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在選舉之初是沒有預期,但在高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的人氣衝擊下,卻已早成定論。表面上是韓國瑜一人逆天打倒民進黨盤根錯節的勢力,國民黨其他候選人不過是借韓之勢而得以大部分當選。實際上自國民黨衰敗、民進黨當權後的驕橫,台灣政治已在醞釀大變。只是朝野精英囿於利益與保守思維,倒讓韓國瑜乘虛而出。
在這樣新的形勢下,台灣政治會有兩種新的趨勢。一是蔡英文和民進黨不會甘於失敗。兩年後的總統選舉若再失利,民進黨會步國民黨先前的頹敗,蔡及民進黨內外的台獨勢力必會重新結集,反守為攻。台獨的攻擊不會回歸民生,而是變為更極端的統獨之爭。利用現有的政治權力,民進黨必會加重追擊國民黨,推行台獨政策與法律。公投失利,也肯定必然借立法院來盡快建立台獨體制。既可激勵台獨聲勢,也趁早立法使國民黨轉成被動。當然亦會引進外力,支撐台獨來對付北京。
第二是韓國瑜會啟動國民黨的改組。但實際上應該是推動國民黨殘餘的官僚體制和精英的解體,重建國民黨。這樣的發展肯定會觸動眾多的既得利益,障礙重重。成功的話是全面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讓韓國瑜可以在兩年後總統大選裏打敗民進黨候選人,把接地的政治風氣轉化為政治改革、體制與意識形態的改革。失敗的話,台灣統獨之爭會更為惡化。是政治的混亂再拖下去,抑或是等待另一個韓國瑜打破一切?
台灣變 世界變
台灣的政治變化關鍵在於兩年後的總統選舉,韓國瑜能否獲勝,勝的話,今次九合一選舉的新風會在全台推展,基本上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與選舉。韓國瑜當選的影響大於馬英九當選,因為後者不敢改變國民黨,結果被國民黨所累,政策不能堅持,也給民進黨翻盤的機會。蔡英文不同於陳水扁,少了直接的貪腐,卻沒有魄力與能力扭轉民進黨的貪腐與衰落,反因不食人間煙火,只管台獨發展,帶來台灣民心轉向,輸了九合一選舉。餘下的兩年,蔡還是當總統,但不可能使民進黨有大轉變來應對韓國瑜草根勢力的挑戰。
如無意外,也無外力強勢干預,兩年後的總統選舉應該是民進黨落敗,韓國瑜帶領新國民黨取勝。但韓國瑜還是會繼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甚或有所發展。
台灣政治轉變,整個東北亞的形勢也更加轉變,一是兩韓和解;二是中日尋求合作;三是兩岸再次和解,即使進度不可能與南北韓相比,但會使兩岸從對立至少轉至共存。打拚經濟的結果是台灣參與一帶一路,台灣的新南向變成與中國大陸南向絲綢之路結合起來。東南亞、中日韓加上台灣地區,便是東北亞連接東南亞,締造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可抗衡美國,也可與歐盟平等合作。美國的全球霸權將更受限制,多元世界便可成為主流,從而排除美國單邊主義與發動戰爭的破壞,使各國能夠在和平與合作環境中走向進一步的工業化與貿易全球化。
牽一髮動全身,世界便是這樣轉變。
新兩岸關係的重點
台灣九合一選舉之後,兩岸關係應有所變動。即使蔡英文的台獨舉措變本加厲,捨棄兩年後的總統選舉,地方上卻仍有兩岸交往的文章可做。以高雄與新北市為首,國民黨主政的縣市,均可公開堅持九二共識,以此作為地方政策和兩岸關係的重新起點。當然,最好藉選舉後的新形勢和國民黨在台北選舉的票數來逼使台北市政府從偏綠轉為偏藍,乃至高雄和新北市在個別兩岸政策上合作,整體策略是以地方主動的兩岸政策來對抗蔡英文的台獨傾向,對之牽制。
兩岸關係在地方上重推,重心不應在大陸旅客到台旅遊,這屬低層次的交往交流,對台灣產生的經濟附加值不高,也容易產生消極作用,關鍵的措施是貿易與人員交流。一是大陸可重啟與高雄、新北等國民黨掌控的縣市的地方貿易,如地產物品服務,更應主要是農產品,避免大企業壟斷,也使貿易的好處分散到千家萬戶。
二是大陸大學及科研機構與這些縣市對口相關機構掛鈎,推動人才人員合作交流。為免受攔阻,大陸縣市可與台灣國民黨主政的縣市設立人才交流培訓制度,政府或財團出錢,資助兩地互換的實習、培訓,把統戰從對台商或政治人物轉移為科技工程人員和大中學生,改變以往統戰的失誤,建立兩岸人才和新生代的互信基礎,也是幫助台灣這些縣市提升人才質素和市場視野,致力本地發展。對於後者,香港應有所參與,有所貢獻,恢復台港歷史上的緊密關係。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