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26 2025 23:06: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股市

港股受惠維穩資金
作者:關焯照2020-07-10
雖然《港區國安法》最後在香港落實,然而,港股的反應卻出現異常,恒指不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在近兩個星期出現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和內地A股忽然明顯轉強而出現急升,這種情況令不少投資者摸不着頭腦。
美國數字的可信性
作者:張建雄2020-06-10
在病毒疫情中,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2.5倍,白人家庭的財富淨值(net worth)是黑人家庭的10倍。這些數字,哪一個比較可信?
買來的繁榮
作者:胡孟青2020-06-09
各界對2020年的經濟表現已不存在厚望,但對於明年,基於享有極低基數的關係,總會有樂觀的一派,會營造經濟高速增長的好勢頭。
資金的抉擇
作者:胡孟青2020-05-26
評論股市似乎避不過要評述政治,以及對「港版國安法」的一定取態,難度是相當之高,而且更吃力亦更步步為營。
因維穩縮水的失業率
作者:湯文亮2020-05-25
香港現時的計算方法,當經濟環境差,失業人數飈升,失業率是縮了水,反映不到真正的失業人數。
滙控與渣打 你嘅好巴打?
作者:胡孟青2020-05-07
受監管機構制肘,有息派不得,傷了小投資者。可是,看看滙豐和渣打的股價走勢,似乎已非如市場悲觀看法,完全一文不值。
美無限量寬 資金勢湧港
作者:關焯照2020-04-24
由於資金持續流入香港是會維持一段較長時間,對港股投資者來說,美國的「無限量寬」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現市況撈底是賭博
作者:張宗永2020-04-16
第一波由流動性引發的拋售應該已經過去,然而,疫情對經濟的全面影響,大家仍沒有把握,所以在今天要撈底的「價值投資者」,是賭博多於一切。
如何捕捉股市反彈的機會
作者:施永青2020-04-07
股市見底必先於經濟見底。股市不用等經濟見底才見底,股市只要確知經濟不會進一步惡化至超出預期,並大約可以推算到最壞的情況在什麼時候會出現時,反彈就會開始。
經濟學家、港大教授王于漸:新冠肺炎下的經濟衝擊
王于漸認為,一旦我們能夠控制肺炎爆發,並減慢傳播速度,達致最終防止疾病升級和加速,那麼經濟就會開始復蘇。
壓垮全球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是新冠肺炎,是中美不和?
作者:朱雲漢2020-03-26
隨着低估疫情的特朗普政府與歐盟逐漸失控,本應共同對抗難題的中美兩強卻早失信於彼此,即使中國似乎有效遏止疫情,全球未來仍堪憂。
這不是經濟危機
作者:盧麒元2020-03-26
請注意,我們面對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而不是什麼流動性陷阱!的而且確,投資者的本能反應完全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本能反應。毋庸置疑,這已經導致了衰退。然而,我們必須冷靜一下。這不是經濟危機,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
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決策
作者:胡孟青2020-03-24
非常時期做非常規決策,央行以往僅依靠其他商業銀行辦事,但商業銀行本身有其風險衡量。
疫情股災中看中美體制
作者:張建雄2020-03-23
誰也料不到,中國2020年1月是「疫情震中」,但到了3月,卻變成「防疫專家」,可以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援助,各國不必走彎路。
量化遺禍一朝報
作者:張建雄2020-03-21
2020年衰退已不可免,萬億美元大招救不了大局,徒增國債。全球央行都在減持美債,只能由聯儲局自購,不能再優先了。遺禍一朝報,算來得慢了。
麥萃才:為何大幅減息未能救美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19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接受本社專訪指出,美國聯儲局連續兩次於議息會議前大幅減息,美股反而大瀉,究其原因是以金融政策應對衛生危機,政策並不對焦。
債市曝露市場敗象
作者:胡孟青2020-03-19
上周初,10年美債債息連0.4厘也不保,持續跌至歷史新低,但到周末前卻又重返0.9厘樓上,本周初更重上1厘之上,波動之大其實可能已經超出避險,或增加風險胃納這麼簡單。
美股大跌 不是理由的理由
作者:湯文亮2020-03-12
說新冠肺炎令美股大跌,只是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亦有人話沙特和俄羅斯增產,攬炒式令油價大跌,連累美股大跌,這個說法更加說不通。
永恆的QE
作者:胡孟青2020-03-10
自從量化寬鬆措施實施以來,任何事情也不能排除,唯一旦美國國債在短時間內也加入負利率,時間之快可能是市場預料不及,而且毫無準備。
港股逆天有賴洪荒之力
作者:胡孟青2020-03-05
有留意的話,港股多次跌幅收窄,甚至轉升,很大程度上是北水神奇的洪荒之力買盤,連內銀股也一樣照掃,承托指數有功。
疫情對經濟有多大影響
作者:施永青2020-02-12
社會運動只是嚇怕了外來遊客,但疫情卻令本地人也躲在家裏不敢外出。結果連內部需求亦受到大量遏抑。
托底容易推升難
作者:胡孟青2020-02-11
港股上星期累積反彈過千點,後市基本上無謂花時間估算。基本因素而言,根本並不利好股市。
經濟、股市、資產價格的三角關係
作者:胡孟青2020-01-09
現時在香港而言,最明顯的是,市場對股市及樓市的預期,跟經濟表現預期是完全兩回事。港股的主要組成部分,與香港經濟表現關係不大。至於樓市,一句供應不足,已經由經濟因素本應造成的利淡徹底推翻。
股指爆升大贏家
作者:胡孟青2020-01-02
美股以標普500指數為首去年累積升幅近30%。被動投資成主導,ETF普及導致負責編制指數的公司,很大程度操生殺大權。原因相當簡單易明,指數表現好,就會有更多ETF推出及新增資金流入。
外資被嚇跑的問題
作者:張宗永2019-10-08
很多人問我:「外資會被嚇跑嗎?」我的「外資」定義是包括所有不是香港的資金,所以也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
名家飯局——走出貿易戰陰霾 下半年經濟展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20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教授主講是次名家飯局,分析香港下半年經濟及樓市股市走向。
中國為何在貿易戰中大敗?
作者:陳文鴻2019-05-13
中國之敗在於不知歷史,不明什麼是自由貿易,不了解美國。但令人驚訝的是,內地專家還在宣揚中國要「三零」: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不知其他國家是怎樣的,這不是開門揖盜,便是洋奴賣國!
鍾富榮:股市動盪 上半年宜部署債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24
去年多國股市都哀鴻遍野,鍾富榮指,以目前局勢計,8至12厘回報的2至3年期債券,已屬「進可攻、退可守的一種投資」。
政策帶動股市上升的威力
作者:關焯照2019-04-12
中國已推出「新四萬億投資計劃」來挽救內地經濟,加上美國白宮已控制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令投資氣氛持續回暖,所以大家是不需要過分憂慮全球經濟會出現急速惡化。
陳志武:除了調整結構 中國沒有別的路可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11
談論新聞自由的原因,在於陳志武教授認為中美貿易戰中,很多危機被隱藏在官方的話語之下。中國經濟有其脆弱的一面,但基於內地媒體只許報喜,很多問題被掃在地氈下,不能客觀看待。