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個人經歷,解答文題的發問。
筆者1982年開始中學教學工作。那年頭,是香港教育施行普九(九年強逼/免費教育)的初期,也是教育部門在中學一年級開設中、英語文輔導班的起始年。這時期的香港教育,需要持續地大幅增加公營學位的供應,同時開始施行關注個別學生學習差異的措施。
這一年,港英政府邀請的國際教育顧問團,完成檢視本地教育情況,公布顧問團報告書。往後成立教育统籌委員會,自1994至1997年,教統會公布一號至七號報告書,是香港教育在2000年教改起動前的持續變革時期。
筆者本科唸歷史,唸書與教學是兩回事,教學過程需要增補個人認知,以及設計及反思教學策略。開首幾年的教學,兼顧多個年級,其中包括兩個公開試的課程;每天工作就在備課、教學、評改之間遊走。也因為要帶領學生活動,籃球、手球、羽毛球、山野、急救等教練證照也一併考取。
五年後,轉往一所新辦的中學工作,同時出任兩個學科的科主任。1990年前後,教育部門推行兩項教育政策,一是鼓勵校本課程設計,另一是配合整個政府的公營部門改革,在中小學試行「學校管理新措施」(SMI),以上政策啟動本地學校推行「校本化」的進程。
在語文科方面,筆者開展初中及高中的校本語文寫作教學系統設計。在中史教學方面,筆者設計初中三年的香港史課程。
認識改革開放的機會
以下以中史教學實踐作延申探討。
學校的歷史教學,受限於既定課程與考核,文本資料最重要,記誦免不了,教師有條理的引導與分析,輔以地圖閱讀,學習成了較活的思考與認知。中三年級的課程要認識不同宗教,組織學生走訪社區內的儒釋道寺觀,以及基督教教堂。新界西北地區多的是祠堂、圍村,以至大夫第、書室等舊建築,都是走出課堂的學習場所;當年政府部門還未設立「文物徑」。
輕巧的一天、半天行程,滿足不了妄動的教學心。中國歷史中的香港史課程,包含三條條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整合的認識,林則徐虎門銷煙與抵抗英軍的威遠炮台,近在咫尺。1995年前後,每年領着學生,走訪東莞的虎門炮台,參觀港資、外資工廠,是學生親炙歷史與認識改革開放的機會。那年頭,內地尚未設立「愛國教育基地」這項目。
課程設計與考察教學經驗的累積,九七年往後,筆者每年有序地組織中三年級兩個班,中六全級學生,分別到內地考察遊歷。
每年的考察,中三級就在省內三天行程,中六級就是省外五天以上的行程。行程設計校本化,學校直接與內地接待單位溝通,學生需要參與小組專題研習。
中六年級學生的研習可以較具規模,出團前要擬定研習課題,研習方法,閱讀、分析資料,擬寫訪問問題,預備問卷。目的要在考察地盡量搜集第一身資料,爭取與當地人攀談的機會,也包括在當地學生家庭住宿。考察前多次口頭匯報研習預備,考察過程隔天匯報學習收穫,返港後依格式完成文字報告。筆者與核心小組教師領導整個項目的施行,各個學生小組自行邀請校內教師擔任導師,促進學習及評核。考察評核的分數載列於成績表,如同一個獨立學科。後期還加入「問題為本教學法」,讓學生在擬題及資料研讀方面,更聚焦及更有系統。這教學及評核的規模,與2009年新高中通識教育科施行校本評核的「個人專題研究」,或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的三個核心科目(CAS, TOK, EE)不遑多讓。
從中史教學的課程實踐,到帶領學生內地考察研習,四分一世紀的歷程,筆者歸納學校教學的變革,主要涉及三個因素:教育政策、學校文化、教師素質。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