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建議,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虛實之間令人玩味。徵求意見稿臚列18選項,劃分短中期、中長期、概念性等三大類。驟眼看來,洋洋大觀,各有千秋,待輿論辯證各抒己見,再衡量得失始作定奪。深入分析,虛選湊數者多,實擇認真者少。政府好整以暇,看來心中有數。
房地產發展影響深遠
香港房地產向來以私營為主流,公營對象是基層,屬社會保障,而資助置業則是填補兩者間的空隙。公營和私營房屋(包括資助置業)應是相輔相成,而非上進階梯,由租賃升格置業,由公營升格私營。
不過,政府卻似另有盤算,改變初衷,以資助置業解決老大問題,專責小組遂肩負覓地公用重任。
回顧歷史,房地產發展有三大里程碑,影響深遠:
一、十九世紀中葉,修塘蓄水以供給自來食水,隨後百年加建大小水塘,應付人口增長,即使1967年引進東江食水穩定水源,水塘功能有增無減。郊野山嶺大多是集水區,嚴禁建設發展,保護河溪上游水質;山麓是排洪區,廣修渠務暢通河道,消除上游截流改道對下游影響。山嶺脊脊相連,集水區環環相扣,《郊野公園條例》(1976)除保育環境,也保護集水區,一箭雙鵰。
二、上世紀七十年代,政府發展新界,開闢新興工業兼疏導人口,配合經濟轉型,需徵用鄉郊土地,建設新市鎮。不過新界是租借地,1997年歸還後,原地主應可恢復租借前原始權益,若收地發展須額外補償。最終與原居民協議,男丁有權世代在本鄉建村屋自住,一生一次並豁免地價。丁屋有價有市,日後若放售,須補繳市值地價。若丁權地權雙劍合璧,更是一盤生意,覬覦者自然眾多。
三、適逢香港海運騰飛,後勤用地需求大,荒耕農地臨時改貨櫃(集裝箱)停放用途者眾,政府興訟禁止擴散,終審敗訴,打開缺口。農地不得建屋,卻可作非耕種用途。
地產商洞悉先機,爭相收購作儲備,伺機發展,難怪截至去年底,四大地產商已擁有農地儲備達1,040公頃之多。
溫故知新,明乎歷史背景,始了解困局底因,看透專責小組選項是虛是實。回歸20年來,三任行政長官心力交瘁,卻錯判形勢,以為是簡單供求問題,事倍功半。董建華(1997年至2005年)大膽增加供應,目標每年建屋85,000伙,卻礙於資源力有不逮。曾蔭權(2005年至12年)九招限制供應,捱過金融風暴及「沙士疫症」,誰料需求反彈,卻措手不及。梁振英(2012年至17年)辣招壓縮需求,讓供應迎頭趕上,卻扭曲市場,泥足深陷。彼等皆混淆表徵與底因,供求失衡是表徵,樓價租金與收入脫節始是底因。
三任特首錯判形勢
其實20年來,樓價起落與住房空置無直接關係(表1)。出租公屋及資助置業是分配,住房多出住戶5%(即空置6%)屬結構性。私人住房多出15%是偏高,也不尋常。去年底約有250,000伙空置或無人常居,其中新盤近萬,即使減除比率亦相差無幾。
近年「劏房」分租戶激增,已超越萬戶,但影響統計不大。市道循環暢旺時有屋找人買是反常,合理解讀是業主善價而沽;公屋輸候期愈拉愈長,新盤將貨就價,佐證樓價租金與收入嚴重脫節。
董曾先後主政共15年,私樓空置現象被市道起落循環掩蓋,以為土地短缺是底因。彼等忽視現實,樓價大漲小回是形勢使然,卻擇善固執,解讀為政策奏效,未能因時制宜,種下近年亂局禍根。回歸前,每年批地上限50公頃,超額需中英雙方協商,董建華誤判求過於供,漠視回歸後已撤銷,建屋大計無疾而終。客觀形勢有變,需求驟減,樓價地價滑落,曾蔭權也誤判供過於求,叫停資助置業止血,公私營房屋之間頓失緩衝平衡。
