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大灣區如何發展,勢必對香港的社會經濟轉變帶來重大衝擊。這不是一個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未來發展的意願的問題,而是客觀形勢使然。區域融合早已啓動,無論港方在主觀上有何看法,大趨勢仍會繼續進行,基本上不再是一個是或否的選項。這也就是說,單向的融合亦一樣可以支配整個區域發展的局面。至於這種整合的形式是否對香港最為有利,則是另一個問題。
單向融合可支配區域發展
簡單而直接地說,就算港方停頓一切與區域融合有關的基礎建設,社會經濟整合一樣會像過去與現在般繼續發生。事關香港確實已進入了大灣區的一兩個小時的生活圈,沒有了北向的流動,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南向的流量。
面對這種宏觀的區域轉變,香港不得不為自己找個位置。但在這個重新定位的過程中,香港所採用的方式,倒像「小學生作文」般「寫我的志願」:立志要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且以此作為特別行政區於發展大灣區的主要角色。目前最有利於香港實現這個志願的因素,是北京領導人曾表示支持。除此以外,香港在這方面的競爭優勢,並不如官方論述所講的明顯。
立志做龍頭易 能否成真另一回事
我們要爭取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當然不是不可以,而是必須意識到,今時今日要在區內搶得龍頭的地位與角色,不可能不面對周邊地方的競爭,並且真的要有辦法在競爭過程中勝過,方可登上那個位置。立志是一回事,願望能否成真又是另一回事。這裏的一個重要的相關問題,自然是香港在區內的競爭優勢。這其實需要系統的分析,在城市的(例如深圳vs. 香港)、行業的、企業的不同層面上,深入了解哪一類產品、哪一個部門人家早已發展出一定的規模,形成了集群或連帶的效應,累積了人才及連繫產業,令它們的地方具備難以取代的優勢。而這類提問必須反覆提出,逐個創新環節作出評估,始可勾畫出一個有參考價值的策略圖案。知彼的同時,也可知己。經過系統的比較分析,才可以更有把握地說出,在哪些方面我們或者仍有條件後發先至,又或者在哪些方面確實需要肯定人家之所長,只能在周邊或上下游配合、分工合作等等。
以上所講,只是一兩個提問的例子,而並非資料整理、分析的全部。而我有理由相信,香港特區政府早已做過類似的研究,對形勢有所掌握。在此提出這些提問的目的,只是想提醒政府,在摸索經濟轉型新方向、推動新的創新科技的時候,除了要表現出一份決心、志氣之外,還需要有一種態度──認真對待競爭對手。至少閉門認真地討論一下,如果大灣區內存在一個創新科技中心,為什麼會位處香港?對外的公關宣傳,可以繼續大談什麼「優勢互補」、「區內可以容納多個發展中心」、「香港享有國際聯繫優勢」之類空洞的講話,但對內則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部署,要有一套可操作的戰略。
跟上面的討論相關的一個提問是:究竟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有沒有想過,站在國家的層面來考慮問題,主題是如何將大灣區打造為一個於世界上處於領先位置的經濟區域?還是通過灣區的發展,來扶持香港特別行政區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是一致的,但也可以有所不同。以後面的一個提問來考慮,那當然是以香港為首,並且通過政策來向它傾斜,保證它有所作為。不過,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則或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整個大灣區發展為世界級的區域。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則香港並不是必然的主角,兼且對它特別照顧,無助於提升其區內及區外的競爭力。
考慮香港發展 較少區域視野
對於大灣區的整體發展(並以它的發展作為核心提問),究竟香港有沒有認真想過,可以有何貢獻?如何貢獻?現時在香港內有關大灣區的討論,談很多灣區如何幫助香港變得更好,而較少討論怎樣可以將灣區整體向更好、更有競爭力的方向發展。說得直接一點,很多時候,香港會覺得大灣區發展要有香港,但在考慮香港的發展時,卻很少會有區域的視野。同樣,這也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如此這般,大家繼續泛泛而談大灣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