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與專題研習結合的校本課程

1991年,鼓勵學校參與「學校管理新措施」計劃,探索學校的專業發展與建構學校特色。筆者就是在這個獨特的歷史背景,在學校開展超逾20年的考察與專題研習结合的校本課程。

遇到不少同行,提問筆者,何解每年領着學生,到內地考察交流。借這趟欄目,略作分享。

大概從1992年開始,筆者組織學生到內地考察。早期是東莞虎門炮台一天行程,推展為珠三角至粵北地區三天行程。1997往後,每年最少自行籌辦兩個團,一團中六全級,一團中三兩個班,前者省外,考察由三天擴展至八、九天;後者省內,行程一般三天。

參與考察,學生需要組織學習小組(四人一組),擬定考察研習課題,包括主題、研習目標、論證方法、閱讀、搜集資料、分析、匯報,也要多次修訂研習焦點及方法等。考察過程及返港後,要整理資料、囗頭匯報、編寫報告。整個項目是持續大半個學年,包含有規劃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教學評估的校本課程。

筆者原為歷史科教師,起始由帶引學生於社區認識社區的歷史、文化、宗教建築,擴展至考察新界的宗祠廟宇、歷史遺蹟。

1990年,參與教育署校本課程設計,編製初中三年的香港史課程,用作配合中史科教學。其中元素,包括設計香港及省內的考察計劃。獲得教育署與出版商認同,分別編印為教材,提供全港學校參考使用。

香港學校需要建構學生國民身份

作為身處香港的歷史科教師,對於學生的國民身份建構,是相對比較在意的。學生走到內地,不是消費式旅遊,也不是飲飲食食的玩樂,安排機會體察民生,親炙河山大地,接觸平凡人,學生自然有所領悟。香港是特殊的地區,需要學校措施彌補學生成長過程建構國民身份的欠缺與不足。

回顧教育政策,港英殖民政府原來實施的子民教育,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有明顯的轉變。

普及教育推展,教育素質的改善提上議程。1984年至1997年,教育统籌委員會公布一號至七號共七份報告書,有助提升教育的開放、改善與專業化。

這後殖時期的政策開放,還包括1985年及1996年前後頒布兩份《公民教育指引》,開放政治教育的禁制,從子民教育到鼓吹公民教育,以至明確回歸同時,要塑造國民身份及歸屬感需要的國民教育預備。

1989年開始,教育署鼓勵教師參與「校本課程設計」,1991年,鼓勵學校參與「學校管理新措施」計劃,本地學校在學校發展、行政管理、課程與教學等不同範疇得到鬆綁,獲得較多的自主性,探索學校的專業發展與建構學校特色。

筆者就是在這個獨特的歷史背景,在學校開展超逾20年的考察與專題研習结合的校本課程。

鼓勵較深度的考察交流

今天回看,特區20年來的國民教育施行,有論者謂,成效適得其反,也有論者謂,由上而下,成效有限。筆者看,回歸初期,香港學校教育未有因為政策鬆綁而有明顯變化。九七後要向教育部門,包括教育局或青年事務委員會,申請批撥內地考察項目,渠道與經費皆不足。大轉變要到2007年,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香港,督促時任特首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由此導引2010年特區政府籌劃推行國民教育科,以及其後加大力度資助學生內地遊學考察。

在考察範疇,教育局、公民教育委員會、青年事務委員會近年皆增撥資源,撥款不同團體,為中小學提供內地考察項目。

其中教育局資助考察團數目尤其大量。學生皆只須繳付低廉團費,以至全額獲得資助。至於學校方面,毋須大費周張,一切行程規劃、內地聯繫、領隊導遊、飲食交通,皆由校外團體負責。學校只需選派學生,按生師比例安排隨團教師,發函通知家長,收費及協助安全工作,以及考察前後各安排一次集會。至於考察過程的學習設計,連習作紙也可由校外團體代勞。

旅行與遊歷學習有不同,專題研習與填寫習作紙有不同。但從教育政策層面看,資源撥款增加,考察團數目,以及參加的學校、師生人數增加,這是落實政策的第一步。

至於滿足政策的數量規劃,下一步的措施如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鼓勵較深度的考察交流;促進學校以校本模式,開展考察項目;安排學生蹲點學習,範疇可包括文化、歷史、藝術、體育、科研、 STEM等。以上各項,除了學生,對象還要加上教師這不可或缺的角色。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