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傳十多年要重建的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之家會所,其命運與前景終於明朗化。2月8日,本地地產商郭炳湘旗下的帝國集團對外公布,中標該項目重建及發展,準備投資60億港元,在原地興建一個現代化綜合項目,具酒店及會所住宿於一身,預計2020年竣工開業。
海員之家簡介裏面有一個標誌性Logo:海員使命(The Mission To Seafarers)。該概念是英國聖公會對全球海員通過福音傳播宗教信仰一項使命。聖公會會在香港設立分支有長達超過150年歷史,以海員之家名義形式,為全球海員提供傳播宗教福音及短暫住宿餐飲的會所式服務。
海員之家四換地點,第五次能否重新煥發活力和昔日光采,很大程度視該團體和業界共同組成管委會,對商業運作之下未來的組織工作和營運之道而定。
寄望重拾光采
根據帝國集團中標後公布消息,主席郭炳湘對中標感到喜悅和有一份榮譽感。他表示未來會與負有行政管理職責的海員俱樂部(Mariner’s Club)密切配合,共同搞好重建發展。而俱樂部管委會亦馬上作出反應,主席黎定基表示,尖沙咀海員之家會所已有50年時間,設施陳舊老化,遠低於現代化標準,對日益提高需求的海員生活難免達不到要求。在未來自負盈虧的前提下,重建計劃,將以新面貌為海員及其家屬來港作短暫停留住宿、飲食、購物等提供新設施,更便該俱樂部能繼續為香港港航業、教會及社區團體提供及擴展服務。
據了解,海員之家重建項目所在地,早已列入尖沙咀分區城市規劇大綱,城市規劃委員會認為該地段及海員之家會址土地,應列作商業用途,按地盤面積為2,688平方米,獲批准建最大總樓面面積是32,263平方米,其中,海員之家會所可佔4,600平方米,樓宇建築高度不超過香港主水平基準175.5米。
從已傳出消息,地產發展商規劃建一幢樓高33層高的綜合性酒店及會所,總樓面面積約36.64萬平方呎,其中,約5萬平方呎面積歸海員俱樂部作會所用途,其餘30多萬平方呎則由發展商以商業化經營酒店用途。發展商有50年經營權,超過2047年原先期限。如果要經營,必須補地價。經營期滿後,物業權要歸還海員俱樂部管委會。
未來中間道新大廈將來可能是「一廈兩制」或「一廈兩用」,整幢酒店由發展商統一規劃發展,竣工營運後,屬於海員俱樂部的海員之家會所,將仍然按照海員使命組織確定任務,貫徹其既定向海員傳播福音宗旨不變。在商業運作框架之下,負有管理職責的海員俱樂部將仍然按照既定管理章程規則,以會所加酒店形式經營。由於地方空間有限,會所設施、功能將根據社會進步,海員在新時代,環境之下新需求,或會有適當調整,但基本功能,設施將會保留,使用空間或有所取捨。
現有海員之家是一幢類似酒店結構建築物,樓高12層,是六十年代設計興建,1967年落成營運。重建第一步於今年3月開始拆卸,整理地盤,預計施工加裝修期是四年,至2022年開業。
另外,俱樂部管理委員會與發展商磋商。在重建期間,要給予一筆款項供俱樂部營運至重建完畢。另給予俱樂部一次性營運基金,作未來營運之用。
十九世紀 踏足香港
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網站上的介紹,海員便命源自十九世紀1835年,英國聖公會為海員發起成立海員使命的精神信仰,傳播福音,至今在全球300多個港口為海員提供短暫的「家」,並在超過100個港口設有服務中心,目的是讓海員得到屬靈及肉體的安息,方法是在當地設立一幢附有教堂的建築物,以會所的布置、環境、氛圍,讓到埗的各地海員感受在家的一種溫馨感覺和生活情調,教堂開放讓有宗教信仰的海員做崇拜聽福音。
歷史記載,英國聖公會是於1863年踏足香港,對海員傳播福音的需要,派傳教士來香港開辨海員之家(Sailor’s Home),至今已有155年之長。
回顧可知,第一代海員之家於1863年設在港島德輔道西近西邊街,當時渣甸等多家洋行以投地方式在海旁興建碼頭貨倉等,形成一系列商業機構和歐洲人活動區,聖公會在該處設立兩幢建築物,一幢是聖彼得堂,一幢是海員之家,針對歐洲人聚居地需要福音服務,逐漸發展出海員之家雛型,對象是歐美國家與香港開辦航線船上海員服務。
從歷史老照片中看到,兩幢建築物隔住中間電車路遙望相對,很有人氣。目前,該建築物仍在,當然,早已改變其他用途。
二十世紀 與海為鄰
