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an 25 2025 01:34:1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教研合一的本科課程

普林斯頓本科教育的重頭戲(signature experience),非「四年級論文」(senior thesis)莫屬(某些其他學校也有類似機會,但不是像普林斯頓般全體學生皆然)。其模式跟三年級文章雷同,但規模和深度都更上層樓。
從前看約翰.拿殊教授(John Nash)的傳記 A Beautiful Mind,裏面講述1948年普林斯頓數學系主任列夫謝茨(Solomon Lefschetz)召集新入學研究生訓話的一幕。列夫謝茨用木造的雙手大力敲打著桌面:「聽着,你們不是嬰兒,我才不管你們去不去上課,但我要你們第一年就做原創的研究。有空就去高等研究院找找愛因斯坦、哥德爾、馮諾伊曼!」拿殊、Lloyd Shapley、John Milnor 等天縱奇才,當年正是這樣煉成的。
 
另一方面,19世紀英國學者紐曼(John Newman)在著名的《大學之理念》一文中堅稱大學的宗旨是傳道授業,而非研究創新,「否則大學為何要有學生呢?」這個觀點於歐洲影響頗深,而美國大學亦有朝「博雅書院」和「研究中心」兩派分流之勢。但我之所以對普林斯頓情有獨鍾,就是因為它既是最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同時極注重本科教育,更把兩者共冶一爐,讓所有本科生都有學術研究的機會。
 
在普林斯頓,本科第二年末選好主修科目後,每位三年級生都參加一個「三年級研討班」(junior seminar)或撰寫一份「三年級文章」(junior paper)。研討班由教授指定主題,同學輪流授課講解,最終得見全豹,學期末也有一份小論文作業。三年級文章則由學生自選題目,在教授指導下研精致奧。
 
普林斯頓本科教育的重頭戲(signature experience),非「四年級論文」(senior thesis)莫屬(某些其他學校也有類似機會,但不是像普林斯頓般全體學生皆然)。其模式跟三年級文章雷同,但規模和深度都更上層樓。由於普林斯頓每屆只有1,000多個本科生,師生比例在常春藤名校中偏高,故每位學生在研究過程都得到教授的關心和指導,不會只「把孩子扔到河裏」。
 

寓教於研  各適其適

 
無論是獨創性的學說,還是以梳理、應用為主的四年級論文(始終數學等領域較難證明新定理),都可為人類知識殿堂增磚添瓦。記得一年級首日上數學課,一名剛畢業的師兄來推介他寫的四年級論文——我們教科書 Rudin 的一本導讀參考書!又例如音樂等科目,作曲也可成為四年級論文。所有四年級論文都有公開檔案,找出 John Rawls、Ted Cruz、Michelle Obama 等人在普林斯頓的論文看看,亦頗有趣味。
 
固然,各間大學在本科教育加入研究元素須循序漸進,但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獨立研究,都可培養思考、自學的能力以至主動求知的態度,對全人發展大有裨益。「教學」和「研究」這兩個大學的目標是沒有衝突的。寓教於研、寓研於教,當乃21世紀高等學府的發展方向。
 
 
原刊於《大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普林斯頓大學教堂;by Cocoloco at en.wikipedia,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盧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