東地區的背後,其實早已遙指中國及其石油安全。

制裁伊朗背後的遠程封鎖

只要讀者對地緣戰略稍有認識,便知道長久以來,中國為了突破「馬六甲困局」(即超過80%的中國進口石油需途徑馬六甲海峽,形成巨大的石油安全風險),除了積極分散石油進口的來源地,並盡可能採用陸上通道之外,中國也在緬甸和巴基斯坦興建「繞道」或「捷徑」,讓石油可以毋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運抵中國,以消除美國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distant blockade)的威脅。

中國的憂慮固然有其道理,但這麼多年過去,也未見美國敢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所以漸漸也不以為意。豈料特朗普上任後非常熱中於制裁伊朗,執意要阻止它出口石油,過程中當然亦發現了背後更大的如意算盤──從源頭控制伊朗以至中東地區運往中國和其他敵對國家的石油。數據顯示,2019 年初以來,中國進口伊朗原油平均為每日50 萬桶,比起2018年高峰時期的每日80 萬桶為低。而在美國豁免中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八個國家或地區進口伊朗石油寬限期屆滿後,數字肯定會大幅減少。消息指,Pacific Bravo正是寬限期屆滿後,第一艘運載伊朗石油的大型油輪。

有人會認為目前伊朗佔中國原油進口量僅5%,顯示中國可以應付伊朗原油進口減少的影響。然而自從美國增派航空母艦戰鬥群以及增兵到中東地區後,實際上已擺出了一個實施遠程封鎖的態勢。一旦局勢惡化,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這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咽喉點(chokepoint)便會在美國的控制之下。如果中美談判破裂的話,特朗普可能一不做二不休,進一步扼住中國的原油供應。我們可不要忘記,以前日本由於禁不住美國的禁運而偷襲珍珠港,導致最終慘敗;而日本另一個最主要的敗因,就是海上補給線幾乎被美國完全切斷。因此制裁伊朗是個一石二鳥之策,說不好更可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特朗普的釜底抽薪之策

事實上,特朗普這種與他的前任們截然不同、直接在源頭堵截的釜底抽薪之策,也體現在其對華戰略的其他方面:例如貿易戰背後是為了消耗中國的貿易與外匯收入;而特朗普堅持各國公司及工廠撤離中國,搬到東南亞或其他亞洲國家,則不僅將「中國製造2025」扼殺於搖籃之中,同時亦逼使美國以至世界各國的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離,更確切地減少中國的貿易與外匯收入,繼而達到剝奪中共可動用資金的目的。

另一方面,華為被封殺固然令中國的全球5G布局遭到重大挫敗,連帶對「中國製造2025」和「軍民融合」也勢造成難以挽回的打擊。目前以深圳為基地的華為遭封殺、廣東省的工廠大舉撤離,香港因《逃犯條例》修例而令其特殊國際地位岌岌可危,亦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蒙上厚厚陰影。但隨着有傳阿里巴巴考慮最快下半年申請來港作第二上市,以作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的準備,以及早前有「沽空之王」之稱的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 掌舵人Kyle Bass(巴斯)高調唱淡港元,質疑香港的外匯儲備不足以支撐聯繫匯率制度,一場圍繞香港的中美金融前哨戰其實早已開打。

作為對沖基金大鱷,巴斯洞悉機會逐利而動本是十分正常。但巴斯多次與白宮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Steve Bannon)「行埋一齊」,不僅巴斯自己曾專訪班農,他也在一個由班農主導、名為「當前危機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Danger)的會議上,發表唱淡港元的演說,並隨後與班農一同接受CNBC 專訪,加上巴斯素來反共,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港政治司法金融三支柱面臨衝擊

巴斯早於4月底已撰文唱淡港元,認為香港現正身處史上其中之一個最大的金融炸彈上面。他批評現時香港樓市為全球最貴,亦是全球槓桿水平最高的經濟體之一。在政治層面上,中共積極在港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將逼使大量外國企業遷出,嚴重打擊本港經濟及匯率穩定;加上中美間不斷升溫的地緣政治關係,令香港聯繫匯率處於崩潰危機。

儘管巴斯的理據存在着相當程度的謬誤,可是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也正處於新低:自從政改爭議和佔領運動後,香港的政治聲譽已大不如前;而早前黃台仰及李東昇獲德國批出難民庇護,已反映外國質疑香港的司法制度,不信任感已開始由政治波及到司法方面。最後,《逃犯條例》修訂將造成的經濟風險,則有可能令外界對香港政治與司法的不信任,一口氣擴散至香港的貨幣和金融體系上面;再加上中美談判面臨破局──這已非單純的金融大鱷狙擊,而是一場集外界對香港政治、司法與金融的整體不信任的「完美風暴」。現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一場完美風暴正在逼近

諷刺的是,現在有傳阿里巴巴將來港作第二上市,正正突顯出在中美角力的大環境下,香港對中國具有無可取代的價值。但阿里巴巴此舉卻又提醒了特朗普,香港仍是內地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以及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而現階段中國要人民幣保住「七算」,就有必要靠香港來穩住外來投資與外匯儲備。因此很不幸,美國如欲封殺中國,慣於釜底抽薪的特朗普,實在很難會算漏香港,所以巴斯可能不幸言中,香港現正身處史上一個最大的炸彈上面。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袁彌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