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子女不可假手於人,現今不論是否雙職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感到沒有足夠時間來好好照顧子女的需要。箇中原因或許就是社會進步了,資訊充斥四周,各項要求也倍增。今天的父母如果只是照顧子女的「衣、食、住、行」又怎會滿足現實需要?子的人格發展、道德水平、學術潛能、心理素質及面向未來的勇氣及能力又怎能滿足?我們總是難以實行昔日前輩所言「由得他/她天生天養,總會長大。」的經驗之談。
今天,父母的角色又是什麼?對於仍在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説,父母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家庭觀念,在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家庭擔起了社教化的重任。隨着社會的變遷,社教化也逐漸受到學校、人民團體等不同的社會組織透過傳播媒體而塑造出個人對社會文化的認知及價值觀。今天資訊氾濫,假如父母不重新肩負起這個把關人的角色,子女則很容易在未經篩選下而接觸到不良的訊息。對子女仍然在小學階段的家長而言,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是家庭倫理的基礎,建立這關係尤其重要。由於現時香港的家庭多以雙職父母為主,教育子女的重任往往落在祖父母或家庭傭工身上,導致家庭關係界線模糊。祖父母需要承擔起代父母的角色,導致三代人的角色混淆。尤其當祖父母的價值取向與父母不同時,更會令孩子無所適從,造成家庭教育的矛盾。除此之外,家庭傭工往往亦都肩負起管教「小主人」的重任。他們原有職責是替僱主料理家務,看管孩童,但由於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家庭傭工就不再是「看管」了。
父母引導子女成長
父母的角色在家庭中往往失去了重要的價值承傳。現在不難在香港社會中聽到上一代評論下一代的不是,卻從不深思下一代就是由上一代人所培養出來。孩子的可塑性極高,當我們現今發現香港社會似乎需要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時,我不禁再次的問:「父母,你們在哪裏?」學校雖然是一個可以承擔培育下一代角色的地方,但我卻想起以下一則往事:
記得一次與老師傾談一名小學三年級男孩子的情況,當時老師不禁感嘆表示很同情這個孩子,希望學校能夠酌情處理。究竟孩子所犯何事?這個小三男孩所犯的就是用粗言穢語謾罵同學。相信你和我都一定明白及認同使用粗言穢語是不正確,一定是觸犯了校規,對人無禮。然而老師為何出現嘆息同情?原因很簡單,就是與小男孩的家庭有關。這位男孩子每天回到家中只要稍有不是,都會被家人責罵,而他的父親就會利用粗俗語言向他罵個不是。我們嘗試代入這個小三男孩子的處境,他雖然知道説粗俗語言是不對,但他每天就是活在這個環境之中,他沒有選擇,亦不能反抗。在他每天上學的環境中,老師又會時常提醒讓他明白品德的重要。就他這個小學三年級只有八歲的孩子來説,他心中所出現的認知及經歷,只是「矛盾」。
老師的感嘆我是明白的,老師想使用酌情我也是理解的。我們可以為他酌情處理,再作教導望他明白,但想到他一放學又回到那個處境之中,心也是酸起來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例子,但再細心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長把關的又何止這個處境!每當我們要求子女溫習,我們會否自己就享受着電視劇集的樂趣,然後告知他現在需要專心溫習的是你?當我們想子女有禮貌,我們又會否呼喝他們?當我們不想他們沉迷使用手提電話,我們又會否在街上、在車上或在家裏也是沉迷使用者?很多、很多的日常生活情況在腦海中浮現着……
父母這個角色無人天生就懂,同時亦沒有「試用期」。我們能夠的,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調節,孩子的成長期一去不復返,為着他們,我們需要多從前人、朋友及書本中去學習。父母就好像船長一樣需要引導子女成長,走向目的地,過程雖然有風浪,但我們卻知道目的地所在。我們需要因應情勢調節方向,建立彼此支持的關係,在孩子年幼時成為他們的把關人,把不良的環境拒諸家門之外,塑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朝目的地前行。當孩子擁有一定的抵抗力時,父母就讓他們經歷風浪,陪伴他們走過。正如《聖經》名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章6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