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所論,不是講時興的STEM教育,而是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挑戰,尤其是高等教育。本文的內容,部分來自昨天在浸會大學一個國際會議的主旨報告。
退任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四年多前在招聘諮詢大會上,回答筆者的問題:「你認為高等教育的未來是什麼?」答說:「科技(technology)!」但是對於這樣的答案,不無意外。
科技發展 連綿長河
科技的發展,說「一日千里」,毫不為過。手頭有兩張從梁錦松南豐的同事取來的照片:1900年4月,紐約第五大道,滿街都是馬車;1913年3月,同樣的地點,滿街都是汽車。以那時候事物發展的緩慢速度,不到13年,整個社會都改觀。聯想:到什麼時候,第五大道會滿街都是自動駕駛汽車。半年前,出示這幾張照片,人們還會覺得新奇;事隔不過數月,聽者已經覺得將是不久的現實。
科技的發展,其實不是今天開始──蒸汽機、電、電報、電台、電視、電腦、互聯網、智能手機……都是科技發展長河中的小段。今天又有了虛擬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再加上不斷發展的社交媒體,看來都是這種發展的繼續。現在已經有香港的學校在利用虛擬技術,讓學生走進古羅馬的市集;我們也有同事正在研發軟件,讓香港學生可以走進中國少數民族的生活。這些都不再算技術上的什麼創新。
筆者認為唯一例外的,是大數據。大數據將會形成共享經濟、共享社會,許多「中心」,將會逐漸消亡──餐館、銀行、律師行、圖書館,甚至醫院。傳統的旅行社,已經感到壓力;許多零售的營銷行業,也在消亡。只要到內地城市看看,已經沒有人購置私人的單車了。奔馳汽車的總裁,預測很快就有一天,再也沒有人購置私家車。
對於教育來說,尤其是高等教育,知識的共享,將會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他們還會看書,還會上課,但是意義已經不一樣。目前高等教育對於科技的運用,可以大概分三類。
第一類,是按照傳統的教學習慣,運用科技改善效率與效果。現在普遍運用的ppt,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不過是從黑板、白板,演變為銀幕。說是改善,是因為教師需要事先有系統地把內容整理好,由不得教師信口開河;在所謂的「翻轉課堂」,教師還需要事先把ppt在線上傳給學生。不過,這並不等於把學習的過程,向學生開放;也不等於把有關的材料,向學生開放。學生仍然可以是被動的學習者。
釋放學生 科技要務
即使是現在風行一時的MOOC(「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許多大學花了大量資金,類似正規拍電影的運作,把最精采的教授講課,上網讓更多的人可以分享,這當然是好事。許多地處地球邊遠地方的學生,可以聽到MIT著名教授的授課,那是以前無法想像的。但是深究一下,還是假設教授的講課──單向傳授──是學習的主要方法。環觀大學校園,這樣的講課,已經逐漸不是大家所嚮往和欣賞的。
教師從講課,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員、共學者、共創者;學生從被動的聽講,變為主動的學習設計者、搜索者、探究者;已經愈來愈成為大學學習的主流。學生的集體製作或者創作,已經逐漸進入相當大部分的大學學習。
第二類,學生可以通過課程的專用網頁,在課堂以外、課時以外,與教師和同學自由交流溝通。這種形式,其實幾乎已經有了超過20年的歷史,有些院校,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學生要求有這樣的平台。這種平台上的互動,給了學生很多學習的空間,把單向的傳授,一下變成了學生為主的過程。當然,這類的平台,不同院校、不同教師,會有不同形式的、不同程度的使用。
初用的教師,會覺得負擔太重;他們容易把平台上的互動,看成是批改作業的變種,課室課時以外還要時刻守住那個平台,還要不斷回應,太累了。其實這是因為教師還是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教」而不是「學」;因此對於學生說些什麼、有沒有說錯,耿耿於懷。所以不敢大膽使用此類的平台,有時候這些平台就形同虛設。要是放手讓學生在平台上互動,他們可以碰出許多燦爛的火花,那可以是最精采的學習。
第三類,也正在陸續出現,是讓學生有充分的自由,在互聯網上建構自己的學習。周前介紹法律學院同事郭力祺,讓學生從本地新聞出發建構自己的學習,原理一樣。
學生學習 貴在主動
在浸會大學的會上,茶歇時有來自越南的教授,問起如何教教育研究方法。筆者的舉例建議,是讓學生先自由地做一項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小型調查,大家分享過程與結果。教師可以抽出少數的例子,全班一起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滲進許多原理,最後才一籃子介紹理論。不必計較是否每一名學生都做得正確,但一定是最有效的學習過程。
另一位來自印尼的教授,談起如何教授食物科學。也完全可以在開始的時候,讓學生選擇自己的目標,在網上尋找有關資料(例如糖份的比較),通過集體分析,滙集全班的智慧,不斷豐富大家的知識,逐漸滙總成為完整的理論。要是相反,從理論開始,雖然一定有很健全的邏輯性、分析性框架,但是沒有生動實例的支撐,不會是一個有效的學習過程。
在這類的學習過程,並不依賴任何特製的軟件,學生只需要運用互聯網上面現有的資訊,就可以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這裏只不過是聊舉數例,並非假扮筆者可以通懂教授所有科目。旨在說明,科技的運用,關鍵不在科技,硬件或者軟件,而在於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說到底,科技是手段;有了好的教學理念,科技就能如虎添翼,讓教學理念更加有所發揮。假如仍然抱着陳舊的教學理念,科技反而會把陳舊的理念固化了。現在市場上,就有許多流行的教學平台,其實是運用了非常保守的教學法。
筆者認為,面對突飛猛進的科技,高等教育的任務,也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讓學生掌握技術,這是最起碼的。二、由於科技的發展,不斷調整教與學的關係,改變訊息傳遞的途徑。三、通過科技,讓學生的學習最好;也就是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四、讓學生運用科技,創作或者製作,在使用中學習技術。五、讓學生理解運用科技過程中的道德操守問題,尊重別人,保護自己。六、對於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影響,作前瞻性的、批判性的探索。
科技還在不斷猛進,以上只是筆者目前的認識。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