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愛好比較,令自己徒生煩惱。如果換一個角度,無論是合作的好夥伴還是競爭上的對手,都只是人生跑道上的偶然相遇,各自精采。在經濟發展初期資源困乏,加上技術限制了資源共享,競爭獨佔在所難免。以古代為例,玄奘法師千里西行取經,途中高昌國王深知大師難遇,欲重禮強留法師,執意懇求他永遠在那裏住。大師回國後又有翻譯印刷的大量工作,每一本經書都是珍藏。反而今日科技發達,大部分的經典都能夠在彈指之間從互聯網下載,不少佛學的講座已經可以作全球同步直播共享了。
如果過去由於物質上的障礙令競爭、衝突甚至戰爭出現,還算情有可原,那互聯網的世代又是否應該可以成就合作、分享、共贏的理想大同世界呢?如果説,「自利」為主的市場經濟着重競爭,那麼「利他」的佛學經濟學則強調合作。進步由自身的修習出發,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到「自利利他」的精神都是你好我好。見别人有成就,如果生瞋心則減損自己的修行,生隨喜心則增長福慧。市場經濟的競爭着重私利的最大化。然而天下沒有的免費午餐,要有最大化的成績就有一定的付出。有時付出的是時間、精力,有時要付出的代價會牽涉到社會的其他階層和界别,或地球生態、資源和環境。Tencati &Zsolnai(2010)(註1)指出,如果要有可持續的發展,便要採納協作(Collaborative Model)的模式去關心他人,為生態體系內的每一個單元創造價值。建構一個良性循環,以各持份者相互滿足的關係視為真正的成就。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真正的協作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工作上,團結和合作的最大障礙始終是私心。佛法指出我們放不下對自我的執着,由我的妄見而生起「人」和「我」的對立,再而是屬於我的貪愛和執着等等。如果能夠從緣起法認真分析,一個團隊的上司和下屬的關係亦是「此有故彼有」,一個家庭的親屬關係亦是相互依靠而存在。正如市場的供應方和需求方,人和周邊的環境都一樣。如果贏了全世界,自己亦會共輸!
共享經濟時代需要的不再只是資源的掌控,而是將心比心的慈悲與智慧。因為當知識技術再沒有藩籬,地域時間不再是障礙,剩下的關鍵只是人的「心」。信心的機制是現時網絡平台的重要考慮,因為只要大家簡單按一下Like和Buy,全球的網民和資源都可以通達。對於如何將自私自利的爭鬥心轉化成同理心,佛教的悲智是關鍵。一行禪師提出,實質的改變需要大家出離各種二元分别的觀念,照見互即互入(interbeing)、不一不二的悲智:
我們身上帶着大地母親⋯⋯她不在你的身外,也不只是你所處的環境。在那互即互入的智慧當中,與大地真實的溝通是有可能的⋯⋯改變不只是改變身外之物⋯⋯恐懼、分别、瞋恨、忿怒源於邪見:誤以為你和大地是兩個不一樣的實體,以為大地只是你所處的環境。(Confino 2012)(註2)。
正如在家庭或者在工作上,如果看不見父子的骨肉親情,看不見團隊的同心同德,則只會見到對立、代溝、互相看不順眼的對立狀態。要培養互即互入、不一不二的慈悲智慧,經論中提供有很詳細的修習指南,亦是佛學經濟學在共享經濟的重大貢獻。
註1:Tencati, Antonio, & László Zsolnai. 2010. “Beyond Competitiveness: Creating Valu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In The Collaborative Enterprise: Creating Values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edited by Antonio Tencati and Laszlo Zsolnai, 375-388. Oxford: Peter Lang Academic Publisher.
註2:Confino, Jo. 2012.“Beyond Environment: Falling Back in Love with Mother Earth.” The Guardian, 20 February 2012, Guardian Sustainable Business.
原刊於佛門網,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