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各不同 輕嘗淺酌說「瘦馬」

到底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西方、印度和中國),瘦馬被予以何種形象和象徵?有何不同?涵義何在?又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弄清楚這些問題,好處甚多,最起碼也能夠開拓眼界,增添逛博物館的樂趣。

普遍來說,馬的形象相當正面,我們的成語中有「千軍萬馬」、「車水馬龍」、「秣馬厲兵」、「馬到功成」和「橫刀躍馬」;有關馬的外表,則有「膘肥體壯」、「輕裘肥馬」、「秋高馬肥」、「肥馬輕裘」和「膘肥體壯」,都是褒義詞。

這裏的「膘肥」,乃指動物小腹兩邊的肉相當肥實,常用來形容馬匹。

如此「膘肥體壯」的健康形象,在中國歷代繪馬畫作中比比皆是,例如唐代韓幹的《牧馬圖》、北宋李公麟的(五馬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騎圖》,當然也包括來自意大利的清廷畫家郎世寧筆下的《百駿圖》,以及近代徐悲鴻筆下的《駿馬圖》,那些馬兒都是英姿勃勃,充滿生氣。

至於唐三彩馬,更是骨壯膘滿、比例勻稱,令人聯想起古詩「青驪八尺高,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神氣十足的駿馬形象,躍然紙上。

中國傳世畫作中似乎極少出現瘦骨嶙峋的馬,而「骨杉杉」、「瘦蜢蜢」的唐三彩馬更是難以想像。

但中國美院的曹天成獨居慧眼,在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的幾幅畫作中,看到數匹孤立無援,遊離於群體之外的瘦馬形象。因此他以清宮檔案及耶穌會成員往來書信為基礎,全面展現了意大利畫師郎世寧(1688-1766)在華期間的生活和工作,寫出了名為《郎世寧在華境遇及其所畫瘦馬研究》的博士論文。

透過諸般史料,曹天成發現朗世寧在傳教事業和繪畫創作中,遇到難以克服的矛盾和難關,經歷坎坷。他因此認爲,郎世寧之所以在作品中多次描繪瘦馬圖像,是他在華傳教事業受挫,以及在皇宮內地位失落時,內心苦悶情緒的自然流露。

故此,瘦馬形象很可能是朗世寧在華境遇的心理投射。

此書數年前已經出版,我本想予以介紹,來體會郎世寧的內心世界。但寫作就是充滿變數的探險,在撰寫過程中,我反而對文中的瘦馬起了濃厚興趣。到底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中(西方、印度和中國),瘦馬被予以何種形象和象徵?有何不同?又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

弄清楚這些問題,好處甚多,最起碼也能夠開拓眼界,增添逛博物館的樂趣。

西方文化中的瘦馬

在西方文化中,瘦馬一向被視為死神的坐騎,而在歐洲繪畫史中,最著名的瘦馬圖就是德國中世紀畫家丟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的《啟示錄四騎士》(The Horsemen of the Apocapypse)。

《啟示錄四騎士》
《啟示錄四騎士》

《啟示錄》來自《聖經》故事,是使徒約翰受上帝啟示後記下的所見所聞,主要內容是神在「最後審判」前對人類惡行所予的各種懲罰及種種徵兆。四騎士是「瘟疫」、「饑餓」、「戰爭」、「死亡」,代表着四種邪惡力量。他們奉上帝之命,要滅掉世上的四分之一的生物,而剩下的將獲得悔改的機會。

在這幅作品中,左下方鬚髮全白的老騎士就是「死亡」的代表。他神情恐怖,形同骼骸,手持鐵叉,騎着瘦骨嶙峋的灰馬,衝向人群,將之踐踏在地,象徵着死亡橫掃人間。這幅畫目前藏於大英博物館,我之前並未留意,下次再訪前可要做些功課,以便好好觀摩。

另一幅著名油畫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1569)的油畫──《死亡的勝利》(The Triumph of Death)。這幅畫描繪了死亡降臨世界時的恐怖而悲慘的情景。

