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Jan 16 2025 10:52: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鄭寶鴻:觸景生情——幾代香港人的生活記憶

看到舊時老照片,點滴回憶湧上心頭,鄭寶鴻分享和香港人息息相關的有趣故事,並把自身經歷融入著作之中。

編按:20年前鄭寶鴻先生已經開始寫關於香港街道百年的書,到後來的中西區對照,近年還有關於各行各業的系列,一直以來題材多少有些改變,除了一如既往的舊時老照片,還加插了和香港人息息相關的有趣故事,作者自身經歷也融入著作中。

鄭寶鴻先生是明信片、錢幣、郵票、舊照片及文獻票據等收藏家。
鄭寶鴻先生是明信片、錢幣、郵票、舊照片及文獻票據等收藏家。

活在香港:民生與房屋

1910年位於灣仔的一條船街,華人和洋人集處的一個地方,以前這條街的盡頭(皇后大道東與船街之間)有家很有名的麵包店,1857年的「毒麵包案」就是與這裏有關。在這條街的人都擔起洋傘,在那個年代,人們通常擔油紙傘,說明這是華洋共處之地。

在1976-1977年,上環發興街有一棟唐樓,舊樓單位反映香港以前已經有「劏房」。一棟樓裏面住了40、50人,還養了狗,當時覺得匪夷所思。唐樓分間了不同閣樓,人們要靠木樓梯上上落落,不少頑皮的小孩從高處墜下,但仍然沒事發生一樣。以前的唐樓基本上沒有廁所,廚房兼廁所、浴室功能,廚房除了放滿爐灶,還會儲水和存放一個「塔」,這個塔是存放一天的糞便,到了晚上會有清糞大嬸來「倒塔」。我們從前住在這些唐樓,每晚11、12點會有人負責開門給清糞大嬸進來清理,她會在街上大叫「倒塔」,廣東話有句諺語:「倒塔咁早」就是這樣來的。

漁村生活:鹹魚青菜 人人都愛

以前香港最主要的漁村,一個是香港仔,另一個是筲箕灣,還有其他在新界以及油麻地避風塘。油麻地的八文樓大廈到今時的櫻桃街是油麻地避風塘,那時有很多船泊在那兒,岸邊就叫渡船街。另一個就是筲箕灣,英文名叫「愛秩序灣」,但因為海灣形狀像「筲箕」才叫筲箕灣。

以前漁村有很多艇屋,現時要到在大澳才能看到。當時艇屋的環境很惡劣的,很多小孩子跌下去就會淹死。漁民會出去捕魚,沒有冷藏設備,所以要醃成鹹魚保存。香港60年代,每家每戶都吃得到鹹魚青菜在,鹹魚在香港是普遍的。現在市面上,我見過有鹹魚賣1,000元1斤,是完全想像不到的。

小時候,醃石斑頭來煲湯很好喝,那時的石斑是海斑不是養斑。1960年,因為據聞鹹魚和鼻咽癌有關,鹹魚不那麼受歡迎了。「鹹魚欄」在1880年代開始,以前「鹹魚欄」不在香港,而是在內地的陳村,後來有一場颶風使船隻不能回到陳村,要在香港停泊,他們發現鹹魚在香港的德輔道西大受歡迎,於是留了下來,形成了今時今日的「鹹魚欄」。20世紀初,「鹹魚欄」演變成海味街,除了鹹魚還會賣乾貨,現在賣海味為主導。當時冬蟲草只是15塊一斤,難以想像今天的冬蟲草以天價發售。

九龍寨城:「三不管」地帶

1898年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九龍租借給外國人,由1898年7月1日起,年期為99年。這個地區本來容許中國的軍隊和官員駐紮,後來英國人違約,不讓他們住在這裏,形成了「三不管」地帶。很多時候,有些英國人做得過火,中國還是會出聲的,但是有時鞭長莫及都無可奈何。最明顯是50年代,1953-1954年單是戲院都有20間,比如龍城、龍華、龍門等,上演色情電影,門口貼着一張紙「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當時的九龍寨城「雞鴉狗,黃賭毒」都有,當時我有些的長輩說:「到九龍城吃狗肉」,不過表面上是「三不管」,實際上很多香港警察都會進去,有一隊叫「龍城隊」常進去巡邏。如果有人得罪警察,警察很容易就捉弄他們,比如抽起人們手上的牌,踢翻賭桌等。當時九龍寨城出現冒牌牙醫、冒牌醫生,興建樓房不需工務局批准,電線可以互搭,偷電情況常有發生。1987年,中英政府決定把「三不管」地帶拆掉,於是建成九龍寨城公園。

