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角色之轉型

教師的轉型,首先是社會變了,其次是改變「教」與「學」之間的相互觀念。

上周談到新世代的社會,需要新世代的教育。這不是為了什麼抽象的教育理想,也不是什麼盲目的世界潮流追趕。這是因為社會變了,舊時代建立起來的全社會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承擔社會賦予的使命。教育體系,即所謂教育制度,也可稱為學校制度,因為舊的觀念,教育就是發生在學校裏面的事情。

本欄曾經提過,現時社會變得非常多元、多變,已經無法以簡單的「一技傍身」、「一紙文憑」,就可以「一勞永逸」、「一帆風順」、在工作上「從一而終」。

另一方面,人類本來就是多元的,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只不過為了社會挑選的目的,我們被逼(也逐漸習以為常了)把學生放進劃一的課程裏面,逼着他們按照劃一的學習模式、劃一的學習內容、劃一的學習過程,而按照劃一的要求去測驗他們,把他們分等分類。這些話,在本欄已經說過多遍。

這種模式,開始走不下去了。多元的人類,已經不太願意在這樣的劃一模式裏面度過他們的青春。筆者說過:現在的教育制度,像是在拷打學生,直至他們向制度屈服。這是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對於教育不滿的同一個最終原因。而同時,學生畢業以後,面對的工作、知識、友朋、科技、環境、意識,都會不斷變化,而且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變化的幅度也愈來愈大。我們給予他們的學習經歷──聽、讀、寫、靠──已經無法讓他們度過變幻而莫測的未來。

學生經歷 顯見多元

教育因此要變。教育會變成怎麼樣,誰也不知道。但是,不變就是教育的不負責任,那卻是可以肯定的。如何變?第一步,也是比較簡單的一步,是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讓他們有多元多樣的學習經歷,而不限於課室、圖書館、實驗室。

說得容易,這種經歷的拓寬,實施起來,其實牽涉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香港在2002年開始的課程改革,只不過是稍微壓縮傳統的「科目」,讓出空間,讓學生有種種其他的學習經歷。假如理想的教育改革,是一場馬拉松賽跑,這樣的課程改革,只不過是起步的幾百公尺。但在教育界已經需要有頗大的調整──學校生活、教師職能、資源分配……都需要作出前所未有調整。公開考試、大學收生、工作招聘,也需要作出明顯的調整。這些教育以外的變動,又掉過頭來影響學校的運作。

所有的種種調整,其實歸根到柢是教師的調整。教師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以前沒有做過的、沒有學過的、想像不到的、「與我無關」的,現在都要承擔起來。而且往往是還沒有想清楚,還沒有機會實驗,就要「上馬」了。不是有誰霸道逼着教師,也不是有誰故意與教師過不去,而是形勢不饒人,稍為走慢一步,又會對不起一批學生。人們有時候說,「改革太急了」。也的確會有改革步驟上的誤差,有過程設計上的缺失,有各個環節的不協調;但是,總的形勢是,我們的教育已經遠遠落後於社會的期望,不容我們慢下來。

那大概是上一輪教育改革的處境,但那是接近1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的社會形勢,又變了。方向仍然一樣:社會愈來愈多元,而且正在發散變得更加多元;世界的變化,愈來愈莫測,而且愈來愈是在我們意料之外;年輕人面臨的工作和生活,變動也愈來愈快、愈來愈沒有先例可循。

教務職責 趨於繁重

假如說上一輪的教育改革,其性質是在傳統的「科目」以外開闢學習機會,那麼現在2018年,面臨的起碼是三個方面。

第一,學生的學習經歷,已經有了前所未有的多樣可能性;遠遠超越課堂教學與傳統的課外活動。

第二,每所學校、每名學生面前,已經有了個別化的選擇;十名學生,也許就有十種不同的學習經歷。

第三,公開考試之外,每名學生的學習,已經產生很多樣的學習成果,很難用傳統的考試方法來評量。

簡單來說,表面上,學生仍然是循着公開考試的規格,要考好入學必須的「科目」;實際上,學生的學習生活,已經超越了考試的範疇。不管學生的成績好不好,他們的學習生活,已經不是簡單的學業成績、考試分數。

值得注意的是,學業成績非常好的學校,成績好不在話下,正在不斷放開營造多樣的另類學習機會;學業成績比較勢弱的學校,反正成績提高不是主要目標,也有不少正在開展非常蓬勃的另類學習機會。還有頗多的一般學校,正在努力開闢琳瑯滿目的另類學習活動。

但是,學校仍然是這些學習活動的樞紐。教師的承擔,就更繁重了。說「繁」與「重」,也許不準確。顯著的問題不是「太繁」、「太重」,假如問題就是「繁重」,那是增加資源最好的藉口,也是把矛頭指向政府、把責任推給政府最省力的辦法。現在面對的是,學校角色、教師角色的轉型。這就不是簡單喊幾句「爭取資源」的口號,就可以解決的。

學校的轉型,包括許多方面:教師的學歷和職級結構、具體教學以外的教育專業力量(例如統管全校的語言、藝術、IT)、非教育性的專業力量(如財務、衞生、環境、健康……)。這些結構性與功能性的環節沒有改進,就無法使資源配置可以符合新的學校角色。徒然增加資源,只會浪費,甚至會固化了現狀。

適應變遷 三個角色

教師的轉型,首先是社會變了,大家愈來愈意識到,教育不再單純是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場所。後工業社會的工作,個人的因素愈來愈重要。在工作中,愈來愈需要個人在知識與技能之外的素養,如態度、操守、關懷、尊重、包容、韌性……即中國傳統「教書育人」裏面的「育人」。而這些品質的養成,主要不是靠上課與考試,而是教師本身的素養,讓自己成為關心學生全面發展的「長者」或者英文的mentor。這也許是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提出教師的一個角色:關愛學生的育才者。

其次是改變「教」與「學」之間的相互觀念。「教」,是為了「學」。一則學生的「學」,並不一定來自教師的「教」。二則學生的多元學習方向,已經不是教師可以全面監控的。三則假如逐漸增加學生自選自學的元素,教師的角色,就完全不一樣。愈來愈明顯,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同行者、合作者。這也許是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最近提出的教師的另一個角色:啟發學生的共建者。

社會不斷在變,還會不斷地變,要學生學會學習,教師也要學會學習、不斷學習。教師這個行業,既是研究「學習」的專業,也是一個需要教師本身不斷學習的行業。所謂「學習的專業,專業的學習」(A Learning Profession)。

所有可用於學生的學習理念,全部適用於教師。譬如說,教師工作的進展,不在於新興的理論,而在於在現實中嘗試與創新;邊做邊學邊創造理論。又譬如說,教師工作的進展,最有效的是運用集體智慧,香港在這方面很有長處。教師的專業優勢,應該在這些方面表現卓越。這也許是提出的教師角色的第三個方面:敬業樂群的典範。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