梁振英主政5年,以為開源節流治標治本,可立竿見影。美元泛濫利率近零,資產通脹推波助瀾,需求反彈虛實難分,辣招治標不成,反助長樓價飆升60%。見縫插針建公屋、提高發展密度等,觸動地區利益,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成立長遠策略委員會治本,推算10年需求共450,000伙,卻欠具體方案覓地建屋,人走茶涼也不了了之。
林鄭月娥去年接任,改弦易轍收拾殘局,以資助置業為主軸,成立專責小組覓地;專責小組躊躇滿志,開出30年期票,公眾頓失方向,各路英雄自說自話,政治表態者多,實事求是者少,辯證更是夜長夢多,尤會招來遠水難救近火之譏。
顧名思義,概念不外構思,不過個別選項紙上談兵。例如填平船灣淡水湖簡單,整治原集水區生態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即使今天有共識,也無把握克服重重難關,再創先河。
貨櫃碼頭建上蓋建住房,即使非天馬行空,也違反城市規劃原理。規劃布局乃地盡其利,也需先天分隔不兼容用途,達致最佳成本效益。住房與碼頭不兼容,勉強毗鄰需後天緩衝分隔,成本高、售價貴、環境差,市民何來得益?眾多概念是虛是實,相信市民心中有數。
中長期選項中,外圍填海、善用岩洞地洞、縮減郊野公園等皆非新意,但觸動環境保育等爭議,夜長夢多。上文解釋郊野公園與集水區實際連體,發展郊野公園邊陲,需通過安全評審,也有先例可援。訴諸群情,妄定目標,則只會是「煲冇米粥」。
搬遷污水淨化設施入岩洞知易行難,先天風險極大,任何差池足以致命,生態災難無可挽回,成本效益難望對稱。眾多選項是虛是實,不言而諭。
開出30年期票欠承擔
短中期選項中,焦點落在私人康樂會用地。唯此舉容易激發仇富情緒,表面看權在政府之手,其實處處被動。會所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皆屬私人財產,不可能無償歸公。就以粉嶺高爾夫球場為例,地段連設施市值租金,官方估算為每年8,200萬元,若以5%回報率計,物業估值16億元;若收回發展,設施重置成本約12億元。況且全港房地產依例可續租至2047年,每年地租相等3%市值租金。政府卻訴諸民粹,偷步投石問路,擬取巧收回各會址,徒惹爭拗甚至對簿公堂,官司肯定曠日持久。
上文解釋新闢土地集中在新界,儲備官瘦民肥。專責小組估算30年內共欠地1,200公頃發展,而私有棕地農地達2,300公頃,足夠填補有餘,及早發展乃最實際選擇。不過,利益攸關,縱橫交錯,費煞思量。綜合各方資料,政策藍圖一目了然,主軸是資助置業,新發展區遠水難救近火,寄望專責小組集思廣益出謀獻策,尤其釋放棕地農地應急。專責小組理應深入分析可行者,條陳利弊得失,讓社會聚焦辯證,卻捨此不圖,開出30年期票18條選項,欠缺承擔,未孚眾望。
增闢土地翹首以待,你我抉擇表裏不一。土地供應是經濟,土地權益是政治,息息相關,卻不可混為一談。30年太久,只爭朝夕,既然土地短缺迫在眉睫,專責小組何不專注土地經濟,拿出切實可行方案,坐言起行?何苦沾手政治,越俎代庖?既然釋放棕地農地是首選,何不開宗明義,集思廣益凝聚共識?何苦漁翁撤網,故布疑陣,虛耗時光?
正本清源,公屋私樓供求錯配,源於私樓市場失效,而後者源於辣招過猶不及;釜底抽薪,檢討辣招,放寬管制,讓邊緣公屋需求回流私樓,紓緩公屋土地需求,始是長治久安上策。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