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可持續的幸福

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屆樽頸,經濟市場過界演化成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的無盡需求。

《幸福「槓桿」》是筆者新書的書名,帶出的主題是如果懂得令自己幸福的方法,通過智慧和慈悲可以將幸福不斷放大槓桿,與人分享。在過程中,不但自己的幸福不會減少,反而是別人愈幸福丶自己愈幸福。

幸福定義不斷演變

但是要將幸福「槓桿」與人分享,首先要明白幸福的源頭和創造幸福的方法:尋找幸福是要通過物質生活的工作和消費,還是要通過精神生活的價值和意義?

西方社會對幸福快樂的定義隨着時代不斷演變: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主張美好的人生(Good life)是以道德去衡量,霍布斯(Thomas Hobbes)則將好壞以享受到快樂和痛苦來定義。 快樂後來由享樂改為功能上的用途定義,起初如邊沁(Jeremy Bentham)強調社會的功用(utility)和福祉,後來演變如穆勒(John Stuart Mill)強調個人的功用和滿足。西方經濟學最終將生產和消費、功用與個人及社會的幸福快樂連結在一起。

升職加薪未必幸福?

就幸福快樂而言,我們對真正的幸福感(我們真實的感受)、别人是否覺得我們幸福(別人的眼光)、是否擁有幸福的途徑(金錢、工作、家庭、物質生活等等)三者之間的關係,不容易分辨。我們的工作和財富久而久之成為我們的身份定位,甚至當失去了這些東西時,我們覺得失去自我肯定和別人的認同。最壞的情況是當不幸破產或失業時,連自我尊嚴和精神的支柱亦被同時摧毁。

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卡納曼(Daniel Kahneman)和他的研究團隊認為,大家或許過分強調傳統的成就(如收入)對快樂的貢獻。 美國經濟學家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的著名悖論Easterlin Paradox指出,雖然在個人層面上收入提升有助個人的福祉;但在國家層面,以實質收入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計算的經濟增長,與報告的福祉水平(reported well-being)並非有很大的關連。另外,若果相對收入(relative income)保持穩定而絕對收入(absolute income)水平提高,個人的福祉或許不會改變。研究證明收入提高可以增加快樂的機會和渠道,但長遠對人的福祉的影響反而不大。大家可能會問,經濟理論不是強調收入、功用和快樂的關係嗎?如果日做夜做升職加薪,經濟發展都不能讓人感到更幸福,那發展所為何事呢?

再思苦樂 重塑生活

經濟學原有「經國濟民」的意思,是家國大事,影響深遠。然而現在新古典主義經濟(neoclassical economics)強調個人主義,假設個人是理性丶自主丶自利甚至是自私的個體,追求利益最大化,重價格多於價值。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在法律和市場規範內反對政府干預。反觀佛法強調人的行為思想,佛經常言放下丶要捨得;市場經濟的最大化和佛法的最小化,似乎牛頭不搭馬嘴。佛法希望我們明白「苦」和「樂」的真正分別,不要以「苦」為「樂」,快樂亦有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我們會否願意放棄低一層的快樂而去尋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提到更高層次的快樂,有不少朋友會問佛教不是強調放下嗎?不是要不執着、要解脱嗎?要離「苦」得「樂」不是很矛盾嗎?其實如果將「樂」的定義以「離苦」、「寂靜」和「煩惱的熄滅」去了解,那在生活中將「苦」層層遞減,又有何不可?

佛學為經濟學注入新思維

佛學經濟學是筆者過去8年專注研究的領域。這一類跨領域的研究不論對傳統經濟學或佛學研究來説都是另類的。但正如David Loy在The Religion of the Market一文所警示,市場經濟已發展成一宗教,要世人相信消費為核心價值丶經濟法則為教條丶無形的市場之手為全知全能的救世主。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去到一個樽頸位,而經濟市場過界演化成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的無盡需求。或許佛學經濟學這一類跨領域的研究,可以用不同角度對市場經濟遇到的問題提供新的思維角度和解決方法。

感恩得到灼見名家邀請,筆者重新整理了近年在佛門網的專欄文章,將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在經濟生活中體會佛法的智慧、如何將幸福持續「槓桿」,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幸福。

原刊於佛門網,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吳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