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於去年中開始,不少專家學者估算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和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根據這些估計,貿易戰對中美兩國雖然帶來一定打擊,代價卻並非不能承受;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在2019年,中國總產值的損失為1.6%,而美國總產值的損失則為0.9%。
作為經濟學者,筆者並不質疑這些估計,不過中美摩擦的範圍已經從貿易戰擴展至科技戰、金融戰,乃至外交、國防、文化交流及教育等領域;單從貿易戰的角度推算中美抗爭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大大低估了中美抗爭的複雜性和深遠影響。
在兩大陣營夾縫中生存
早在去年10月中,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筆者討論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當時筆者便判斷中美貿易戰已經擴展到國防、安全、意識形態及科技眾多範疇。筆者指出問題的核心是二戰後長達70多年的美國霸權逐漸步向衰落,要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一哥」不會被動地接受「二哥」冒起,必然會動用一切手段壓制;是以中美關係肯定是長期對抗。
筆者當時亦判斷全球的數碼及網絡系統將分化成兩大陣營,分別由美國及中國的標準和設備主導,而香港將要在兩大陣營的夾縫中生存、發展及尋找機遇。
中美對抗的變數甚多,前景難以準確預測,不過相信不會脫離以下的基本大趨勢。首先,經濟全球化的大潮難以徹底逆轉,中美兩國經濟相互依賴甚深,不可能完全切斷所有關係回復昔日「舊冷戰」的局面。中美關係是對抗與合作並存,會出現長期打打談談的局面。
其次,面對美國壓制,中國會加強科技自主及本土創新;同時會在貿易、投資及科技發展尋找更多元化和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方式及合作夥伴,廣交朋友,避免過度依賴美國。總括而言,中國面對美國壓制的策略是進一步改革開放而非閉關自守。
美國的科技水平遠高於中國,中國的經濟發展亦面對轉型的困難;面對貿易戰,中國的損失遠多於美國;不過中國承受痛楚的能力也遠高於美國,況且特朗普要面對選舉,中國則擅長持久戰;一旦貿易戰擴日持久,對特朗普的選舉將有不利影響。
香港雖然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也有不少機遇。首先,面對美國的長期壓制和圍堵,中國將更加需要香港。其次,作為中國最開放的城市,香港能在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
兩國更需要香港作為聯繫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各國的大企業,包括美國的企業,都不能放棄這個市場。香港的美國商會,是美國海外最大的美商會,反映了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在中美對抗的形勢下,美國的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將長期處於劣勢;是以美國的大企業更加需要利用香港的聯繫克服其劣勢。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現代服務業樞紐及法律仲裁中心,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的主要平台。在中美對抗的形勢下,香港對各方的功能將更加難以取代。歷史上香港一直在東、西兩大集團的夾縫中生存和發展。關鍵的問題是:這一代的香港青年是否能夠應對香港目前的挑戰及抓緊當前的機遇?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