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難燃希望 明日大嶼欠缺戰略

港府提出的「明日大嶼」,錯不在填海,而是匆忙提出,沒有詳細討論戰略如何、策略如何、與周邊如何配合。

新一份《施政報告》標榜的是有200多項新措施,林林總總,涉及各個部門。報告題為「堅定前行,燃點希望」,可惜堅定前行卻缺可行的戰略目標,怎樣燃點希望?

房屋這個重中之重的政策已是破漏百出,不願動粉嶺高球場令人懷疑林鄭的誠意與決心;多元經濟說得漂亮,卻沒有什麼新意;一帶一路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本是戰略大發展的挑戰,《施政報告》卻變為行政處理,還在招聘一帶一路專員的初始階段,大灣區會成立高層次的委員會,但未成立。

創新與科技是大政策,可是林鄭的做法也是從曾蔭權時代的做法一脈相承,就連梁振英的招商引資也放棄,只是泛泛而言,泛泛而為,連科技政策與香港再工業化政策都沒有,東一措施,西一措施,令人眼花繚亂,卻缺乏戰略、定位與協調。特區政府基本上不願參考新加坡和以色列的經驗,還是閉門造車,由政務官拍腦袋來定政策。中央政府已決意支持香港的科研,特區政府怎樣配合呢?簽署了合作安排,還是由中央主動,香港為什麼不主動些呢?至少香港應與廣州、深圳的廣深科技走廊有具體的合作。

特區政府成立20億元再工業化資助計劃,一如以往眾多的資助計劃,卻不願意花一點錢好好深入研究香港再工業化的戰略與策略。沒有方向,這類資助計劃結果大部分的錢留在政府,企業也不敢申請。再工業化政策怎可能只成立資助計劃便撒手不理呢?有哪個進取的政府是這樣作為的?

填海也應有戰略策略

「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的爭議在於特區政府提不出令人信服的戰略規劃來。

若只是解決房屋問題,首要是短期策略。關鍵便是為什麼不徵用粉嶺高爾夫球場,以及收回尖沙咀等鬧市中心的私人遊樂場租借地。其次是中期策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以是其中一項。但其他棕地,包括早已規劃的東北發展,為什麼不動工推展呢?再來是長期計劃,填海是主要的選項,也應與短中期策略同期推展,形成滾球式的房屋建設計劃。

不過,「明日大嶼」計劃把東大嶼的發展由1000公頃擴展為1700公頃,應有戰略意圖,不能只是建房屋,應付居民的房屋需求,而沒有更大的地區發展。

若政府決心解決房屋用地短缺問題,短中期的策略應是紓解。遠期策略的填海便要有更大的發展考慮,特別是相關的配套基建,如鐵路、橋樑等連接其他地區,不應只着眼填海新地的發展,而要有全盤的視野。如沿海鐵路(實際是屯荃鐵路的擴建)會改變屯門、青山公路沿線的發展。即使不計填海新地,屯荃鐵路「復活」亦會推動沿線的房屋、商貿大發展,且與輕軌、西鐵連成一個大循環,影響更大。

反對填海者多是為反政府、爭取政治本錢而反對,他們的政治反對可以不理。但林鄭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粗糙簡陋,匆忙推出也只屬政治公關操作。若以此來替代短期策略,順應既得利益者,保留粉嶺高爾夫球場及私人遊樂場,則其心可誅了。

關起門拍腦袋決策

港府提出的「明日大嶼」,錯不在填海,而是匆忙提出,沒有詳細討論戰略如何、策略如何、與周邊如何配合。或許政府官員以為香港除政務官與一些規劃官員外,無人會有學識能力批評政府提出的任何大計,便可胡混過關。

當然,反對「明日大嶼」的人,不少是為反對而反對,全面否定填海,沒有根據或理據,只是譁眾取寵,用一些亂編的理由來試圖欺騙無知的群眾與媒體。他們提出的反對理由低級錯誤,卻有數千人參與示威,也反映這些人不用大腦,別人叫他們反便反。另一方面,亦足以顯示政府在提出計劃概念時,準備極不足,連一些基本的問題也沒有預先準備和回應,是心存僥倖抑或是他們本身的能力和知識有限?政府不是沒人才,社會不是沒專家,只是林鄭施政還是政務官員關着門拍腦袋來定政策。

有關填海的大多數問題,相信在爭論後可以辯清。一是填海是香港發展的基石,問題只是在哪裏填、怎樣填。二是填海選地不會耗盡儲備,這屬土地投資,成本之外還有收益,且以香港土地供應情況看,收益必然大於成本。三是填海工程及配套設施是分階段分年進行,在現時每年的基建工程費加上幾百億元便足夠。四是填海工程是創造經濟活動,帶來收入與就業。五是填海帶來的交通等基建措施改善,正好補香港基建落後的毛病,對整體經濟增益巨大。

政府要講道理,社會也要講道理,道理不是喊口號,也不是特首說說便是。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