第二、三代海員之家發生於1911年和1933年,聖公會可能考慮到港島碼頭群東移和海軍船塢,海員、軍人重點是在灣仔,於是將海員之家和聖彼得堂遷去莊士敦道40號和告士打道40號。從老照片中可看出,當時兩條街都瀕臨海旁,建築物都裝飾巨大英文字和徽號標誌,在海上船舶遙望即可看到,可見教會在選址上是剎費心思。
從文字介紹上得知,兩幢建築都由英國建築師設計會所設計,如莊士頓道海員之家是由設計香港大學陸佑堂的英國有名的Leigh and Orange Co(利安建築公司)建築師Alfred Bryer負責,建築物風格是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建築,有古典柱式比例、半圓形拱券、以穹隆為中心的形體,外牆用石材,內部用磚,投資用錢是Hong Kong Land Investment,是一幢三層高古典樓房,當時在大樓頂掛上 :Seamen’s Institute,與現在一組英文字不同。
至於告士打道的海員之家是一幢五層高的現代味建築物,大樓又一次改用字:The Sailors’ Home,一直沿用至今。大樓由1933年4月23日使用至1967年5月,共34年長,再搬至尖沙咀中間道。
四度搬遷 九龍為家
海員之家第四次搬家,是放棄港島轉去九龍,什麼原因?從老照片中觀察和印證下,大概知道其宏觀經營情況。當時英國海軍基地添馬艦總部一帶有船塢、半山有美利道軍營,英軍在中環至灣仔一帶海岸設立「海軍飯堂」(Navy Cateen)。而另一傳道團體中華循道公會,在軒尼詩道與晏頓街交界興建一幢四層高的紅磚屋:海陸軍人之家。儘管對象、服務宗旨不同,但總不免有時混淆、重曡,形成無形,有形的競爭。
在此情況,聖公會將海員之家搬去九龍尖沙咀,是情理之中。且當時九龍倉在尖沙咀廣東道經營散貨碼頭,遠洋航線大船靠泊,海員在裝卸貨物期間,上岸在區內尋覓海員之家,地點適中,不用花太多時間。
現時位處中間道的海員俱樂部,於1967年落成,屬於第四代,樓高12層,經過精心策劃,以酒店結構為主的一幢複合式建築物。至於內設聖彼得堂,可供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使用。而教堂內現時除有一般宗教擺設外,亦有不少以前在船上使用的裝備如銅鐘,艦繩等,為教堂增添一份航海味道。1967年5月30日開幕時由港督戴麟趾主持揭幕。
千禧年後 雄風不再
星移物轉,該大樓設施老化,陳舊,管理落後,暮氣沉沉。自2000年至今,經營一年不如一年,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入住率明顯偏低。
據香港海員工會主席李志偉介紹,旺季入住率最高時是只有七成,一般平常入住率只維持四至五成,入不敷支。
據他稱,海員之家會所式管理制度明顯落後於時代,虧損經營原因是多方面的,會所採用入會會員制,只招待會員入住,外人是不接待的。
另外全幢大廈房間數量不多,約30多間。最要命的是一部分房間是無廁所浴室,入住海員要使用樓層的公共廁所和浴室,即使後來改建加裝,但仍然有一部分房間是無廁所,這種不便,令海員都不想租住,影響收入。另外,保齡球室長期空置,無人使用,但維修保養仍然成為一項長期開支。而多功能廳是可租用,但只限旅行團體。種種規限和基本設施不足,導致長期以來問題叢生。
海員之家的商業運作模式,是受海員俱樂部管理法規管轄,實行兩級管理,類似董事會的管理委員會負責政策研究和重大行政事項決策,代表人選分別來自政府海事處、會計師事務所、教會、船公司、碼頭、商會、勞工團體,共十人組成,現任主席黎定基是怡和公司代表。執行管理由專業人士組成,負責會所日常運作。在海員之家正門接待處牆上,懸掛一塊銅板鎸刻的成員組成名單,一目了然。
據李志偉稱,經營期滿後,物業權仍歸還政府,海員俱樂部用地是福利性質,俱樂部不擁有業權,只有根據租約的使用權。
在施工期間,俱樂部將葵涌會所作修飾和改動,作為主要接待國際海員之用,除住宿,並提供簡單的餐飲。另外租用尖沙咀永安中心,用作辦公、福音傳播、會議及接待到達市區的國際海員等。
尖沙咀海員俱樂部用地是福利用地,政府以很低價格租給教會至2047年(年租金4,000元)。若從今年到2047年已不足50年。要跨越2047年必須補地價。
原刊於香港航運研究中心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