當時出現冒牌牙醫、冒牌醫生,是九龍寨城的另一特色。
當時出現冒牌牙醫、冒牌醫生,是九龍寨城的另一特色。

調景嶺:安置國民黨軍人

1949年後,從內地湧入很多國民黨軍人,早期他們住在東華醫院附近空地居住,後來搬去「一別亭」。1950年,港英政府安置他們搬入安排調景嶺,除了自願移民到台灣的軍人,其餘的很多都住在調景嶺,最高峰有超過一萬人住在那裏。每年到了雙十節,到處都插滿青天白日旗。調景嶺以前叫Rennie’s Mill Village,現在叫Tiu Keng Leng。Rennie’s Mill Village這個名字源自1905-1908年的一間倫尼麵粉廠,後來這間麵粉廠破產了,它的主人Rennie也自殺死了。

攤販:「埋嚟睇埋嚟揀」

1941年12月8日,九龍淪陷。當時香港物資短短,很多人賣掉家當,把家中值錢的東西放在街上擺賣,差不多由中環街市擺放到皇后大道中,甚至去到高陞戲院,這些人包括當時著名的粵劇名伶,他們把家當賣掉,為逃難作準備。和平後也發生同樣的情況,當時的軍票已一文不值。

1927年政府把攤販正式管制,早期分「大排」和「小排」——「大排」是指有天幕,而「小排」則沒有。1947年再分為五種,包括報紙檔也是攤販之一,有些攤販到船上做生意也要領牌。當中最著名的攤檔是補鞋,現時的中環街市對面的吉士笠街也有幾檔補鞋。最早可以追溯到1850年,當時的港督Bonham都會幫襯補鞋。

廣東話有形容「擦鞋仔」,原來最早記載在1927年,警務處長讓流浪街童到警察學校讀書,在街頭巷尾以擦鞋維生,收取幾毫子。他們需要扣除所賺的錢,除了生活吃飯,其餘的錢都要由警察「保管」,因此有些「擦鞋仔」選擇離開。

1930年大排擋有天幕,到1947年政府有了規範,以前人們很喜歡踎在大排檔的凳子,早期規定一張長條凳前面應該要放三張凳子,和平後規定放兩張摺臺,另外每張摺臺放四張摺凳。大排檔早期規定需要流動,因此它們都會有四個輪子。

今天仍在營業的蘭芳園。
今天仍在營業的蘭芳園。

玩樂與哀悼:娛樂節慶、紅白儀式

有些出殯行列單單是出行都有一個小時,試想像當時的情景,十幾二十個銀樂隊,每隊有十幾個人,一出動就佔據了半條馬路,整個儀式下來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多。也不難看到一條隊伍中會有警察,「特務警察」原來可以出租的,用來做前驅「打頭陣」,不同的警察收取的租費也不同,以華人警察最便宜,印籍警察一小時六三毫多,華人警察一個小時只收三毫多。銀樂隊也會出現在喜事中,那時會用大紅花橋接新娘,和平後坐的是摩登花橋,也就是汽車。

不得不提到萬國殯儀館,今天位於紅磡的屬第三代,由東華醫院管理。以前的萬國殯儀館於謝斐道,可謂「蘇絲黃的世界」,是華人娼妓的集中地,夜夜笙歌,殯儀館在這附近的紅燈區之中可真是返璞歸真。(現場觀眾笑)

書展講座現場。
書展講座現場。

當時有很多名人在這裏出殯,包括杜月笙。1960年左右,萬國殯儀館改建為東城戲院,都市傳說由此而生。據聞有女士曾經在廁所補妝遇到鬼,造成後來有女士去廁所時,外面都會有護花使者在等待。

1842年開始8點以後出門須帶燈籠和夜行執照(night visa),燈籠必須點起火,所以有稱為「夜燈,夜照」。去到1896年中環填海,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位六十周年,建了皇后像廣場。當時有很多中國人希望透過英王大慶提出放寬夜行執照,但當時的港督威廉.羅便臣沒有答應。一年後,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位六十周年才放寬。當時大少會邀請妓女到酒樓唱戲,可是她們沒有燈籠和夜行執照,如果捉到會受懲罰,當時他們帶到華界地龍,即是界限街以北的地方。這條苛例到了1897年才取消。

川流不息的繁華:商貿

川流不息的繁華。
川流不息的繁華。

當時皇后戲院再落一層就是夏蕙夜總會,屬於陸海通公司經營,公司旗下還有兩間夜總會很有名,一間叫「仙掌」,一間叫「甘露」,就在六國飯店(後來改為六國酒店)。聽說站在這個門口,可以檢閱香港最摩登最美麗的女士。我相信今時今日同樣情況,由這裏步行至蘭桂坊的女士,風采依舊。

附近有戲院里,皇后戲院的前身香港映畫戲院,落成之後上映了《錦繡華堂》,後來上映了著名的《蘇絲黃的世界》,還有有名的勝利大藥房、德健汽水公司和商務印書館,都是中環最繁盛的地方。

鄭寶鴻簡介:

明信片、錢幣、郵票、舊照片及文獻票據等收藏家;現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名譽顧問;香港錢幣研究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香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以及香港收藏家協會名譽顧問。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