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6:40:2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中國

趙靈敏:世界兩大航道對中國有什麼戰略價值? 中美如果開戰 巴拿馬運河與港口如何靠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7
資深傳媒人趙靈敏認為,中國指望修一條泰國運河規避馬六甲困境,或者通過掌握港口的運營權來保證關鍵運河通行的安全,根本不現實。
特朗普關稅戰注定失敗 中國如何不浪費這次危機?
作者:趙靈敏2025-04-16
過去幾年,國內提振消費的呼籲很多,宏觀層面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但應該說基本上屬於小打小鬧。如今,外部有來自美國不斷加大的壓力,內部有民眾改善生活的要求,正是推出重大改革措施的良機。
盧兆興教授:特朗普關稅戰終結全球化 自毀世界經濟領導地位? 去美元化進程加快 自由東亞新秩序對中國有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3
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教授認為,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或許標誌着全球化的終結,全球化現在被針鋒相對的討價還價政治所取代,從中國和加拿大對關稅政策的反擊顯而易見。
貿易戰升級:中方對等回應 對美進口貨加徵至125%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1
趙雨樂博士表示,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是,如果關稅戰成功,他有機會從各貿易夥伴國挖回6至7萬億美元,起碼可以減低36萬億美元總債務的六分之一,所以為了減債滅赤,必須出此下策。
麥萃才教授:美國關稅戰為什麼對中國有利? 特朗普自製經濟大衰退 真正目的何在? 財經專家深度剖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0
美國向全球發起關稅戰,中國即時回擊,誰會笑到最後?特朗普自製經濟大衰退,真正目的何在?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教授分析。
中美貿易戰2.0升級 麥萃才:中國與其他地區或能建立更緊密商貿關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9
麥萃才教授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稅上開天殺價,但他沒預算能全數收到關稅收入,只希望極度施壓其貿易夥伴,冀從單對單的談判過程取得好處,但始料不及的是中方強硬的回應,對美以牙還牙。
盧兆興教授:賴清德「17條」觸動中方紅線 美國如何介入台海緊張局勢? 特朗普關稅戰將促進中日韓改善貿易關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9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以「17條」掀兩岸認知戰,未來台海局勢會否升溫?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能否促進中、日、韓貿易關係?一起聽聽政治學者盧兆興教授的分析。
300年前的中歐貿易戰
作者:胡孟青2025-04-09
原來300年前美國仍未立國之前,歐洲已曾策動貿易戰。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原來如此
作者:施永青2025-04-08
美國總統特朗普定義對等關稅,不是完全沒有邏輯。因為按這種計法,被徵稅的國家就會傾向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從美國的入口,以減少須交的稅率。
趙靈敏:特朗普向普京示好只是一廂情願? 中國國力日益強大 美聯俄抗中戰略為何無出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4
特朗普對俄示好,欲「聯俄抗中」。分析人士認為,美俄真正走近可能性不大,因美俄結構性矛盾難解,且俄羅斯不會為迎合美國而疏遠中國。資深傳媒人趙靈敏認為,中俄關係的挑戰在於如何應對實力對比的歷史性變化,而非具體矛盾。
台海戰雲密布 盧兆興:軍演是遏制台獨親美反中的姿態展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03
盧兆興教授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旨在經濟利益上討價還價,中國軍演公布為力遏台獨,在中美領導人會面前,短期內未立即影響台海局勢升級,但顯然台灣將是雙方元首會面時重要的議題。
胡塞武裝封鎖紅海航運一年多 中國只須冷眼旁觀?
作者:趙靈敏2025-04-03
在一些人的眼裏,只要和美國以色列對着幹的就是好人,就應該支持,但現在的問題是,胡塞的行為已經超過了反美、反以層面,對中國的利益影響更大。
美歐「分道揚鑣」與世界格局的深刻調整
作者:劉兆佳2025-03-31
美歐關係轉變,歐洲自主性提升。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削弱對歐洲安全承諾,歐洲國家尋求加強團結,但內部分歧猶存。中國或可把握機遇,加強與歐洲合作。
何志平: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 不受美國牽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29
特朗普為何急須霸佔巴拿馬運河? 中國怎樣透過多元運輸戰略,不受美國牽制?一起聽聽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的分析。
淺談AI:中國以人為本的理念
作者:陳鳳翔2025-03-26
在全球AI模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國堅持以「以人為本」的原則發展AI產業,期望在未來,成為全球AI創新中心,向世界展示「智能向善」的中國實踐。
反向尼克遜戰略出台 美國「聯俄抗中」能成功嗎?
作者:趙靈敏2025-03-26
特朗普對俄示好,欲「聯俄抗中」。分析人士認為,美俄真正走近可能性不大,因美俄結構性矛盾難解,且俄羅斯不會為迎合美國而疏遠中國。中俄關係的挑戰在於如何應對實力對比的歷史性變化,而非具體矛盾。
運河隨長和售港口糾葛升級 巴拿馬人聲音在哪?