《死亡的勝利》
《死亡的勝利》

畫中共有兩匹代表死亡的瘦馬。在靠近中心位置,死亡之神揮舞着巨大鐮刀,駕着一匹暴烈的紅色瘦馬,瘋狂地衝向擠在一起爭相逃命的芸芸眾生。而在畫幅的左下方有一匹淺灰瘦馬,拉着滿滿一車人骨,低頭前行。馬背上的死神右手提着沙漏,提醒人們時日不多,左手搖着鈴鐺,召喚人們步入死亡。

這幅畫中有許多物件符號,如喪鐘、沙漏、鈴鐺、鼓、小提琴、琵琶,透過視覺和聽覺,帶來種種寓意,值得細細玩味。有意思的是,那些啃食着人肉的狗,也是瘦骨嶙峋。

這幅畫作意念並非來自《聖經》故事,而是現實世界的寫照。彼得・勃魯蓋爾生活在西班牙統治尼德蘭的最後時期,那時宗教裁判所瘋狂鎮壓異教徒,以及西班牙的殘酷殖民統治,導致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畫家作此畫作,就是為了揭露西班牙政權和宗教裁判所犯下的罪惡。

可以說,在西方文化中,瘦馬與死亡或死神的聯繫基本上早已固定。但也偶有異例,例如在16世紀的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文學經典《堂吉訶德》中,那位既浪漫又狂妄的騎士堂吉訶德就是左手持盾,右手持矛,昂首挺胸地騎在一匹瘦馬上,向着風車衝殺而去。

《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

但這只是爲數極少的例子,而且堂吉訶德也是偏離正軌,脫離現實的象徵,配以非主流的瘦馬,倒是合適。

故此,瘦馬在西方主流文化中,就是死亡的象徵。

南亞文化中的瘦馬

但在地球另一端的南亞文化中,瘦馬代表着另外一種含義,這與17、8世紀盛行的蘇菲派宗教(Sufism)信仰密切相關。蘇菲派認為人的精神或靈魂就像是「難以駕馭的馬或騾子,必須保持饑餓和經受持續不斷的折磨和訓練,才能最終勝任馱着騎者到達目的地的任務。」

對蘇菲教徒來說,「瘦馬」是他們努力淨化人生、升華自我的寫照,或是一種警示勸誡的符號,從中汲取不斷向上的力量,獲得克服物欲的信心。故此教徒主要從肉體和精神上進行修練,前者需要少飲食、少睡眠,後者則要「斷念」。在有關記錄中,是如此描述一位虔誠教徒:

「20年來,他一直站着冥想,從沒有坐過,腳都腫得流血……有一天做完晨禮,倒在地上竟爬不起來。
他很少進食,有時候連自己吃什麼都不知道,到後來他真是乾瘦如柴。」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一件17世紀中期印度南部城市比賈布爾(Deccan Bijapur)的《騎馬人像》(Rider on a Nag, A broken down or useless horse),其形象和動態,與丟勒所畫之瘦馬頗為相似,意蘊卻截然不同。

另一幅藏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饑馬》(A Starving Horse)也是17世紀中期印度的作品,該馬骨骼聳立,腰腹細瘦,俯首伸頸,步態沉重而遲滯,也是典型的瘦馬。

《騎馬人像》
《騎馬人像》

《饑馬》
《饑馬》

還有一幅17世紀印度或波斯地區的插圖畫Album Page with a Miniature of An Emaciated Horse,畫風有幾分滑稽。或許是長時間的苦修已使其生命接近崩潰,這匹饑腸轆轆的瘦馬衝向一小撮青草,迫不及待的張口就啃。而一隻張開雙翅的喜鵲似乎正在啄去牠身上的污跡或寄生蟲。如此構圖和組合象徵着精神勝利之喜悅,或是對苦修途中蘇菲教徒的鼓勵。

<y>Album Page with a Miniature of An Emaciated Horse</y>
<y>Album Page with a Miniature of An Emaciated Horse</y>

瀏覽了西方和南亞文化中的瘦馬,那麽我們中國文化中的瘦馬又具有何種象徵意義呢?具體請看下文分解。

瘦馬的意義 3-1

延伸閱讀:〈中國文化中的「瘦馬」意象〉(瘦馬的意義 3-2)

施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