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18: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閱讀

尋找已失落的童真
作者:鄒秉恩2022-01-07
不知讀者們你們是否也有機會再翻閱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文學著作,重新領悟一下當中附存的童心、童真?
倫雅文老師X程志森老師:孩子閱讀偏食怎麼辦?父母如何因材施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17
資深中小學圖書館主任倫雅文老師及程志森老師繼續於《冷思熱話》對談,提出孩子閱讀也可能偏食。家長應該如何分析孩子有沒有偏食習慣?那是壞事還是好事?當中有三個真相必須知。一起看看兩位老師的分析!
Table for 3: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
作者:編輯精選2021-12-11
一枚奧運獎牌的意義,既深且遠。她們希望化身大使,將乒乓運動推廣至社區,讓更多人愛上體育。一、二、三,加起來變得無限大。敢於去追、不怕失敗、永遠堅持,讓潛能爆發,天生我才,人人都是三甲運動員。
倫雅文老師X程志森老師:如何培養中小學生從閱讀中認識世界?怎樣陪伴子女看書 培養品德價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7
今集「冷思熱話」請來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倫雅文老師與程志森老師,大談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從中認識不同知識。另外,家長在家中又如何透過陪伴子女看書,培養他們的品德價值?
為什麼我會愛閱讀
作者:蔡世鴻2021-09-29
處處書香的方法,可以是定期到圖書館看書,可以是讓孩子買下心頭好,並在家裡添置一個小書櫃,讓他們有自己的「王國」,那樣小朋友必常翻閱圖書。
三個成長與學習的反思
作者:吳凱霖2021-08-26
透過閱讀將文字化成活生生的體驗或想像,讓孩子知道在文字與書本當中,得到樂趣及擴闊孩子的世界。這樣的閱讀,才是樂趣。
跨世代對談 羅乃萱、周沐恩:愛寫,就得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22
「這世界不管多黑暗都好,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微小的光。只要堅持寫下去就對了。」羅乃萱說。
胡燕青:如何輕鬆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16
許多經典文學作品標榜人生必讀,可是我們往往卻因為書本厚重、用字艱深而卻步,或者一直徘徊在開頭的章節。浸大語文中心前副教授胡燕青女士為大家提供六大閱讀技巧,助你走上閱讀之路。
林鄭月娥:閱讀提升正能量 後疫情時期減壓良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14
2021年香港書展從14日(周三)一連7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今年有逾760家商戶參展。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頒獎典禮亦於同日上午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並發表講話。
透過閱讀 認識世界
作者:吳凱霖2021-04-15
我們為每次閱讀做好準備,閱書時盡量令讓幼小孩子把自身感受與文本結合,感同身受,孩子才會投入其中。我們經常強調,世上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用錯方法讓孩子離開閱讀。
世界閱讀日的反思
作者:吳凱霖2021-04-08
幼年時孩子的閱讀訓練,讓他們能透過閱讀認識了不少基本詞彙,亦知道詞彙在文章或故事中的應用。因著這種互動,從閱讀中學習語文的過程,才能事半功倍。
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28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
拾級而上,培養「書系小孩」
作者:倫雅文2021-03-11
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按部就班。孩子的閱讀歷程,多以圖畫故事為起點,隨着識字量和語文能力的提升,逐步嘗試閱讀文字書。
以廣泛閱讀教育培育下一代的素質美德
作者:周慧儀2021-01-13
廣泛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正正是讓讀者可從READlNG中找到JOY,讓人愛上閱讀,讓人成為讀者,再讓讀者漸漸成為身心靈健康快樂、生活幸福豐盛的愛書人!
童話──那些隱隱約約的星光
作者:倫雅文2021-01-06
當我們明白到兒童的特質,就會明白,看起來虛虛浮浮的童話故事,是懵懵懂懂的童年時光之中,隱隱約約的星星。
閱讀提升兒童的好奇心
作者:黃智華2020-12-22
書籍有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更能提升兒童的好奇心。閱讀能夠吸引孩子的理智和心靈,激發他們對世界、對自己的深思,促進對知識的探索。
讓城市因讀書而受人尊重
作者:何漢權2020-12-02
「經典閱讀」與「後疫情時代思考和成長」作為大賽主題,提倡參與者回顧經典,用心體會文字經歲月沉澱的力量;立足當下,發出冷靜與獨立的聲音。
童讀自然,做萬物的好鄰居
作者:倫雅文2020-11-02
藉由科普書,還有動物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凡是生命,皆是可貴而美麗的,那就會同情動物在人類至上的人造「法則」底下的生存處境,同理動物權益。
閱讀洗滌心靈
作者:黃智華2020-10-30
很多時候,我們在工作、學業或生活上遇到壓力,總覺得事情繁瑣複雜,往往力不從心。有否想過,閱讀是減壓的良方。
一個大腦實驗證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真的!
作者:洪 蘭2020-09-26
5000年前文字問世後,人類大腦也發生了變化,處理文字的腦功能,把辨識面孔功能趕到一邊。我們該如何善用這種競爭關係,強化自己的大腦?
家庭教育可關注的氛圍
作者:翁美茵2020-09-21
在人類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生命所需要的,最基本都是回歸到家庭中孕育出愛的孩育。
閱讀的寫作價值
作者:黃智華2020-09-16
寫作是一個很需要靈感、想法、能量的活動,閱讀則是補給寫作能量最好的方式。如行雲流水的文字在你閱讀的時候,就會進入你的腦海世界,這些文字庫在你寫作的時候,靈光乍現,自然就會發揮作用。
劉天賜:得閒‧有事做
作者:張灼祥2020-08-16
賜官說在加拿大日子,想多清閒就有多清閒。沒有「半日閒」,只有半月閒、一月閒。
學童在暑期可做的十件事
作者:彭智華2020-07-02
疫情期間因停課的空閒已經令孩子可長期接觸電子遊戲,難道暑假也要放任他們天天玩遊戲機打發時間,最終淪為電子遊戲機迷?所以,這個暑假的活動安排更是令大家不可忽視,和學童進行益智的活動才為上策。
「疫」境中華麗轉身
作者:楊佩珊2020-06-29
環球疫情過後,我們如何轉危為機,如何利用這個特別短的暑假重新裝備自己,迎接新時代的降臨呢?我們需要3R來讓我們可在「疫」與逆境中華麗轉身。
善用報紙的十大用途
作者:彭智華2020-05-04
家長應該在子女年紀愈小的時候,愈能培養他們有興趣閱讀報紙。現在有十大的報紙用途,可供參考,希望大家善用。
停課了,不用操練了
作者:鄭楚雄2020-03-10
停課就是停止學習的操練。不操練,卻會有較多餘暇整理個人的課業,由溫故而知新。
香港教育制度給疫情加了凶險
作者:鄭楚雄2020-02-18
現在多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留家時間,理論上如能善用,可作正常課堂生活的調劑,或者自學能發揮不同程度拔尖補底的效益。但這些設想,不要去想了,因為香港學童習慣依賴多於自主,習慣群體多於個人,習慣比試多於自省。
陽光‧笑語‧桂花香──小園圃讀書會
作者:倫雅文2020-02-11
閱讀教育的風格,也該如桂花的品格──就是在你不曾注目的地方,也能以清香留住你的腳步,馥郁而彌久。
港深澳三地閱讀情
作者:何漢權2019-11-29
究竟深港澳閱讀,對三地閱讀有何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