作者:張翠容2025-03-25
美國強勢介入下,美資資產財團貝萊德成功收購運河部分經營權。巴拿馬人民再次受美國強權壓迫,他們的聲音被國際角力淹沒,人民的未來在哪裏?
世界已變得不能在商言商
作者:施永青2025-03-25
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出售全球港口八成權益予貝萊德,表面商業交易,實則暗藏政治角力。美國施壓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旨在阻礙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鞏固自身霸權。此舉突顯國際關係緊張,中國崛起受美國掣肘,長和雖為港企,亦難置身事外。
幸福和報告無關?
作者:張建雄2025-03-24
芬蘭司機十分意外:我們最幸福?搵食艱難,每年多人自殺,這叫幸福?筆者說少安毋躁,那是美國機構的傑作,幸福要自己去感受,而不是外國人的報告。
大嘴巴──蜆仔生菜包
作者:李文基2025-03-22
早早把中國視為眼中釘的侵侵,想盡辦法圍搗在急速發展科技的中國人,想把美國第一那塊殘舊招牌再翻新,但在一個空心、自大的國度上,只靠到處亂揮倍增不合理的關税木棒,美國很快就會自吃其果。
趙雨樂博士:美俄因利益而結合 俄烏停火協議仍有變數?美國強勢外交為何只能欺侮弱國 對中俄難奏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21
美國和俄羅斯因利益而結合,俄烏兩國停火協議仍有變數?美國強勢外交為何只能欺侮弱國,對中國和俄國難以奏效?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陳文鴻教授:中國為什麼不再給特朗普表演機會? 北京與莫斯科聯手 軍事及經濟實力如何抗衡美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9
中國不再寄望美國改變對華政策,不給特朗普表演機會?北京莫斯科合力 軍事經濟實力足以扺抗美國?一起聽聽政治學者陳文鴻教授的分析。
譚新強:特朗普上任不到兩個月 為何美國商界大老懷緬過去好日子? 與俄黑手黨關係非淺 聯俄抗中不可不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8
譚新強表示,美國政商界瀰漫對特朗普政策的焦慮。企業家們憂心關稅戰、經濟衰退,甚至國家安全,對其「美國優先」政策及親俄立場深感不安。
中美關稅戰背後的鴉片戰爭
作者:徐家健2025-03-15
芬太尼貿易因中美關稅戰再次引起關注。針對芬太尼危機的歷史源頭,進一步收緊奧施康定等處方止痛藥的監管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視為萬能解藥。美國需打破非法芬太尼的供應鏈,並從根本上降低毒品需求。
Musk vs Rubio誰先走? 買定離手!
作者:崔少明2025-03-13
公務員是長工,首要無過,準時上下班,穩步升遷,順利退休享長糧。用內地話說:在位那幾十年,一切按上級的既定方針辦。多服務、多收費,容易得罪國民和同事,對自己沒有好處。因此長遠下來,政府必有冗員、臃腫的架構,開刀有理。
世界軟實力排名之荒謬
作者:張建雄2025-03-13
日後梁文鋒、王興興只會更多。中國小地方出英才,軟實力絕不只72.8分,英國人還是好好調整那55項分數。中國只會處之泰然,巍然不動。
關品方:俄美會談為什麼跟雅爾塔會議驚人地相似? 中國為何堅持通過聯合國和談 要保障歐洲、烏克蘭利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2
俄美雙邊會談跟雅爾塔會議驚人地相似?中國堅持通過聯合國和談 保障歐洲、烏克蘭利益?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析。
所有問題由別國扛
作者:湯文亮2025-03-12
中國對毒品的監控嚴格,製造芬太尼只會作醫療用途。特朗普將美國毒品問題甩畀中國,可能是日後話中國嚴格控制芬太尼生產而取消關稅,間接話中國以往的確有生產芬太尼,的確是高招,且看中央政府點拆解。
羞辱與反羞辱
作者:劉銳紹2025-03-10
既有羞辱,當然也在反羞辱,關鍵也是出發點和方法是好是壞,是攻擊還是防衛。相信大家也聽到晏嬰的故事,他到楚國出使,但楚國看見他身材矮小,故意羞辱,請他從小門進入。晏嬰說:「我到狗國,才從狗門出入。但我今天是出使楚國嘛!」結果,楚國由大門恭迎。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歐美為何無法接受中國變得更強大? 北京不會學華盛頓對全球事務指手劃腳? 從疫情防治看中西方社會治理有何差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07
當歐洲批評中國時,他們是否忘了自己曾經殖民全球的歷史?新冠疫情五年過去,透過防治模式看中西方社會治理有何差異?一起聽聽新加坡前外交部部長楊榮文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