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一份報章放出消息,謂當局行將修訂通識教育科──課程改革核心科目之一;結果已趨平靜的「通識漩渦」又重新濺起浪花!更有報章在同一日內,在不同版面刊出多篇評論文章,多個教育團體亦急忙發表各自見解。
可惜的是,有些評論並非從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或學生應試等角度提出;有從既得利益者角度出發的,也有牽上坊間社會事務的說法。事實上近年不少社運或政界中人,對通識教育科指指點點,以致本科披上多一層色彩。故此筆者曾提出應該將她還原成為一個普通學科(註)。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高中新課程已施行了一段時間,若針對「學、教、評」認真地做檢討和修訂,也算是裨益莘莘學子。如年底開展檢討,連同撰寫諮詢,少說都要三、四年;到推出落實修訂版,那會是距離首屆DSE公開考試十多年後的事了。
必修有理 免考可鬆綁
通識科的源起是在20多年前,由於展望未來知識型社會,對年青人的要求將有很大的變化。這個課程着重多元化學習、多角度思考、獨立批判思維,注重共通能力多於知識傳遞;過去多年的實踐確實令中學生關注社會事務多了,所以通識教育科是有存在的價值,不應輕言取消。在課程檢討時,應該保留必修科的地位。而且現時通識教育的教師團隊已組成,我們應保留這股教師實力,協助年青人培養多元化的高階思考能力。
然而目前通識教育的公開考核模式卻產生異化效果。由於核心科的地位,是入大學的關卡;前級教學現場為了增加學生考試過關的機會,早已把教學演變成操練。大量坊間出售的教學資源的設計,說穿了就是操練考生適應試題框架和應答技巧!這些現象背離了學科原初設計時的初衷和目標。
公開試基本上仍是紙筆考試,考生表現出的更多是掌握語文的能力,這與語文科或其他選修科並無分別。既然如此,實在不必要求考生多考一次;所以不需設置以紙筆應考的公開試。
有論者指通識教育科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若挪走公開試,基本上都算有少許鬆綁。其實壓力是來自改革後的整個高中課程,全科檢視、修剪甚至削減課程內容,才是真正有助拆牆鬆綁。
保留評級 升大關卡仍保留
傳統智慧謂:不用考試的學科將被矮化,或者惹來學生不認真上課。正如前文所述,通識科價值仍在,所以不用考試但文憑上仍應列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尤其是大學收生條件早已列明四個核心科目必須達到3322的水平,為減低變革的衝力,這個條件不需改動。通識科評分應完全採用校本評核方式。事實上本科特色:獨立專題研究,本來就是設計來考核學生在紙筆以外的共通能力,應予保留。通識科老師除施教外,亦負有引領學生進行專題研究、評估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最終持續性評核的成績就成為學生的評級。評級分為三級:不合格、合格及優異。如何評定優異,可由業界及大學進一步研究。
上述的考核改變更可配合削減課程內容,藉此騰出時間表上的空間,成為一個小通識科。課程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學習方法、思考方法和研究方法等;甚至只需要在中四、中五兩年內完成獨立專題研究報告。騰出的課時亦可以讓學生多選一科選修科,或由學校提供STEAM、個人成長或健康生活課程,來豐富高中級的學習生活。
至於有人提出重整六個單元的課程內容,改組為一個選修科;這與本文的思考並無衝突。事實上近十年的新高中通識課程,已開拓出一個全新學習方式,對不少學生甚具吸引力。至於必修通識與選修通識如何配合,這是很有彈性的,相信業界和政府一定可以尋找到最好的方案來。
註:2014年10月7日。《讓通識回歸為一個科目》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